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科學課堂實現學生的自主探究

2016-03-13 12:14山西省晉中市祁縣實驗小學程穎鑫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6年1期
關鍵詞:自主化科學探究

山西省晉中市祁縣實驗小學 程穎鑫

當前的小學科學教育,許多教師的課堂教學,都顯得過于程式化,不過就是在簡簡單單地重復著課本上的教學內容。書上有什么,自己就教什么。尤其是在實驗方面,不看具體環境,不看實驗的合理程度以及與現實情況的滿足程度,一味地簡單照搬,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喜歡根據學生自己的意愿,讓他們對教學實驗進行充分的自主創新設計。

一、優化導入,激發學生探究熱情

1.實驗導入

實驗是科學課程的重要內容與學習方法,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現象更明顯,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2.多媒體導入

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將其運用于教學中更能突出科學課程的學科特征,更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思維特點。多媒體展現的不再是單一而靜止的內容,而是將難以理解的抽象而深奧的知識寓于直觀的事物與生動的場景之中,這樣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參與科學探究的主動性與能動性。

3.懸念導入

小學生好奇心強,運用懸念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思考與積極探究。

二、有效提問,誘發學生探究動機

問答是教學中經常會用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采取巧妙問答的方式,可以有效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化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提問原則,對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是極為有用的,因為這可以讓教師幫助學生充分實現自主化的學習過程。例如,在三年級下冊《植物的一生》課堂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化學習,我在課堂教學伊始,就進行了一系列的提問?!拔覀兤綍r接觸到的植物有哪幾種?”“這些植物由什么部分構成?”“這些植物有哪些特點?”通過這樣一些問題,幫助學生在聯系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充分進行自主思考,并通過自主思考,深入理解植物與動物的區別以及相同之處。通過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之間的自主討論,學生可以深入了解植物在我們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及對我們有什么樣的影響,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自然環境各部分之間和生命體的特性、生命周期復雜的相互作用,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入了解課堂上的學習內容,并在課堂基本教學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化自由學習。巧妙問答,是教學中帶動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實現自由化學習過程的有效方式。通過巧妙問答,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強化學習效果,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打開學生的思路,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

1.問題要具有探索性

過于簡單與過于復雜的問題都不利于學生探究活動開展,會打擊學生學習信心,甚至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與探究熱情。學生的認知是經歷從已知到最近發展區再到未知的循環過程,不斷將未知轉化為已知。在設計問題時要在已知與未知的聯結處最近發展區提問,這樣才能基于學生基礎,又具有一定深度,能夠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將未知轉化為已知。

2.問題要具有層次性

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是客觀存在的教育事實,但也是最寶貴的教學資源,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創造性探究,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化地發展。因此,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不能提出“一刀切”問題,這樣的問題并不能面向全體,只能成為部分學生的探究。要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探究。

3.問題要具有開放性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學生探究的內在動力,是發現的基石、智慧的開端。我們要善于運用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進入求知的憤悱狀態,從而使學生展開主動探究以解決心中的困惑。這樣的教學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而是建立在學生主體參與與積極思考基礎上的自主探究與自主構建,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這正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關鍵。

三、質疑問難,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大門的鑰匙毫無疑義是問號?!庇行У目茖W探究不僅要關注學生探究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探究的過程,要鼓勵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勇于提出問題,這是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標準。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喜愛追根溯源。教師要根據學生好問的特點,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發表個人見解,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如在學習《觀察土壤》時,我首先讓學生課下采集土壤,課上我引導學生思考,我們采集土壤是為了研究,那么我們要研究土壤的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學生展開認真而積極的思考,結合生活經驗與所學知識提出要研究土壤的成分、是否含有水分等。學生自主提出的問題,探究熱情更高。當然小學生受各種條件的影響,提出的問題難免膚淺甚至是錯誤的,此時教師不可武斷地否定,首先要肯定學生提問的積極性,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展開深入思考,進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四、課外活動,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課外有著更寬廣的探究空間,更利于學生探究能力培養。我們要在搞好課堂探究的同時,為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探究活動,這樣更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聞,更利于學生科學學習興趣與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如學完《樹葉落了》,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隨著天氣的變化,植物有何變化?讓學生展開長期而認真的觀察,這樣更利于學生養成觀察的好習慣。學完《鹽在水里溶解》,讓學生探究如何將溶解在水中的食鹽提取出來?這些課外探究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更能引發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從而使學生展開主動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認識到科學課程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探究水平,更利于學生綜合水平提高。

總之,我們要發揮科學課程的學科特點,為學生營造探究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放妥學生探究動機,引導學生展開一系列主動而積極的探究,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再現真理發現全過程。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又可以讓學生學會探究這一基本方法,讓學生學會探究,成為科學探究的主人,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自主化科學探究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大型核電汽輪發電機組自主化成果介紹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基于SSM-HAZOP的自主化ATP等級轉換功能建模與驗證
計算機聯鎖與自主化RBC接口測試研究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鋼軌探傷車自主化超聲檢測系統的關鍵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