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強:要讓國有院團到市場上去

2016-03-15 20:39陳莉莉
瞭望東方周刊 2016年2期
關鍵詞:國樂院團機制

陳莉莉

今后中國的文化藝術要融入國際體制,應該借鑒國外的演出機制體制,才能夠形成中國特色的演出行業機制,否則形勢不容樂觀

琵琶、嗩吶、笛、二胡、古箏、笙、簫、古琴……數種樂器,獨立、交融。十面埋伏、金戈鐵馬、寬闊草原、離群鴻雁、荒涼山坡、庭深小院,千年歷史傳承之榮衰,遼闊地域多元文化之精髓,在音樂大門打開的瞬間,如萬馬奔騰,奔涌而出。

2015年12月底,中央民族樂團攜大型民族樂劇《又見國樂》赴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紐約林肯藝術中心、卡耐基音樂廳演出。

《華盛頓郵報》說,“中央民族樂團是在打一場‘戰役,一場所有民樂人熟悉的、讓青年人喜愛并享受中國傳統音樂的‘戰役?!?/p>

擁有246位成員的管弦樂團和合唱團所表演的一些曲目是流傳千年的經典樂曲。

“而1960年由著名指揮家、作曲家李煥之創立的中央民族樂團,正在為中國傳統經典曲目創造一個新的契機:通過融合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和現代音樂元素,并輔以舞臺、燈光等方式,將中國民族音樂以新的形式展現給觀眾?!?/p>

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著名二胡演奏家席強對《瞭望東方周刊》說:“中國民樂需要再次被世界看見?!?/p>

發展理念要用文化傳播

《瞭望東方周刊》:現在對于文化“走出去”有不同的嘗試,中央民族樂團有何經驗總結?

席強: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話題。早在20多年前,中央民族樂團就曾以大型編制、大型民族管弦樂的形式走向了歐洲、走到了美國。

1997年2月春節前我們在美國的卡耐基音樂廳演出。這是1949年后第一次有中國大型民族音樂在世界主流音樂殿堂公演。

中央民族樂團這么多年來進行文化“走出去”,實際上就是一個目的:把中國當代人的精神風貌傳遞到世界各個國家去,讓西方國家真正認識什么是中華文化、什么是今天中國所主張的和平發展。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和平發展理念,用我們文化的凝聚力、感染力傳播到世界上。我覺得這是中央民族樂團“走出去”的核心。

這些年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央民族樂團也有很大的變化,有技術上的,也有理念上的,我們需要再次被看見。

《瞭望東方周刊》:如何達到這個“被看見”的效果?

席強:優秀經典的傳統民族音樂,創新型的劇目,或者是把西方優秀的經典作品改成大型管弦樂表演等等,都是傳遞的介質。要做到讓西方主流觀眾認可你,喜愛你,最終熱愛你,理解你。

比如,我們把《圖蘭朵》改成中國民族管弦樂組曲,還把《拉特斯基進行曲》改編成中國特色的民族管弦樂。

我們把中國的大鼓、小鑼、大鑼、琵琶、嗩吶加入進來,這種融合產生了很好的互動效應。西方觀眾對中國音樂產生了非常好的印象,甚至是好奇。他們提出要買我們的民族樂器,甚至問你們是用什么樂譜?我們說,就用你們的五線譜。

他們還要和我們的演奏家合影留念,索要我們的音像制品。最關鍵的是,好多歐洲觀眾對中國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們提出要到中國來旅游,要學習中國民族樂器。

就像中國很多觀眾喜歡歐洲的歌劇、交響樂、芭蕾舞一樣,我相信中國的民族音樂、民族器樂、民族管弦樂在不遠的將來,一定能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通行的藝術表演形式。

傳統音樂的修舊如舊

2015 年11 月24 日,中央民族樂團演奏家在上海表演《春江花月夜》

《瞭望東方周刊》:中央民族樂團與企業的合作受到了業內關注,你如何看這類合作?

