?

初中打工子弟心理初探

2016-03-13 12:14北京市中關村外國語學校李吟九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6年1期
關鍵詞:子弟本能班級

北京市中關村外國語學校 李吟九

到北京之前從來沒有和打工子弟有過接觸,不了解他們,不清楚他們的思維方式。帶過他們的課,帶過他們的班主任,在說服教育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用“焦頭爛額”來形容一點都不夸張。

無奈之下就求助網絡,希望從網上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可是毫無所獲。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自己慢慢結合學生的表現,以及溝通時他們的言語和行動,初步了解了他們的心理。

學校學習是學生各種社會性情感的發展過程的重要一環,情感的深刻性和穩定性逐漸增加——情感由外露、易激動,逐漸內化,控制情感的能力逐步加強,可是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學生已經做到了轉化,而有的學生不但沒能轉化反而更加的外顯了,這種外顯讓他們在課堂上大庭廣眾面前無所顧忌——不尊重老師和其他同學。在他們那里只有想不想做,沒有該不該做的概念。他們甚至覺得只要是在自己班級內與在自己家里沒什么兩樣?!凹摇钡母拍钤谒麄兊难劾镌缫驯粩U大了范疇。他們人為的把自己出現的地方當作了所謂的家,他們的行為也就很自然地放縱了很多。像這樣的一種理解方式,是有很重要的原因的。一直以來老師們都非常清楚教室(幸好整個校園還沒有被他們劃分到家的范疇里)是一個公開場合,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輕易批評學生的。一旦批評,那應該是最嚴厲的,那也是具有一定的權威和震懾力的??墒撬麄儾⒉贿@么看,因為教室也是他們的家。聽起來有些滑稽和可笑,甚至深感費解。仔細想想這些孩子生活狀況,一切也就一目了然了。平日里這些孩子們父母忙于生計,無暇顧及他們的生活,更不可能關注他們成長中的困惑了。他們遇到事情總是以他們理解的方式來解決,根本不顧后果。而家長對他們而言在重要的成長階段尤其是心理成長的過程中是缺失的。他們的沖動外顯的個性根本無法得到正確的引導,內化無法正常的完成。等到孩子出現問題時,一般家長本能的反應是孩子不爭氣,孩子不懂事,孩子讓他丟臉了,然后脾氣暴躁的家長就以“武力”來解決問題。更有家長缺乏理智,以另外一種本能——袒護孩子,無論發生的事情孩子有沒有問題,先找外因,“理直氣壯地”責問老師,責怪班級,孩子的問題都是別人的不是。其實無論哪種“本能”都是不可取的。平時多關心孩子,多給孩子分析分析一些事情的根源,尤其是問題出現之后的危害性等等,也許對孩子有幫助的。

打工子弟的孩子們他們有時對待老師非常有禮貌,讓人覺得有點好氣又好笑的是,他們剛惹你生氣,你還沒有從“哀怨”中完全解脫出來的時候,一聲“老師好”會讓你杵在那里,緩不過神來!這有時并不能表明他們完全醒悟了,完全理解了你對他們的好!“禮貌”只是一種表情,并不是一種情感的外顯!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近乎本能了。我做過一個實驗:在一節課,有個學生上課有點開小差,我提醒他,他有點不服氣。這個學生平時課下還是很有禮貌的,所以批評了他我心里還有些于心不忍。我就想試探一下,告訴所有學生,我不喜歡非發自肺腑的問好,我們也不需要太在意那些細節性的東西,如果你不接受我的批評,不接受我的引導,那么課下我們的師生緣分就可以解除了,不用打招呼問好的。后來還真有學生像我當初想的那樣,不是發自內心的問好,只是一種本能反應而已。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表明他們有些人并沒有接受老師自認為是為了孩子好的舉動。尋找到他們真正愿意接受的批評方式成為了當務之急。

學生到了這個情感發展階段很容易受到消極不良因素的影響——驕傲、自滿、專橫、懶散、嫉妒、幸災樂禍等,沒有家長的引導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很有可能把這些消極的情緒當作一種與人交流和溝通的很得意的方式,他甚至受到批評的時候認為老師對他有意見故意給他難堪!在上課過程中他們會把一些負面的消息拿出來用很轟動的方式宣揚。以前覺得他們這樣的情況不是一朝一夕能改過來的,再加上他們一種不愿接受別人的意見的表現,打算放棄引導??墒巧頌榻處熒钪@個年齡段的學生其實是沒有分辨能力,家長沒有時間和學生好好分析一下,我們就更有責任把事情的原委,大眾價值觀的評價告知學生,雖然他們不能馬上接受也應該讓他們了解。

學生在這個時候已經處于高級情感階段如:,如責任感、義務感、正義感、集體榮譽感、美感、社會道德等,開始落實于行為表現。例如,不再只是簡單地“愛好人,恨壞人”,而且能把這種愛憎感從親人、班級擴大到愛國家、愛人民方面。在這個階段要重視學生的情感“發展”。

打工子弟學生有時這種“高級情感”是片面的狹隘的。他們平時在大型活動上能夠表現的很積極很有集體榮譽感,可是一回歸班級他們的這些“情感”就拋到了腦后,自己對課程沒有興趣,他們不會考慮其他學生的需求,真如回到自己家中的感覺,把所有自由懶散的行為都統統拿了出來。有時在課堂上老師因為個別學生的不好表現而生氣,有一部分學生不會體會老師的心情去安慰你體貼你,只是把這當作一個笑話來看待。

消極負面的情感對他們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長期得不到引導,讓他們對“榮辱”的概念也模糊化了。尤其是一些大眾傳媒的影響。在這個關鍵時刻如果身為教育者的我們瞻前顧后顧及太多,學生們錯過了受教育的大好時光,之后會有多大的影響,不敢設想。

打工子弟的教育任重而道遠,既不能期望教育成果會一蹴而就的實現,也不能因為個別過激反應的學生就完全放棄對孩子們的引導。無論怎樣我們都是一個教育者,學生畢竟只是學生而已,他能夠來到學校,首先就要認可他的態度——想學,想改變,想提高。始終謹記:老師永遠比學生站得高看得遠,一定可以把學生引導到正軌上來!

猜你喜歡
子弟本能班級
江東子弟多才俊
班級“四小怪”
本能的表達與獨特的個性
班級英雄
逆本能
逆本能
如何構建和諧班級
Class Action
吉米問答秀
劉墉 從寒門子弟到“華人之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