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識教育下大學生金融素養教育的教學模式研究

2016-03-17 18:09朱濤戴巍巍李蘇南
改革與開放 2016年23期
關鍵詞:通識金融素養

朱濤 戴巍巍 李蘇南

通識教育下大學生金融素養教育的教學模式研究

朱濤 戴巍巍 李蘇南

隨著金融經濟時代的來臨,金融素養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而對此的教學模式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發現,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PBL)強調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與發散性思維,其與金融素養的特征相契合。我們提出以“金融問題驅動”的策略來建構金融知識,培養創造力的教學模式,建立起金融素養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提高大學生的心智與金融素養。

金融素養通識教育;PBL;大學生

金融行為是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決策過程,基于這一決策模式而形成的金融素養(financial literacy)是人類的普遍認知和精神內核。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人們的經濟生活與金融活動的關系越來越緊密,金融素養理應屬于當代大學生通識教育的范疇。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存錢、花錢與借錢等金融行為的形成是一個社會化過程,與之相關的金融素養也不是自發形成與發展的,它會受到父母、同伴、學校和媒介等渠道的影響(Ward,1974)。因此,良好的金融素養需要規范的教育、正確的引導和理性的干預。

對大學生來說,經濟生活與學習生活是融為一體的,在經濟社會中形成的價值觀念與標準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在當前互聯網金融等新型金融結構不斷嵌入社會生活的背景下,金融素養教育可以使大學生修正并完善對經濟社會的認知,深化對經濟社會與自我關系的本質認識,調節并改善自身金融行為,進而提高他們的生活滿意度(Xiao etc al,2009)。

金融決策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個體金融素養形成的復雜性,其影響因素又與經濟發展模式相聯系。結合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的現狀,基于通識教育的理念,從大學生金融素養教育的規律出發,采用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把教學與學習任務置于真實社會事件中,通過小組合作形式研討實際金融問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金融常識和知識,在揭示金融運行機制的同時,激發大學生了解金融制度緣起規律的興趣,進而通過主動探究金融核心價值來理解現實問題,這種以“金融問題驅動”策略來建構金融知識,發揮學生個性,培養創造力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在通識教育思想指導下建立起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而且有助于完善并提高大學生的心智與金融素養。

一、金融素養的內涵

與一般商品市場不同,金融市場在滿足參與者收益性和流動性需求的同時,也對參與者的信息甄別、風險識別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金融知識與能力綜合反映了個人金融素養水平的高低。金融素養是指針對資金管理事項做出明智判斷的能力,以及對金融活動的基本態度(Noc?toretc al,1992),或是采取有效方法避免做出錯誤金融決策的能力(Calvetetc al,2009)。國外有關金融素養的研究源于對金融教育項目的評估工作(Huston,2010),至今學者們對金融素養的定義并未達成一致觀點。Johnson和Sherraden(2007)主張用“金融能力(financial capa?bility)”來概括,其含義不僅包含了個人應用金融知識的能力,也涵蓋了將金融知識應用于實踐的機會。Vitt等(2000)則將金融素養定義為“有能力讀懂、分析、管理,并交流溝通會影響到個人福祉(well-be?ing)的金融問題”,并進一步認為,金融素養應包括有能力區分金融選擇、無障礙地討論金錢和金融問題,為未來做計劃,有能力應對可能影響個人金融決策的宏觀經濟環境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美國國家教育研究基金會(The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2003)對金融素養的定義是:如何使用和管理資金,使得人們能夠做出靈活判斷和有效決策的能力。

盡管學者對金融素養的內涵理解不一,但都強調了知識和能力兩方面。由此可見,與高等教育中金融學專業教育不同,金融素養教育主要針對一般國民,旨在通過基礎知識的普及,深化人們對金融商品、觀念及風險的認知,激發積極的金融態度,改善金融行為,從而有效利用金融資源平滑一生消費,提高國民的主觀幸福感(Xiaoetc al,2011)。

