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發電企業參與“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思考

2016-03-16 19:50丁石生
港口經濟 2016年11期
關鍵詞:廣東發電一帶

丁石生

(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廣東廣州510630)

廣東發電企業參與“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思考

丁石生

(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廣東廣州510630)

電力合作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廣東發電企業應借助廣東優越區位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能源合作。

廣東發電企業;一帶一路;能源合作

“一帶一路”戰略是為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2015年3月,國家三部委聯合編制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簡稱《愿景與行動》)公布后,廣東、福建等沿海省份紛紛主動作為。其中,廣東依托“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發祥地和改革開放先行地”這一優越的區位優勢,率先提出“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的目標。

《愿景與行動》明確提出,電力合作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要內容。廣東在《廣東省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實施方案》中進一步明確:加強與周邊國家大力推動能源領域合作,利用資金和技術優勢,支持電力合作及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與沿線國家開展能源貿易、資源開發、節能環保合作;加強與沿線國家在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1]廣東發電企業借助本地區位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能源合作。

一、“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及其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時期沿著陸上和海上“古絲綢之路”構建的推動全方位開放的新型對外經濟大走廊。其構想立意高遠,內容豐富,寄托著多層次的區域合作愿景。該戰略自2015年初實施以來,為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發展與和平穩定增添了新動力。

“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是指通過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歐洲南部、非洲東部的廣大地區緊密地聯系起來。其中“絲綢之路經濟帶”東牽亞太區域、西連歐洲各國,沿線輻射40多個國家,福祉近30億人口(我國境內陜西、新疆等6個省市被覆蓋其中),其市場規模和發展潛力巨大,被譽為“世界上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2];沿途經過俄羅斯等上海合作組織主要成員國,通過與沿線各國的合作,可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并形成連接東亞、西亞、南亞的能源交通運輸網絡,促進貿易暢通和投資便利化。當前,拓展中亞、西亞和南亞市場,對推動我國大西部外貿出口具有積極意義;而通過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有助于我國與沿線國家在港口航運、海洋能源、經濟貿易、科技創新、環境生態、人文交流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而且對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將大大拓展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空間,為我國的安全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廣東發電企業與“一帶一路”的淵源及發展新機遇

廣東發電業起源于19世紀80年代的晚清時期,并一直以來與“一帶一路”有著密切的淵源。特別是在新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省發電企業發展迅猛,與越南、馬來西亞、澳洲等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日益頻繁。

轉入21世紀之后,廣東的經濟商貿發展進一步加速。廣東發電企業的發展格局也順潮蝶變――由“單純的電力能源生產企業”向“電力綜合能源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發展地域也由“拓展國內”轉為“走向境外”。如:粵電集團圓滿完成公司組建初期的“資產經營”使命后,在“立足廣東”的基礎上,積極順應時勢,“出擊南北”、“進軍西部”、“拓展海外”,并發展航運、港口等上下游產業,其“西部水電開發”、“國外燃煤采購”、“國外煤礦并購”或“國外電廠運維”等都是廣東乃至全國“絲路能源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如:被業界譽為“廣東省內三大電力公司之一”的廣州發展集團,其產業發展“多元化”,特別是在南沙新區布設的產業基本囊括了廣東(南沙)自貿試驗區所有重要基礎領域[3];而深圳市能源集團在進軍西部新能源的同時,也是深率先揮師西非加納、塞爾維亞直等地投資建設發電站的企業。

“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布實施,無疑又為廣東發電企業再掀新一輪“走出去”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海外電力市場大有可為。近十年來,隨著我國電力工業的高速發展,廣東發電企業在資本積累、人才儲備、技術標準建設和前沿技術研發等領域均已走在全國、國際的前列。而“一帶一路”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在電力需求和發電機組更新換代等方面的市場發展空間和技術合作潛力較大,廣東發電企業參與其中將大有可為。二是資源互享價值明顯提升。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發展新常態,國內的電力產能已呈富余狀態?!耙粠б宦贰睉鹇缘膶嵤?,一方面,有利于廣東發電企業乘借國家“走出去”的東風,向沿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輸送新技術、拓展合作新領域;另一方面,廣東發電企業也可通過加強與沿線國家進行煤炭、油氣等傳統能源資源的勘探開發合作,緩解當前企業內電力生產能源資源短缺的困境。三是推動新型區域合作升級?!耙粠б宦贰睉鹇缘膶嵤?,更有利于廣東發電企業在東南亞等區域獲得更多層次的技術合作和更加廣闊的投資或并購發展空間。

三、廣東發電企業參與“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建議

琴瑟既已起,笙簫焉能默。廣東發電企業應乘借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這一區位優勢,積極爭當“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主力軍。具體建議如下:

