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語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的特征及路徑探究

2016-03-16 12:05駱清青高旭陽
關鍵詞:實踐性外語情境

駱清青,高旭陽

(湖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黃石 435002)

?

外語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的特征及路徑探究

駱清青,高旭陽

(湖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黃石 435002)

教師實踐性知識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基礎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主要探索和研究了外語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的內涵、生成特征以及路徑等,外語教師正是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反思、再實踐和再反思來不斷地獲取和發展自身的實踐性知識,最終促進外語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

外語教師實踐性知識;特征; 路徑

教師的專業發展已經成為提升現代教育質量的迫切訴求。國內外學者經過研究發現,發掘教師實踐性智慧對于教師的專業發展來說具有重要價值,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研究已成為國際上教師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命題。學界針對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定義、結構、來源、特征、生成與發展、意義等分別進行了探究,已取得的成果對于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生成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鑒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F有的研究對于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微觀研究較多,而針對某門具體學科的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的宏觀探究較少。本研究以外語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為切入點,分析了其實踐性知識構建的宏觀架構,闡述了外語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的特征以及重要路徑。

一、教師實踐性知識內涵的界定

關于教師實踐性知識內涵學界眾說紛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統一的說法。Elbaz(1983)指出:教師實踐性知識是教師憑借自身特有的方式獲得的知識,它是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把學生、課堂、學校、學科、社會等各種類型的知識整合成為個人價值觀和信念并且運用在實際的教學情境中的知識。Clandinin(1985)認為:蘊含在教師的個人經驗和教學生活中的并且符合特殊情境要求的知識就是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Fenstermacher(1994)提出:教師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在自身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反思和內化而形成的知識,不是外界強制性地賦予教師的知識。Carter(1995)認為:教師實踐性知識是教師體驗教學情境而形成的自我認識以及在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中運用的知識。鐘啟泉(2004)指出:教師實踐性知識是教師觀察教學實踐和自身經驗中所蘊含的知識的活動。陳向明(2009)把實踐性知識定義為:教師真正信奉的并且運用在教育實踐中的教育觀點,它是教師通過反復地體察和思考自身的教育教學經驗所形成的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劉旭東和吳永勝(2014)指出:實踐性知識是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并且運用在自身教育實踐中、深深地影響自身教學行為的知識,其主要由教育觀念、教學態度、學科知識、反思能力等構成。

綜述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實踐性知識內涵的詮釋,筆者認為: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體現在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實踐中的教學觀念,并且運用教師自身特有的方式不斷地進行積累、反思和提煉最終形成的知識。這種知識是以教師在自身職前和職后學習的教育理論知識為基礎,同時也被賦予了經實踐反復檢驗的教學實踐知識的意蘊。

二、外語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的特征描述

探討外語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生成的特征是發掘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路徑的前提條件,在借鑒已有研究基礎上并結合筆者的理解,以外語教師這個特有的學科群體為研究對象,將其實踐性知識生成的主要特征概述如下:

1. 個體性 每位教師都是特殊的個體,對于外語教師來說他們也擁有自身獨特的生活經驗和外語學科相關的教學經驗,這就決定了每位外語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具有個體性的特征。教師實踐性知識反映了教師個人在教學和生活方面的經驗的觀念,蘊含著自身經驗、個人價值觀、教育信念、教學情感以及教學積極性等,它具備濃厚的個性化的特色(姜美玲 2010)。同一所學校的同一年級外語教師們授課的風格和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有好有壞,這些都和教師的個人情況有很大關系,每位外語老師擁有不同的成長經歷、成長環境、學習經歷、生活經驗、工作經驗以及性格特征等,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各自的教學行為,也決定了他們對外語或第二語言課堂教學或學習的不同領悟以及處理教學問題的不同方式,最終致使每位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的個性化差異。

2.情境性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所面對的教學情境是特殊的,進行教育教學的對象是性格特征、思維方式、興趣愛好以及知識基礎不同的學生,這些差異無時不刻地影響著教學情境的變化。教師傳授的知識有可能因為這些差異得到不同的反饋,收到不同的教學效果。這些差異也鑄就了豐富多樣的語言教學情境,而教師在多變的教學情境中進行語言和文化教學,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經過有意識和潛意識的回顧和反思,形成了豐富的外語教師教學層面的實踐性知識,這就決定了他們的實踐性知識自然地被賦予了情境性特征。

