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碩士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實踐與思考

2016-03-16 20:00陸丹薇
改革與開放 2016年24期
關鍵詞:入學本科生新生

陸丹薇

碩士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實踐與思考

陸丹薇

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起始點和基礎點,也是新生取得與新學習單位身份認同感的重要教育活動。針對現有研究生入學教育缺乏針對性與實效性的現狀,本文首先分析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如何完善入學教育內容,最后給出入學教育領域可以改進的方法與措施,以期更有效、深入地開展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

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務。入學教育是新生取得與新學習單位身份認同感的重要教育活動,也是研究生教育的起始點和基礎點,抓住并積極開展一系列入學教育這一良好工具,對于研究生盡快融入新的生活與學習環境、促進研究生發展與成才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對如何更好地開展研究生入學教育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本文擬從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必要性分析入手,結合研究生教育實踐,針對研究生入學教育的主要問題,提出建議并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以提升研究生入學教育的有效性與豐富性。

一、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研究生的角色比較特殊,與本科生相比,人格更加獨立,與社會人相比,仍處于思想建設的重要階段。但是與本科生新生教育相比,現有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體系相對較弱,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重視度不夠

一般認為,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人格相對成熟,已經適應了大學生活,從大學到研究生適應階段容易被忽視,甚至有高校的研究生入學教育是和本科生放在一起進行的,即使開展入學教育也多敷衍了事,針對性、實效性不強。但其實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是全新的挑戰,研究生也不例外。他們也有自己的困惑與惶恐,也需要別人的指引和幫助。特別是研究生教育已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型,生源結構更為復雜的當下。

2.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內容匱乏

與研究生相比,本科生入學教育受重視程度較高,并且已經成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從時間來看,多數高校往往選擇在新生入學時開啟入學教育進程,持續時間一般超過1周,有些甚至達到1個月左右。本科生入學教育基本內容也比較豐富:安全教育、誠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入黨啟蒙教育、校規校紀教育、專業思想教育、學職生涯教育、國防知識教育、學位學風教育、軍訓動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與此對應,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課程一般持續時間較短,大都在開學典禮期間的3~5天,主要內容為專業課程設置、培養方案、校史、院史教育、管理政策介紹等內容,與本科生新生入學教育相比,缺乏長效性和系統性,內容比較簡短。

3.學術成果導向容易忽略研究生綜合素質發展

高校與科研機構往往以學術成果為導向,而不是以研究生成長為中心,“成果至上”的教育原則導致研究生逐漸演變成研究勞力,其思想狀況得不到關注,培養質量也得不到保障。研究生新生入學后,由于相比本科生年齡明顯偏大,承受的壓力更多。既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迷茫,又有學習生活方面的壓力,甚至還有同齡人對比的壓力。另外,相比身份比較單一的大學生,研究生新生入學成分復雜:未婚已婚、應往屆、推免統考等等之分可能會導致價值取向與道德管理產生較大差異。而這種差異如果不能在入學時得到較好解決,那么可能會埋下很多不確定性問題。

二、完善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內容分析

研究生培養主要采取導師負責制,培養過程相對分散,多以個人或者小組為單位開展學術研究。由此容易造成研究生入學后脫離組織、群體與集體意識淡薄等問題。如果壓力累積,那么甚至可能會造成一些心理問題。鑒于以上原因,我們建議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完善研究生新生教育內容:

1.重視新生專業與職業教育

大學本科教育主要通過基礎的或初步的專業訓練,側重于為學生打好后續工作與深造的基礎,而研究生培養目標則是通過科學研究實踐,在基礎理論加深加寬的基礎上,要求研究生在本專業內深入探索、掌握獨立科學研究方法,力求在專業、學科領域有新的認識甚至創造。教學目標的不同,對應研究生學習更多以探索、研究新領域為主。雖然研究生在研究起點階段需要導師指引,但是其后續研究則更多依賴于自身,這與本科生主要由教師啟發與引導的學習和思維方式迥然不同。鑒于研究生所需科研方法的復雜性與多樣性,一方面,可以組織高年級學長言傳身教、現身說法,加快研究生新生適應并了解研究生學習與生活。另一方面,組織資深教授,為學生開展學術導航講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更好掌握學術研究方法、找準研究方向。研究生入學教育的重點在于科研,但是科研并不是研究生入學教育的全部。研究生就業方向與就業規劃也需要在新生入學階段重點講解。具體可以由管研究生教學的領導組織講解學院的學業設置、未來的就業方向及過往就業情況,使學生在完成學業與科研任務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2.堅守研究生學術與道德教育底線