席強:全年冠名合作模式實際上也是一種文化走出去。我們通過優秀劇目讓西方重要的國際企業贊助中國的民族音樂品牌。

寶馬2014年贊助的《印象國樂》進行了30多場的全國巡演,2015年蒙牛是《又見國樂》全年總冠名。一個企業的贊助費是2000多萬元,兩個企業有4000多萬元。因為這樣的贊助,我們在演出市場甚至文化市場上成了一道風景線。

我經常說,經過嚴格甄選的商業贊助能夠把優秀作品、一流的表演水平呈現到舞臺上,讓真正好的作品能夠在市場上顯身手。

國有院團真正得到企業贊助,尤其是全年總冠名的并不多?!队∠髧鴺贰返膶а萃醭备鑿闹凶隽舜罅抗ぷ?。應該說全國的民族音樂界應該感謝王潮歌,是她促成了這樣一個大型的合作項目,把《印象國樂》真正做到了創新。

《瞭望東方周刊》:說到創新,你如何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問題?

席強:《印象國樂》是中央民族樂團原創性的創新,《又見國樂》也在創新,就是把中國傳統音樂時代化了。

傳統音樂時代化,就是傳統經典作品如何在今天的創作理念里修舊如舊。修舊如舊,是把傳統原汁原味的演奏和技法保留,而不是說只用一種元素、只做基本加工。保留了最核心的原汁原味的內涵,用當代創作理念進行重新加工改編,重新創作而成了今天的經典。

你會發現,《二泉映月》還是古老的文化核心在里面,《春江花月夜》還是那個夜晚、那種花前月下?!妒媛穹芳扔袆撔掠钟袀鹘y,既有大美的音樂情感,還有琵琶的傳統韻味。這就是作曲家姜瑩對中國傳統音樂創新的貢獻。

這樣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做到了既有傳統又有未來。仔細看觀眾席,有那么多學者,還有少年兒童,也有青年。音樂做到能讓他們都喜歡,非常不容易。是優秀劇目贏得了這一切,尤其是贏得了市場。

中國傳統音樂來自民間

《瞭望東方周刊》:你如何看這兩年民營樂團的出現?

席強:民間藝術團體或者個人,我覺得他們是今天中國文藝舞臺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可忽視。雖然演出份額很小,但他們也在進行不同藝術形式和市場機制的探索,為中國傳統音樂的傳承和演出市場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像十二樂坊、陜西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等。

這樣的民營個體在全國有很多,我覺得政府應該拿出一定的資金,公益性地補貼、扶持他們。

中國傳統音樂就是來自于民間,來自于全國各地不同的行業以及社會階層,所以從社會群眾基礎和社會文化角度來講,這些人或者團體,更應該得到政府關注。

《瞭望東方周刊》:但目前來看,他們雖然得到了關注,但是關注力度不大?

席強: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在每年的全國兩會上都有這樣的提案,希望政府加強對他們的扶持,尤其是對邊疆少數民族音樂的幫扶。中央民族樂團這幾年幫扶了全國很多地方樂團,也是在幫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大量傳統音樂藝術需要得到更好的扶持 。

讓院團到市場上去

《瞭望東方周刊》:作為一家大型國有文化院團的負責人,你如何看改革的前景?

席強:現在盡管文化部把所屬的9個中直院團進行企業化管理,但是我覺得國有藝術樂團還是缺乏一種演出機制。比如說國外的演出代理人機制,現在中國演出市場還沒有形成。

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沒有真正地建立起商業化運營機制,而這又和我們的管理體制有直接關系。

我覺得應該由國有藝術院團,尤其是中直院團帶頭打破過去的“大鍋飯”體制,建立起符合國際慣例、國際標準的演出行業機制。

今后中國的文化藝術要融入國際體制,應該借鑒國外的演出機制體制,才能夠形成中國特色的演出行業機制。否則,形勢不容樂觀。

《瞭望東方周刊》:具體如何建立這個機制?

席強:商業演出代理人機制、演出經紀人機制、演出行業機制,都需要重新洗牌、建立。你看全國那么多的藝術院團都沒有自己的演出市場,也沒有建立自己的營銷體系。為什么?我們不具備這樣的演出行規,關鍵問題就在這兒。

行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因為中國還有一個文化體制的問題。我覺得應該給所有院團放權,讓它們到社會上、到市場中間去,自己去壯大發展,而不是國家養起來。這就是文化體制改革的問題,是深層次的改革問題。扶持可以,但一定要有度,要有一個階段。

猜你喜歡
國樂院團機制
對文藝院團中藝術管理人才培養的思考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一種聚焦: 上海民營院團的現狀與發展
演藝產業多元發展的新興開拓者
“國樂改進社”的歷史回顧
皮革機制
有一種經典叫特侖蘇 《又見國樂》
抗戰時期新國樂思想研究概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