3.緘默性 Polanyi(1958)認為,人類知識可以被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知識是可以借助文字或一定的媒介進行系統表達的知識即明確知識,第二類知識是不能被表達的知識即默會知識。默會知識又被稱之為緘默性知識,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知識。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總是能夠運籌帷幄,當他們被問起為什么這樣做的時候他們卻又說得含糊不清,那么他們在教學實踐中潛意識使用并能很好地解決教學問題的知識就屬于緘默性知識,也就是一種實踐性知識。外語教師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的積累沉淀獲得了實踐性知識,對于這種實踐性知識他們不能用語言清楚地表述出來卻能夠領悟,并且指導著自身的教學實踐,因此外語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又具有緘默性。

4.實踐性 外語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源于教育教學實踐并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因此他們的實踐性知識具有實踐性的特點。教師個人的教育知識既是建構于實踐中,又是聯系于實踐中,還是以實踐為目的的(陳振華 2003)。外語教師建構實踐性知識的動機受教育實踐中的“真問題”驅動,這些“真問題”涉及到不同層次的語言學習者、不同的知識和文化點、不同的語言知識和能力標準,在遇到這些突發的教學“關鍵事件”時,必須要立即作出正確妥當的反應,這就迫使他們運用外語學科的實踐性知識增強對實踐情境的分辨力,通過對特定的教育情境的感知并結合教育情境呈現的特點最終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由此可知,外語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在具體而特殊的實踐情境中得以運用和發展。

5.反思性 反思是生成教師專業性知識的內在機制。教學生活的多樣性和多變性,使反思在教師知識形成過程中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劉旭東2008)。尤其是外語教師要使自己的外語專業知識得到提高和發展就不能只依靠自身原有的教學和生活經驗,他們需要自覺地對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深刻的反思。在反思過程中,教師需要批判性地審視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地尋找現實與理想間的差距,不斷地探索更合適的語言教學和認知策略來解決實際問題,在反思中不斷改善實踐方案來優化自身的教學行為,積極地培養自身的反思意識和能力,在不斷地反思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實踐性知識。鑒于此,外語教師實踐性知識又具有一定的反思性,這一特征有利于他們在教學實踐中有效地解決語言學習和習得中的實際問題,進而促成實踐性知識的生成和發展。

三、外語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的路徑探尋

實踐性知識的獲得要求教師需要經歷一段漫長的蛻變過程,對于外語教師的成長來說,深厚的語言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外語教育實踐經驗尤為重要,它們是教師獲得實踐性知識的前提條件。在外語教師實踐性知識構建的過程中,需要找尋一些有效的路徑,從而加快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1.從外語教師自身教學實踐及其反思行為中提煉教師實踐性知識

個體性是外語教師實踐性知識所具有的突出的特征之一,實踐性知識的生成很大程度上受到這種個體性的特征的影響,這種特征也決定了外語教師自身的教育實踐及其反思成為實踐性知識生成的重要路徑,一些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可能過分注重外語或第二語言習得的理論知識而忽略了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利于實踐性知識的生成。教師在平時教學實踐中應該培養一種實踐性知識的自悟和自覺意識,不斷地在實踐中凝練和總結。外語教師的反思能力也影響著實踐性知識的生成,教師在課余時間應該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批判性的回顧和審視,撰寫教學日志,剖析教學行為的合理部分,對教學問題應分析其原因并且探究其對策,從而變革和改善自身的教學行為,通過對教學實踐的反思不斷地提升自我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激發外語教師的實踐性智慧的生成。

2.從外語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的觀摩活動中生成教師實踐性知識

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獲取不是生硬地照搬經驗和分析邏輯,而是在自身實際的基礎上觀察和思考他人的實踐,并且通過彼此交流達成理解,雙方這種相互的理解是以解決共有的教學問題為基礎的,使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得以積淀(劉東敏,田曉杭2008)。教師觀摩教學活動是外語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的必要且可行的路徑,通過觀摩同行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從他人的教學活動中得到啟示,可以觀察到參與者如何將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結合他人的優秀教學范例,習得分析和解決教學問題的有效策略,凝練一種教學實踐性知識并反作用于自身的教學實踐。

3.從外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構建中共享教師實踐性知識

教師學習共同體是指由教師自發組織,以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為根本宗旨,積極探尋各種自主學習形式,注意成員之間的社會確認與經驗資源共享,實現互促共進的各種教師學習型組織。外語教師在這種學習團體構建中,通過相互之間的教育觀點、教學經驗以及價值觀念的分享和交流最終形成了精神和學習共同體。長期的交互活動使得教師實踐性知識得到共享和積累。由此可見,學習共同體也是外語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生成的重要路徑。Griffiths&Tann(1992)指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的個人知識需要與他人進行交流互動,否則這些個人知識會由于得不到檢驗而成為主觀化的理論。因此,外語教師應該積極構建教師學習共同體,通過頭腦風暴、智慧共享,把主觀化的個體知識轉化為客觀科學的個人實踐性理論。教師學習共同體是外語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生成的重要路徑,它有利于外語教師獲取實踐性知識,它也促進了外語教師的專業發展。

