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實母語基礎,堅持“一主四輔雙語教學模式”,實現跨文化學習

2016-03-13 12:14吉林省延吉市東山小學南紅花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16年1期
關鍵詞:朝鮮族東山雙語

吉林省延吉市東山小學 南紅花

2009年延邊朝鮮族中小學雙語教學研討會以來,東山小學把雙語教育當作提升朝鮮族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工程和促進朝鮮族教育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堅決貫徹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教育局“關于在全州朝鮮族中小學進一步加強雙語教育的指導意見”的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聯校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深化語言學科課堂教學改革,加強民族文化教育,大膽嘗試部分非語言學科的雙語授課實驗,積極開展有效的語言交際活動和文化聯誼活動,科學優化語言環境,得到了新的嘗試,現將東山小學近年來的作法和體會匯報如下,與會共享。

一、深刻領會“一主四輔模式”內涵,緊密結合校情,明確雙語教育改革思路

雙語教育是民族教育的標志性特征之一,民族學校辦學時時刻刻離不開雙語教育的研究和實施,這是民族教育的特性而決定的。同時,雙語教育正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不同時期學生的發展需求,不同時期家長和區域社會期待值的變化,我們的雙語教育的主題研究也相繼發生著變化。

我們認為實施雙語教育要隨著時代發展變化而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根據師生的基礎和實施水平科學運作;根據學校的不同環境和有效資源而審定內容和方法方式。為此,我們根據東山小學實情,明確認識,確立了以下幾方面的運作思路。

一是近年來朝鮮族學校雙語教育實施水平的提升,使朝鮮族學生的漢語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及滿意。但是,相比之下,反而我們的孩子對本民族的語言文字、文化的理解和了解,以及掌握和運用卻日況愈下,值得憂慮和深思。為此,必須夯實母語基礎,確立母語在雙語教育實施中的基礎地位,在堅實的母語基礎上學習第二語言,母語教育撼動不得,必須深化加強,尤其首當其沖的是朝語學科的課堂教學改革。

二是民族學生內質品位的打造和外在修養的養成,應從民族文化教育來完成。因此,必須以加強民族文化教育來注入朝鮮族學生的民族情懷,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更是在行為方式上飽含民族元素,并在朝漢民族學生的相互文化溝通中相互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內涵和外在表現,融入到民族文化的大花園,創建和諧的民族語言生活和文化生活,繼而促進民族大團結。

三是東山小學是民族聯校具有得天獨厚的雙語教育資源優勢和良好的語言環境。因此,我們集中精力積極開發和利用有效資源,組織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字、民族文化、民間藝術等方面的活動,提供學生朝漢兩種語言運用能力的機會和環境。

二、充分發揮民族聯校特點優勢,深入挖掘資源,深化雙語教學改革

(一)扎實推進小班化教育,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提高學生語言構思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要使在雙語教育工作中有所建樹,首先應牢牢抓好課堂教學這一主線,把課堂還給學生,積極創造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機會,使其在語言活動中形成語感、積成能力?;谶@種理念,近年來,東山小學在貫徹落實州教育局“一主四輔雙語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上加大小班化教育課堂教學改革,尤其是語言學科的課堂教學改革,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首先,積極創設學生互動的教學環境。根據學科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的要求,對課桌的排放適時進行了調整,以滿足合作討論交流和個性化指導的需求,使課堂呈現開放性,充分保證獨立的個體學習和學習共同體的合作學習。在此基礎上,我們把“學困生”教育作為一個重點來突破,用結對的形式開展“一幫一”活動。就是按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結對或者是分組,形成幫學小組,課堂上設置了幫學環節,課外規定幫學的內容,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對每一節課的內容都采用檢查式的輔導。這樣學困生得到了幫助,優秀生得到了鞏固和鍛煉,提高了教育質量,可以說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加強民族文化教育,促進學生跨文化學習

第一,開發民族文化教育資源。為了讓朝鮮族孩子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學校首先投資建設了以愛祖國、愛家鄉、了解民族文化、藝術、風情為主題的學校走廊文化、校園文化,讓學校師生、家長在耳濡目染中進一步加強對祖國、對民族、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建立充滿生機活力的和諧校園。第二,建設了學生的展示臺(乒乓球館)。給學生搭建了展示民族風俗、文化的平臺,開展以豐富朝、漢民族文化為內容的大課間活動。每天的大課間操東山小學分為豎笛口風琴操(吹奏朝、漢民謠)、乒乓操、朝鮮族民族舞,讓學生在音樂與舞蹈中感悟民族文化的精深;第三,創新民族聯誼活動。進一步開展了朝漢教師之間、班級之間、學生之間“結對子”活動,堅持每天通過校園廣播學習朝鮮語的活動,以互學語言、互唱民謠、互學民俗活動為載體,為學生搭建了相互學習語言和民族優良傳統的平臺,以熟練使用民族語言對話為基本目標,同提高、共進步,達到內外兼修,從語言學習跨越到了解和熟悉對方的文化,從而實現跨文化學習。

(三)豐富校園活動,提高學生語言構思和運用能力

每個孩子都有獨自的閃光點,為了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給孩子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東山小學開展了以“小舞臺,大發展”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活動包括面:面向全體學生的“我們共同成長”系列活動。如書法進校園活動、朗誦詩歌比賽、朗讀課文比賽等。面向學生個人的“我是小能人”系列活動。東山小學每周二、四進行二課堂活動,二課堂活動共開設了三類27項活動,其中包括書法、國畫、口風琴、模仿秀、小合唱、講故事等,這些活動的指導教師有朝鮮族有漢族,在學習的過程中,無形地促進了學生雙語能力的提升,同時,學校每學期結束時開展“小舞臺,大發展”才藝展示活動,開設“紅領巾”廣播站組織學生匯報自己的才藝,通過這樣有效的語言實踐活動,有效提高了學生的雙語能力。

實踐證明,充分發揮民族聯校的優勢、夯實母語教學,堅持“一主四輔雙語教學模式”,是實現“雙語”兼通的有效途徑。

猜你喜歡
朝鮮族東山雙語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后雪二絕句
東山果事
何來勝《李白憶東山(其一)》
朝鮮族初中生閱讀動機的構成研究
跨界朝鮮族農樂的早期傳入、分布及發展研究
藤縣掛榜嶺和東山的史事
KORE A TOWN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快樂雙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