1.造就優勢,積極參與?!耙粠б宦贰苯ㄔO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其涉及到廣東各發電企業的整個大局的安全、經營、人才、投資、發展等多個領域,各企業高層管理團隊必須站在更高的高度審時度勢,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企業實現新發展——將打造“國際一流綜合能源集團”的發展戰略貫穿于“一帶一路”建設的全過程。緊緊抓住廣東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東(南沙)自貿試驗區”和“世界(廣州)國際航運中心”等新的發展機遇,蓄勢造就企業“造船出?!?、“抱團出?!钡男聝瀯?,繼續加大“進軍西部”、“拓展海外”的步伐。積極凝集“廣東發電人”的智慧,暢通各方融資、投資渠道,努力與東盟、南亞、東非等資源較豐富的國家和地區在電源設施建設、能源勘察開發、電站運維等方面的合作中取得新突破,全方位開創廣東發電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格局。如:充分利用廣東自貿試驗區平臺,積極開展“提升存量資產、開拓布局新投資領域”的研究,將“一帶一路”各項優惠政策用足用活;加快推進港口(碼頭)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為對接長三角、大西部省區和東盟的相關經貿合作創造新條件。又如:組建智囊團,深入研究廣東自貿試驗區有關投資合作項目,充分借用廣東(南沙)自貿試驗區的優惠政策,助推企業“走出去”擴大發展;加強天然氣公司、售電公司的“創新驅動機制”建設,努力在“亞太區域能源市場”中搶獲新的發展先機。

2.安全發展,綠色崛起。安全發展是廣東發電企業做強做大做優的永恒主題。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各企業的安全生產時刻不能松懈。各企業要以“充分利用國家‘走出去’政策,全面拓展海外市場”為契機,加快構建適應國際綜合能源集團發展需要的安全生產體系升級版,重在全面提升全員新時期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防護技能,為推動“一帶一路”各個項目有序發展保駕護航。與此同時,要特別重視加強境外員工的國際法律知識普及,教育員工知法守法,杜絕員工境外違法、違章生產。在綠色崛起方面,要將“一帶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發展理念貫穿于企業全面提質升級發展的全過程。積極加強與當地監管部門的業務對接和信息溝通,盡快建立與“亞投行”、“絲路基金”等相對接的新機制、新策略。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開發清潔環保、技術先進的項目,努力將“一帶一路”沿線的各個項目打造成為企業自身或行業的“安全環?!笔痉豆こ?,以此助推沿線國家生態建設的提質升級。

3.產業對接,規模聯動。在廣東發電企業中,粵電集團是當前最大的“綜合能源航母”,其在重視加強電力生產管理、區域性能源合作開發的同時,也積極加快港航等多元化產業的延伸步伐,其航運可控運力規模目前已超240萬噸,在廣東省內排名第一,列居全國第五;廣州發展集團、深圳市能源集團各自的產業發展也已延伸至港航等區域。這是廣東發電企業未來拓展境外的基礎。當前,廣東各發電企業在穩步推進相關港口(碼頭)相關基礎建設的過程中,要重點借助廣東(南沙)自貿試驗區優勢,主動參與珠江西岸地區梯度集裝箱運輸體系建設和現代物流產業鏈的對接,強化相關港口(碼頭)裝卸倉儲、中轉換裝、運輸組織等功能,提早消除鄰港間的同質化競爭風險。針對當前國內航運業市場運力過剩、運價低迷的重重困境,要緊跟國家“走出去”步伐,順勢而為,加快推進航運經營資源整合和航運業標準的對接,通過擴大“電煤聯合運力池”數量、拖輪運力的規?;l展等方式,增強規模經營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加強可持續發展和市場形勢的分析,積極開辟大西洋等遠洋運輸新航線,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科學進行航線的組合優化和運力置換,優化調度,提高船舶周轉效率,全方位地助推企業船舶單位的盈利能力提升。

4.提質升級,標準接軌。打造“國際一流綜合能源集團”,“提質升級,標準接軌”是關鍵。各發電企業在拓展“一帶一路”沿線項目發展過程中,要通過科學規劃、政策扶持和銀企合作等有效手段,集聚內外優勢資源,大力推動廣東發電企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提質升級和標準接軌。如:在港航業改革方面,要重在強化航運業經營指標的內外部對標,全方位、多角度對照查找自身差距,著力提升船舶整體經營水平。又如:在海外板塊基層單位的管理提質升級方面,要以“全面加強對標試點單位推動工作”為契機,以點帶面,全方位促進海外板塊基層員工對標管理素質的提升。在項目投資建設方面,要積極加強管理基礎的提質升級,主動與國際環評新標準相對接對,提升環評預控等能力;要緊緊把握當前國際國內煤炭價格持續走低的有利時機,高標準地積極穩妥推進西部地區和海外煤炭產業的投資融資,努力將資源好、開采成本低、外運成本低、環保優質的動力煤產業做實做強。