4. 從網絡信息平臺資源中發掘外語教師的實踐性知識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廣泛應用,現代教育也融合了信息化的特點,多樣化的網絡信息平臺為外語教師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科方面的網絡資源,為他們獲取實踐性知識提供了活水源頭。網絡信息平臺使網絡資源得以共享,從網絡資源共享的渠道來分,網絡信息平臺打造了多樣化的網站,有外語教師專題學習和培訓網站、外語教師備課資源網站、教育信息網站、數字圖書館、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學術報刊文獻的數據庫網站等,為外語教師進行學習和科研提供了大量的資源,這些網絡資源為外語教師的交流分享提供了快捷便利的資源環境。網絡信息平臺資源體現了豐富的教師實踐性知識和智慧,教師之間通過開放而自由的網絡式的交流和學習固化了現有的教學經驗,彌補了外語教學中的問題和不足,激發了其實踐性知識的生成。

四、結語

通過以上對外語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生成的特征和重要路徑進行的分析,筆者歸納和總結了兩個影響外語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生成的重要的因素,即自身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首先,從自身因素看,外語教師自身的教育背景和教學經歷制約著外語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的生成。優良的教育背景和教學經歷能夠有效促進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生成。外語教師渴望自我提升的意識也是影響實踐性知識的重要方面。外語教師渴望自我提升的意識越強烈,對于實踐性知識的生成就越有利。外語教師進行教學實踐和教學反思的主動性同樣制約和影響實踐性知識的建構。外語教師參與教學實踐和教學反思的積極性越高,對于實踐性知識的生成就越有利。其次,從外部環境因素來看,外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學校教學觀摩活動的開展以及網絡信息平臺資源的利用為外語教師獲取實踐性知識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從本文的探究中也得到一些啟示:外語教師如果要想獲得并且發展實踐性知識,外語教師應該增強自我提升的意識,積極主動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此外,外界應該努力為教師創造更多的能力提升的有利外部條件。今后,如何更好地拓寬和開掘外語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生成的路徑,如何探究外語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中探究式話語體系,如何描述他們實踐性知識生成的動態有效機制等,都將是我們值得進一步深入探索和追蹤的話題。

[1] Carter,K. The Place of Story in the Study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J].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95, 22 (1) .

[2]D. J. Clandinin.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A Study of Teacher’s Classroom Images [J]. Curriculum Inquiry, 1985, (4):362 .

[3]Elbaz , F. Teacher Thinking : 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 [M]. London : Croom Helm, 1983:5 .

[4]Fenstermacher, G.D. The Knower and the Known: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in research on teaching.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1994,(20) .

[5]Griffiths, M .&Tann S. Using Reflective Practice to Link Personal and Public Theories. Journal of Educat- ional for Teaching, 1992, 18(1) : 69-84 .

[6]Polanyi , M .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M].London: Routledge, 1958 .

[7]陳向明.對教師實踐性知識構成要素的探討[J].教育研究,2009,(10):66-73.

[8]陳振華.解讀教師個人教育知識[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21):7-12.

[9]姜美玲.論教師實踐性知識的本質屬性與衍生特征[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0(7):32-35.

[10]劉東敏,田小杭.教師實踐性知識獲取路徑的思考與探究[J].教師教育研究,2008, 20(4):17-20.

[11]劉旭東,吳永勝.論大學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結構與提升途徑[J].大學教育科學,2014,(1):68-72.

[12]劉旭東.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反思與重建[J].教育科學研究,2008,(10):18-20.

[13]鐘啟泉.“實踐性知識”問答錄[J].全球教育展望,2004,(4):3-6.

(責任編輯:王國紅)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uage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LUO Qing-qing, GAO Xu-yang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 435002, China)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s a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paper focuses on exploring and researching the connotation, the genera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enerating path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learn, practice, reflect, further practice and further reflect to create and develop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persistently by the important paths of their practical knowledge to facilitat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own professional persistent development ultimately.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s; paths

2016—09—21

駱清青,女,湖北黃岡人,湖北師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論專業研究生。

H319.3

A

1009- 4733(2016)06- 0099- 04

10.3969/j.issn.1009-4733.2016.06.022

猜你喜歡
實踐性外語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體情境學習位置與方向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外語教育:“高大上”+“接地氣”
合同架構與合同法實踐性教學的完善
護患情境會話
大山教你學外語
實踐性:音樂課程的本質特征
大山教你學外語
PPP項目運作中幾個實踐性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