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自由主義對我國意識形態的影響分析

2016-03-16 20:00陸巧玲
改革與開放 2016年24期
關鍵詞:公有制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

陸巧玲

新自由主義對我國意識形態的影響分析

陸巧玲

新自由主義作為西方主流的意識形態,主張私有制,維持市場競爭,倡導公民自由。改革開放后,新自由主義傳入我國,一些人由于不能正確認識其本質,從而對我國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包括削弱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公有制地位造成威脅、沖擊著我國傳統文化、威脅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因此,我們必須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加強文化建設以及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

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影響

在凱恩斯主義政策失敗后,新自由主義以破竹之勢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起來。在其獲得巨大發展的同時,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新自由主義開始在全球各地蔓延,并隨著改革開放的契機傳入中國。事實證明,新自由主義是一種極端右翼的思潮,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是與馬克思主義對立的,對待新自由主義,我們要看清楚它的本質,揭開其偽裝的面紗,避免進入西方發達國家設置地將我們“西化”的陷阱。同時我們也需緊跟時代潮流,吸收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成果,在和平競爭中取長補短、求同存異,與世界各種文化共生共榮。

一、新自由主義的基本主張

新自由主義有眾多流派,理論來源也有所不同,但是它們的基本主張都帶有共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極力主張實行私有制,反對公有制和計劃經濟

主張實行私有制,反對公有制和計劃經濟是新自由主義的理論本質。新自由主義者哈耶克指出,私有制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個人自由,只有保障生產資料私有,才能夠以自己的名義去做我們要做的事情。新自由主義者還認為,私人企業是最有效率的企業,在市場自動調節的作用下,能使經濟穩定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哈耶克認為自由市場的經濟基礎是私有制,如果政府的宏觀調控代替了自由市場經濟,就會影響個人工作的積極性,降低個人工作效率。他們認為公有制經濟的不斷發展必定會導致政府的獨裁,而且還會造成勞動資源、生產資料的極大浪費,只有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自由競爭才能提高經濟效益,總之私有制具有的優勢是公有制經濟根本沒有的。

2.主張維持市場競爭,強調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

強調市場的自發調節是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核心內容。新自由主義相信市場經濟的合理性,把市場機制看作是一種“自然秩序”,認為資本主義經濟是完善的,資本主義市場機制能夠保持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平衡,市場作為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媒介,能夠合理解決生產什么、如何生產的問題,也能夠使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保證價格的合理性。自由市場的堅決維護者哈耶克認為市場是有效配置資源的基本條件,只有在自由的市場經濟中,才能體現平等和公正,當政府用政策去糾正市場秩序,只會損害市場的自動杠桿作用,使社會出現蕭條甚至是倒退。同時,新自由主義反對壟斷,認為壟斷是對自由的打擊,要迫使壟斷組織在自由競爭條件下活動。

3.極力倡導公民自由,突出強調經濟自由

經濟自由理論家歷來把崇尚個人自由作為市場經濟的基本信條,認為經濟自由是公民獲得其他自由的基礎,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當中運用得最廣泛的自由,與人們關系密切。其他自由的運用很大程度取決于他們經濟自由的程度,如果經濟自由受到損害,那么最終也會對其他自由造成損害,沒有經濟自由,政治自由和其他自由就成了一句空話。哈耶克認為經濟自由中最為重要的是要保護個人財產?!罢怯捎谏a資料掌握在個人的手中,沒有人能夠控制我們的全權,我們才能夠以自己的身份決定我們要做的事情?!雹俳洕杂芍髁x是“個人主義”在經濟上的自然體現。新自由主義者主張要盡量運用社會自身的力量,減少借助強制力量,用競爭來協調經濟行為。

4.主張建立有限政府,反對福利國家制度

新自由主義反對凱恩斯所倡導的“大政府”,提倡建立有限政府。官員的權利和職責應該受到限制,要嚴格控制政府開支,精簡政府機構。其認為政府應該是“競賽規則的制定者,反對國家全面干預經濟,但不反對以國家干預來穩定經濟,政府的干預應該是有限干預,要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前提下拾遺補缺。在國家職能問題上,為了促進市場競爭,國家可以適當承擔一些有限的積極的職能。平等和效率之間新自由主義更側重于后者,認為要爭取平等但是不能強求,依靠行政手段調節收入只會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因此,他們認為建立福利國家的做法是無稽之談,福利制度只會助長人們的懶惰而不利于競爭。

以上這些理論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產生的,有的在實踐過程中政治化而走向極端,成為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

