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環保教育的實踐和研究

2016-03-13 12:14吉林省琿春市第一幼兒園崔青子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6年1期
關鍵詞:垃圾幼兒園環境

吉林省琿春市第一幼兒園 崔青子

環境教育,近年來逐漸成為幼兒園教育中的熱門課程,成為了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環境教育必須從幼兒抓起。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睘榱耸褂變簮圩o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新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并培養他們初步的環保意識,幼兒園在教育中應從幼兒身邊做起。

一、以園為基地,關注身邊環境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校園是地球大環境中與我們關系最為密切的小環境,要愛護地球,就從愛護、親近我們的校園做起。因此,教師可在園內開辟自然角、種植園、飼養區、生態體驗場、操作長廊……經常帶孩子們參與其中,他們在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玩一玩中了解自然界,從而激起他們對身邊環境的興趣和探索欲望,潛移默化地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強化綠色教育理念 將環境教育列入課程

我園把環境教育作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為依據,充分利用特有的環境資源和條件,開展了一系列的環境教育活動。

1.愛護生態環境:保護動植物系列教育活動

幼兒的天性是好奇的,他們對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滿著探索欲望。開展環?;顒訌谋Wo動植物入手,培養幼兒自覺關心、愛護環境的意識。如我們在開展《樹的本領大》一系列環?;顒訒r,先通過觀察、對比實驗的方式,讓幼兒了解樹木不僅能美化環境,而且能釋放出人類呼吸所需要的氧氣,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空氣變得清新。樹是許多動物朋友的樂園,能夠抵擋風沙。樹能造紙,能為我們提供許多果實。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與樹做朋友。如幼兒與父母一起領養一棵樹,為領養的樹建立檔案:為它畫一個肖像,臨摹樹皮、樹葉,為小樹拍照,記下這棵樹上生活著那些小動物,定期為樹澆水、陪護,定期記下樹的生長情況。

2.關心周邊環境:垃圾問題系列教育活動

幼兒是未來環境的主人,既能讓幼兒關注生活中的垃圾問題,積極參與減少垃圾和分類回收垃圾,又能做到教育一個幼兒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開展主題系列活動之一:《每一天的垃圾》,我們設計“垃圾記錄表”,讓孩子與家長一起記錄調查家庭每天所生產的垃圾,再組織幼兒到社區及幼兒園周邊環境進行實地考察,讓幼兒親身感受隨地亂扔垃圾和露天堆放垃圾的危害,組織幼兒開展撿垃圾活動。使他們能夠從自己身邊的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培養節儉的好品德。

3.珍惜資源環境:“愛水護水”系列教育活動

愛玩水是孩子的天性,但用簡單枯燥的說教式或單一的教學方法,得到的將是事倍功半的結果。為此,我以幼兒園環境教育活動課題研究指導思想為準繩,結合本系列活動的特點及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運用以下四種教學法開展系列教育活動,體現新的環境教育思想理念,構建全新的教學平臺,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循序漸進法、親身體驗法、實踐操作法、多媒體教學法。

三、拓展綠色教育外延 創建環境教育一體化格局

(一)擴大幼兒園環境教育場地,進行滲透教育

1.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

如果說學科領域的滲透對于幼兒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話,那么,日常生活中的滲透對于幼兒可持續發展行為養成的作用同樣舉足輕重。

2.在幼兒園生活活動中的滲透。我們的主要探索是引導幼兒在觀察和行動中體驗,將環境教育具體滲透在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游戲和課間活動時減少噪音;就餐時節約糧食;洗手時節約用水;出門時隨手關燈,節約能源;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觀察花草樹木、鳥獸蟲魚……樹上的小鳥鳴唱,雨后蚯蚓鉆出一多多漂亮的土花……都會給孩子們帶來興趣和快樂。只要做有心人,時時、處處、事事都是幼兒環境教育的挈機和素材。

3.在家庭和社區生活中的滲透。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幼兒生活的重要場所,要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的學習空間,在幼兒的衣、食、住、行、用中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

4.在突發事件中的滲透

生活中往往會有各種突發的、偶然的事件發生,這些事往往與幼兒的生活密切聯系,幼兒較感興趣,探索的欲望較強,具有感染性的環境教育價值,因此,教師要隨時調整計劃,因勢利導。

5.在環境節日中的滲透

為了使環境教育變得親切可感、具有文化內涵的體驗活動,每到環境紀念日,我們借助于媒體和環保組織大力宣傳的濃厚社會氛圍,以“綠精靈”幼兒環境教育系列叢書為依托,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節日環境教育活動。

(二)發揮家庭環境教育的優勢

環境教育是開放性的教育,家庭和幼兒園一樣是幼兒接受環境教育的課堂,家長也是幼兒環境教育的導師,同時還是檢驗幼兒園環境教育成果的實踐基地。因此,我們創設了以幼兒園為主導,以家庭為基礎,以社會為依附的“家園同步”的環境教育模式。

我們組織了幼兒家長進行培訓,召開家長會,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了解實驗的具體內容。并召開階段性家長座談會,家長們暢所欲言,有問有答,教師和家長共同探討進行環境教育實驗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及解決辦法。

1.講明知識。

家長利用與孩子一起觀看中央電視臺每周三晚間的《人與自然》節目的機會,解答孩子的疑問,將一些通俗的道理,使孩子懂得野生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保護它們也就是保護人類。

2.樹立榜樣。

父母親是幼兒身邊最親近、最經常接觸的對象,因此,為人父母者,應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利用生活中的點滴事情,適時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規范其行為,使自己成為孩子耳濡目染、學習模仿的榜樣。

3.從小事做起。

通過“一個垃圾一個家”“我好喜歡水”等活動,讓幼兒懂得節約用水的重要意義。通過“紙和大樹”的學習,養成從小愛惜紙,不浪費紙張的習慣。

四、深化綠色教育 增強環境教育的后勁

我將繼續通過開展環境教育活動,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初步形成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并以自己的情感和行為去關心他人、關心生命、關心自然,最終使幼兒個性得到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垃圾幼兒園環境
垃圾去哪了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那一雙“分揀垃圾”的手
環境
倒垃圾
愛“上”幼兒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