5.深化合作,聯盟共贏?!耙粠б宦贰敝械奈鬟M戰略與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相并軌。該戰略的實施,將我國廣大西部地區由原先的“內陸腹地”升格為現在的“開放前沿地”,更有利地推動我國資源、能源進口渠道的多元化。在這新的歷史發展起點上,廣東發電企業要善于通盤統籌,遠近兼顧,積極從全國區域與東盟、南亞、東非區域的發展新格局中借勢借力,加強與周邊區域電力企業或相關多元化企業開展更為廣闊、更多層次的合作活動,共享政策“紅利”,共擔責任風險,攜手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協調發展。通過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等新途徑,加快推動印尼、馬來西亞、塞爾維亞等地的電站建設,或是與各參建方一起合力打通蒙古和俄羅斯等遠東地區的“輸電大動脈”等,積極構筑“抱團發展”的多種聯盟合作新高地,不斷深化已有的區域間“雙贏”合作。在“一帶一路”沿線科學布設項目的同時,還應積極參與貿易便利化、技術協作等相關領域的探索,努力將“一帶一路”的帶狀經濟、走廊經濟發展紅利最大化。

6.科技領航,人才強基??萍际峭苿咏洕l展的第一生產力。廣東發電企業要以《廣東省屬企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實施為契機,加快完善集團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強各相關產業的技術攻關,積極推廣應用現代科技新成果,努力從傳統的“人防”轉化為現代的“技防”。積極推動和利用產學研相結合平臺,開展深入和廣泛的合作,加速企業內外產業鏈的高效連接。如:積極借助信息化和發電裝備新技術,深入開展“大型火電機組負荷自適應控制優化”等科技創新攻關,加速推動“互聯網+發電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技術的新突破。在電力銷售合作方面,可通過共同參與“電力銷售平臺建設”和完善機制等方式,為搶占“一帶一路”沿線電力銷售市場提供技術支撐。在人才強基方面,各發電企業要重視加強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儲備人才資源,以精湛的技術確保安全,以精細的管理提升效益,以優質的服務贏得市場。

7.信息共享,盤活資源。以打造“智慧電力能源+互聯網”為突破口,積極將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等新技術應用到各企業海外拓展管理的各個環節。進一步完善項目建設安全監管、電廠運行維護、煤礦開采或遠洋貨輪安全航行等綜合服務“一站式”、管理決策“一鍵式”等工程中,大力促進信息化與電力能源項目建設、電廠運行維護、能源資源合作開發的深度融合。著力解決其信息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傳輸和信息共享等之間對接的“最后一公里”難題,盤活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共享率。同時,以完善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為契機,健全融合共享相關產業(領域)的綜合數據庫,強化其上下游產業鏈的管理,科學推動各產業錯位發展,讓各相關產業信息資源的收集和開發利用高效對接,為廣東發電企業參與“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增添新引擎。

8.責任鑄魂,精神人文。責任是企業品牌的靈魂。廣東發電企業在推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過程中,要進一步完善“三重一大”決策監督機制,將黨建領導的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落到實處。重視加強“一帶一路”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宣傳,有效引導員工思想從“走出去”向“融進去”轉變。如:通過支援當地群眾進行道路、醫院、學校修建,參與當地捐款賑災等公益活動等方式,讓“一帶一路”的“紅利”惠及到當地的每一個民眾,以新時代的一股股正能量助推企業與當地民眾融合共建,以責任彰顯行業典范。在員工內部管理方面,要嚴抓員工的法治意識的提升,積極規范安全生產秩序,或是通過強化員工境外法律助援機制等相關舉措,全面提升全員風險預控能力;大力開展弘揚“中國夢·勞動美”精神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等宣傳活動,提升人文關懷力度,積極凝聚創業建功正能量,共筑“一帶一路之電力能源夢”。

[1]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實施方案[Z].2015-12-31.

[2]王沛.新絲路上大動脈[J].進出口經理人,2014(6).

[3]靳書陽.“一帶一路”政策呼應新老企業聚首南沙新區[N].證券時報,2015-3-19.

責任編輯:張明

猜你喜歡
廣東發電一帶
“發電”
檸檬亦能發電?
不煲“仔”的廣東煲仔飯
“一帶一路”我的夢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數說“一帶一路”這5年
搖晃發電小圓球
摩擦發電
廣東輿情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帶一路”這趟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