研究生最主要的學習任務就是主動進行學術研究、學會做科研。學術誠信與學術道德是科研工作者必須遵守的底線與最基本的素養。但是近年來受功利與社會不正風氣影響,科研領域的學術不端、學術造假行為層出不窮。部分科研工作者科學精神與道德的缺位,為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學術規范與學術誠信的教育敲響了警鐘,動搖了他們踏實做科研、誠信做研究的信念。如何使研究生們在入學之初就能謹記并嚴格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誠信,使他們能夠走上正確的學術研究道路,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建筑學科研機構為例,作為以人類居住與生活場所為對象的建筑學研究生,更應該強調學術研究的嚴肅性,在入學伊始即在思想上引起重視,堅守學術道德底線,虔心探索人與自然的真諦。具體形式上,應該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建筑學生的德育教育。如在入學時增加建筑學研究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提升其對職業的敬畏感,增強其作為建筑設計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及對建筑學事業的熱愛,有助于其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3.加強研究生入學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群體來源廣,面對新的環境與角色轉變,容易產生心理不適與焦慮感,長期累積容易造成較大負面效應與心理亞健康,因此在研究生入學教育中開展心理教育勢在必行。相比國外這方面教育的成熟與普遍性,我國在這方面面臨投入少、重視度不夠、專門人員不足等諸多問題。以人數配比為例,在我國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員與學生的比例是1:10000,而國外比例大約是1:300。從心理咨詢教師資源來看,很多高校輔導員、班主任充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誠然,教師的參與可以憑借其專業經驗解決一些基本問題,但是很多時候還需要專業心理咨詢師發現和處理。根據心理學教學原理,研究生入學心理健康教育必須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激發研究生的自主意識。研究生應該掌握心理健康基礎理論知識,教學成果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研究生只有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內涵、理念后,才能夠更好地審視和理性分析自己的心理狀態,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態。

三、提升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新方法分析

在上文中分析了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的必要性,并且給出了具體建議,但是從新生入學教學實踐來看,還存在著一些普遍的問題。比如教育內容與教育實踐存在著時間差、教育內容流于表面、教育形式單一等弊病,并由此造成學生印象不深刻、教學效果差等問題?;诖?,結合新生入學領域最新實踐與研究成果,嘗試提出在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領域可以改進的技術與方法。

1.適當前移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的時間

研究生相比本科生無論是心智還是心理上都比較成熟,入學前近3個月一般被比喻為“學校教育的真空期”,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對研究生新生進行入學教育。隨著80、90后逐步成長成熟,新一代的研究生對于電腦、手機等的應用更加普及。因此可以利用復試前后建立起新生的微信或者QQ群,除了有助于增強聯系、建立溝通、發布信息外,還可以在此基礎上,主動引導研究生新生相互協助、找尋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表現,發掘研究生新生干部人選。宿舍在研究生生活中的作用也比較重要,好的宿舍文化往往能起到引導育人的作用。在制定合理、科學規則的前提下,可以放權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組合宿舍、“挑選”室友。另外,針對新生的讀研初衷、疑問和目標,可以布置新生撰寫心得與自傳。通過文字表述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他們對待“任務”的態度,了解部分新生可能不想直接說出或者不愿意說的內心想法,更加直觀便捷地解他們的學習生活經歷,另一方面,可以據此將學生所述的一些情況登記分類,有的放矢地針對其主要存在的疑惑迷茫,引導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采取更為靈活的“小班”式管理

