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團影視文學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價值

2016-03-16 12:53馬宇航
戲劇之家 2016年3期
關鍵詞:藝術價值時代精神

馬宇航

【摘 要】本文以電視劇《戈壁母親》的創作為例,從時代精神的彰顯和其藝術價值如何通過人物形象和故事線條來表達進行分析。希望通過該文,人們可以對兵團影視文學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價值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關鍵詞】影視文學;時代精神;藝術價值;戈壁母親

中圖分類號:J90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06-01

作為極具感染力的一種影視文學,《戈壁母親》第一次使得兵團的生活走進人們的視眼,這也是首次人們通過影視作品了解到了兵團的精神以及在特殊時代為了國家和人民所做出來的犧牲。為此我們以該劇為背景,分析其中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價值,以及兵團影視文學中的特點表現。

一、時代精神的彰顯

(一)宏大的敘事背景。該劇的故事主線所處的背景宏達,也是其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藝術家的情感當從這種背景的描述下就能夠體現。該劇描述了在我國的兵團建設的初期之艱苦困難,到之后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使得兵團建設蓬勃發展。故事從52年中央向部隊發起號召,呼吁收起戰斗的武器拿起建設生產的工具,來到了大西北,面對荒原,兵團靠著一顆對祖國建設的赤子之心通過半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終于在荒漠之中建設起來屬于我們祖國自己的綠洲。該劇的背景建立在了兵團建立之初,農村婦女劉月季收到遠赴西北腹地進行兵團建設的丈夫要解除婚約的來信,毅然決然帶著兒女取代新疆見到了13年未見面的丈夫,她果斷自行主動接觸包辦婚姻的約定,然后用一種母性之中深明大義的方法用自己的勤勞和樸素扎根在了兵團的故事。劇中的各人物所表達和代表的社會價值和精神財富,主人公作為一個中國母親所體現出來的大度,隱忍和堅持不懈,對于孩子的關心關愛,在時代面前的對于祖國和人的深沉的愛都深深依托于整個敘事背景之中,成為了為了兵團的開墾付出自己一生的千千萬萬母親的代表。

(二)真情的顯現。在該劇中,所選擇的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同志,而真情的流露基本上是在每個人物性格上都有體現。在整個敘事的過程中,真情流露之自然和用心都是編導通過真實的細節安排和大量的樸實事件的收集最終通過人物的塑造來表達出來的,觀眾很容易就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鳴,沒有半點的矯揉造作。當劉月季在夜色里趕車去給自己前夫的妻子打水時,當鈡樻被獨自一人發配到最為邊緣的地區,獨自堅守邊防一個人看著雪山上的國旗冉冉升起;當郭政委和程世昌在地窩子里的意外重逢,端著茶缸接雨水苦中作樂……這些點點滴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斷豐滿,我們都可以從人物的故事中得到深深的感動,這些細節中的感動都可以通過真實的情節描寫將觀眾來回到那個我國建立之初的一段艱苦而光榮的邊疆歲月之中。對于影視作品中的時代烙印,《戈壁母親》通過細節的描寫來達到情感的真實流露,在這個較為崇高的主體之下,所表達的真情在兵團的時代精神風貌下全都通過細節一一表達了出來。對于復雜的情節之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也通過細節的點點滴滴感動中著觀眾。

二、藝術價值和“母親”人物形象的塑造

所有的《戈壁母親》的形象是我國的影視文學中塑造一個成功的典型性母親形象,“母親”形象中“忍辱負重,無私,寬容”的形象在劉月季的身上很好的體現了出來。作為為了時代奉獻自己一切的典型代表,劉月季是時代的產物,也通過時代的表現使得兵團母親們的形象以一種戈壁灘上紅柳的形象展現給了后人,作為無數支邊兵團母親的縮影,她們將自己的一生自己的兒女都奉獻給了大西北。劉月季在解除了包辦婚姻之后形成的女性意識的覺醒,在不斷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過程中融入了對于祖國對于兵團這個火熱的隊伍之中的愛,她帶著這種熱情,作為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贏得了大家的尊敬,成了兵團中的英雄母親。在兵團之中,她不斷選擇著自己的方向,最終含著淚水宣誓入黨,成了一個有獨立人格和尊嚴的母親。其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塑造,通過人物表現出來了那個時代的真正價值和意義所在,兵團的建設和成長離不開這一代人,而這一代人也將自己的精神融入到了兵團的點點滴滴中。在這個把握住旋律的過程中,《戈壁母親》通過其緊扣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又體現出了個體人生悲劇不回避當時時代的殘酷性,而母親的形象又在這個循環和過程中原諒了這一切,努力為自己為兒女的未來奮斗著的精神使得兵團的整體形象又有了一個升華。

三、總結

西域大地的孤寂和粗獷給建設兵團帶去了新的歷史使命,依托于這種比較特殊的組織形式,文學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的產物,在與兵團文化融合的時候產生了其獨有的藝術價值額文化魅力。其兵團文化的“奉獻無私,開拓進取”都通過文學作品和影視文學作品表達了出來。本文以電視劇《戈壁母親》的創作為例,從時代精神的彰顯和其藝術價值如何通過人物形象和故事線條來表達進行分析。希望通過該文,人們可以對兵團影視文學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價值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參考文獻:

[1]歐陽宏生.電視文化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2]王運華.屯墾戍邊與精神文明[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藝術價值時代精神
試論毛澤東在通道轉兵會議上體現的時代精神
激勵弘揚時代精神
“她時代”新聞報道中的“時代精神”呈現
現代藝術的盛宴彰顯“一帶一路”時代精神
融合與創新:偽滿洲國建筑研究
淺談當代藝術在傳統文化中的價值研究
從歷史視角解讀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為傳統詩詞注入時代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