二、新自由主義對我國意識形態的影響

1.散播“意識形態終結論”,削弱人們馬克思主義信仰

20世紀80年代,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社會主義運動暫時處于低潮期,新自由主義趁機大肆宣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過時論”。美國總統在《1999,不戰而勝》一書中提出“不戰而勝”論,試圖以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終結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認為“歷史將終結于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制’;日裔美籍華人弗朗西斯·福山認為共產主義的失敗和資本主義在全球的勝利宣告了“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終結”并因此構成了“歷史的終結論”。②這種“意識形態終極論”思潮對于人們正確地樹立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起著消極的作用,他們試圖把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和宣傳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使社會制度失去精神依托,消解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主導作用,從而導致“信仰危機”。

2.主張私有制,對公有制地位造成威脅

新自由主義認為“當機體范圍擴大以后,‘經濟’會變得更糟而不是具有更高的‘生產率’”。③在私有制社會中,充分給予人們自由的權利是其最大的好處,這使每個人的積極性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從而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新自由主義全盤私化的主張,實質是對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打擊,目的是以新自由主義私有化徹底摧毀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叭绻覀兎潘删?,任由其發展,將會使公有制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消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會變成資本主義市場經濟”④當前我國經濟處于轉型時期,如果用新自由主義的理論指導我國的改革,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比如兩極分化、社會動蕩等,因此,我們要始終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3.強勢的文化擴張沖擊著我國傳統文化

在世界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不同價值觀念的沖突日益成為一個具有全球性的突出問題,西方國家對自己的文化持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并采取種種方式將自己的文化強制灌輸給一些國家。他們認為:“文化上,新時代全球化的特點表現為共同價值的日益增長,帶有超地域、超民族、超國家意識的全球化主義觀念空前普及?!雹堇鋺鸷?,西方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全面輸入西方政治經濟模式和價值觀念,將其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瓦解發展中國家的傳統文化價值和民族精神品格,從而保持文化的霸權。當前,隨著我國對外交往不斷增多,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改變,不同文化之間頻繁地交流和交融,使西方新自由主義的價值觀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不斷擴張,對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造成沖擊,威脅著幾千年積累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4.宣揚私有化,威脅了共產黨的執政地位

新自由主義宣揚私有化,這種私有化的觀點在社會主義國家傳播必然會威脅共產黨執政的意識形態和價值體系。在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掌握國家政權,代表著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并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而新自由主義要求取消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如果我們不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那將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奪取政權,建立公有制,使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成為生產資料的集體所有者,這奠定了共產黨的階級基礎,而主張私有化的資產階級會使工人喪失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他們由國家的統治階級變為被統治階級,共產黨也會因此喪失階級基礎,從而動搖中國共產黨的根基。

三、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對策

1.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主導地位

主流的意識形態是社會精神文化的中樞。在我國,馬克思主義是主流的意識形態,是旗幟的靈魂,動搖其主體地位,社會主義建設就會迷失方向,在思想多樣化的今天,我們更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⑥同時,社會是在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因此理論需要不斷創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不是教條,要保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就必須不斷吸收各種優秀的思想文化,在創新中不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其強大的生命力,才能解決社會轉型期的一些新問題,增強馬克思主義的說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在堅持理論創新的同時,我們還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四項基本原則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和社會主義的性質,為主流意識形態提供了方向保證。馬克思主義者還必須牢牢掌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占領思想文化陣地、確保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推進改革開放的思想氛圍和輿論環境。

2.加強先進文化建設

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在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軟實力”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我們要堅決抵制新自由主義等西方思潮的侵襲,以馬克思主義來引領文化建設的方向。一方面,我們要加強馬克思主義思想在文化領域的指導作用,在全社會進一步確立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關心人民的思想和精神狀態,使其不會在日益復雜的斗爭中迷失方向;另一方面,要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文化管理體制和機制,以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把文化發展著眼于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

3.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面對新自由主義對共產黨執政地位帶來的威脅,“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黨”成為了一個關系我們黨和國家命運的現實問題。長期的探索和實踐證明,要做好黨建工作,就必須堅持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統一,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把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以保持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這也是黨長期執政的根本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使黨贏得人民的擁護,使各方面的建設能夠協調發展,保證黨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

引文注釋

①哈耶克.通向奴役的道路[M].滕維藻,朱宗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78.

②法蘭西斯·福山,著.黃勝強,等譯.歷史終結及最后之人[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491.

③詹姆斯·布坎南.財產與自由[M].韓旭,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102.

④何秉孟.新自由主義評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318.

⑤諾姆·喬姆斯基.新自由主義與全球秩序[M].許海銘,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122.

⑥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0.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4.022

猜你喜歡
公有制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必須宣布新自由主義已完結。下一步何去何從?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反對自由主義
嚴明黨的紀律,克服自由主義——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導讀
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的實證分析
從勞動主義的角度對當代中國經濟問題的思考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至善自由主義和政治自由主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