相比本科生,研究生人格更加完整,思想更加成熟。因為研究生各專業的人數較少,可以更為靈活地組建班級,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小班”管理。在研究生入學教育過程中,調動研究生參加入學教育積極性,提升鍛煉研究生新生自我服務與管理的能力。進而為日后建立研究生學生組織打下良好基礎。比如在新生報到過程中,建立迎新工作執行小組制度,讓新生迎接新生。具體至執行層面,可以在新生入學報到前設計好研究生骨干報名表,在新生報到當天發放并組織面試。新一屆研究生班團委、黨支委、團總支、研究生會等主要研究生骨干候選人均可以在迎新活動中產生,并且由研究生迎新工作執行小組負責人統籌協助完成。自入學始,按照專業班級的實際情況,協助他們組建班干團隊。以此為擴散點,激發班級內個人的協調、管理、溝通能力。在聯系朋輩作經驗交流、舉辦讀書報告會、組織各項文體活動、邀請學術講座嘉賓、參加學術研討會、發布各種溫馨提醒等方面,更能將工作做得完善用心。

3.嘗試研究生新生助理輔導員制度

研究生新生助理輔導員,是指通過一定程序,擇優選拔的高年級、同專業的研究生。側重于輔助輔導員完成研究生復試、迎新生、入學教育等階段的工作任務。助理輔導員是推動研究生自我管理的一種創新方式,其設置初衷主要針對輔導員行政性事務增多、招生規模擴大、輔導員嚴重缺編等現實原因。在這一制度下,輔導員能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釋放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生涯指導、心理咨詢等方面工作就可以親力親為、更好地推進實施。通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給新生更多的關注和幫助,端正新生的整體思想政治觀念、提高研究生新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與生活環境的能力。同時鑒于新生助理輔導員往往是高年級且具有較好研究經歷與專業基礎的研究生,可以在諸如專業、生活、科研甚至人際交往方面給予研究生新生以幫助?!吧斫虅儆谘詡鳌?,作為同齡人,研究生其可以更有效、更方便地與研究生新生作溝通。針對部分新生學科基礎知識匱乏的情況,新生助理輔導員可以因地制宜地與相關院校領導溝通,將相關本科(研究生)課程向這部分學生開放。同時聯系有關導師,開設一些“補充”課程,擴大研究生新生的知識面。

人類掌握知識需要實踐和內化的過程,新生入學教育也無法脫離這個規律。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而應該是一個緩慢推進的過程。特別是當其有了一定體驗和經歷后,碰到后續研究與生活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時,往往也是我們鞏固前期入學教育的好時機。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也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研究生入學教育不應只停留在開學后的幾天或者幾周。也可以衍生到開學后的一段時間甚至是一個學期嚴格組織實施,并對實施情況根據評估,總結經驗,形成更加系統性、規范化的研究生迎新入學文化。

[1]毛小橋.大學新生入學教育[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27.

[2]陳劼.高校新生入學教育有效途徑探索—以“90后”大學新生的入學教育為中心[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1):124-125.

[3]牛東博,趙玉英,張燕.高校新生入學教育模式新探[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6(10):46-49.

[4]周爽,張宗德.科研機構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教育管理,2016(2):441-445.

[5]劉妍.高校新生入學實效性的研究[D].杭州:中國計量學院,2012:4

[6]李金樹.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四川外國語大學為例[J].長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2):1722-1725.

[7]蔣華朋,王耀環.新形勢下高校研究生入學教育的探討[J].中國輕工教育,2015(3):31-33.

[8]李金樹.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四川外國語大學為例[J].長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2):1722-1725.

[9]易森林,孫彩平.對研究生實施立德樹人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135-136.

[10]杜瑋,連鈉,崔素萍等.研究生入學教育的設計與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3(4):3-4.

(作者單位:蘇州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4.046

猜你喜歡
入學本科生新生
入學面試
堅守,讓百年非遺煥新生
入學第一天
中醫藥大學本科生流行病學教學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藥學本科生實習的質量
讓教授回歸本科生課堂
我校加入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