二、通識教育下金融素養的經濟學含義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融素養屬于經濟學通識教育的范疇,而經濟學不只是存在于理論中,正如弗里德曼所說:經濟學不是一些聰明人玩的游戲,而是處理現實問題的有力工具。

社會制度的本質是人的行為習慣、知識與信仰互動協調的產物。市場經濟是最具包容性的制度,它允許人們自由地選擇各種方式——本能與習慣、經驗與知識、信仰與理想——實現自我目標。雖然人類是理性的,但市場是自發演進的,知識并不完備的人們在復雜的現實面前往往表現出有限理性,任由損失厭惡和認知偏差之類的錯覺引導人們偏離理性的軌道??梢?,所有實現目標的方式都是有風險的,這就需要金融制度的有效運轉,來降低社會財富與權力分配的隨機性,幫助缺乏基礎金融認知的人們主動遵循風險分散的規則,在經過試錯后,選擇“最優”方案,實現因減少錯誤而得到的利益補償。

學習是人類的根本能力。人類的行為不只是被原始的物質利益所驅動,還會受到更為廣泛和豐富的思想影響,觀念的學習必然導致行為的改變。金融素養(fi?nancial literacy),是人們在自由選擇的市場經濟中尋求金融福祉(financial wellbe?ing)“邊際改進”的一種人力資本。它具有多層次性,決定這一資本積累的因素不僅包括人們的先天稟賦,還包括后天習得,甚至是被社會化的學習過程。

盡管現代社會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但依然需要依賴個人決策引導行為的方向,這就需要人們具備“復雜溝通”和“專業思維”的能力。只有學會了金融知識,才能為理解金融體系運作創造可能,而不是迷信甚至幻想著去復制別人的成功。

三、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的特點

喬伊斯和韋爾在《教學模式》一書中認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和作業、選擇教材、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范式或計劃?!备鶕虒W理論依據、教學目標、操作程序、實現條件、教學策略以及教學評價等六大要素的不同,教學模式可分為傳遞接受式、自學輔導式、探究式、概念獲得式、巴勒特學習模式與拋錨式教學等主流類型。其中,“拋錨式教學(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是John Bransford在建構主義以及情境認知理論基礎上,提出的具有廣泛影響的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其核心是“錨”的設計,即“問題驅動”和“問題生成”是該模式的主要教學策略(喬連全等,2008)。它把教學與學習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共同討論,在發展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厘清隱含在問題背后的復雜知識,構建起易于實際應用的基礎認知體系。

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四個特點:(1)教學情境的真實性,包括內容與形式的真實性;(2)教師角色的引導性,在此教學模式中教師并不是單純的信息提供者,而是支持和激勵學習者的學習;(3)學生之間的有效合作性,由于真實問題情境通常十分復雜,僅憑單個學生的力量是不可能完全解決的,因此合作學習在此教學模式下是必不可少的;(4)強調教學的無序性,傳統教學的有序性能夠保證教學的經濟性,但容易忽視學習的個性差異,不易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而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強調的教學無序性,實質是主張教學要有一定的彈性。

總之,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相互合作、自主學習、發現知識,從而發展創新能力。由于該模式下的學習行為具有嚴密邏輯思維的特點,所以目前主要被應用在實踐性要求較高的醫學教育以及較注重培養問題解決能力的數學教學中(楊萍,2007),也有學者分析了該模式應用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可行性,并認為信息時代運用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能夠在培養學生信息問題解決能力的同時,幫助塑造基本的信息素養(李瑞芹,2008)。不過,在中國高等學校通識教育的社會科學門類中,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的探索未見端倪。

四、金融素養教育與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的關聯性

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金融素養日益成為了人們生存與生活的基本技能,它主要表現為對金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能力,以及對自身金融消費的過程、結果進行綜合評價的能力?;趩栴}的教學模式旨在促進學習的建構、社會協商以及實踐參與,能夠充分發揮“現實問題”在金融素養教育中的認知功能、交往功能以及實踐功能,學生也可以從教學要求中體會到“問題解決”在促進金融素養形成中的作用,并幫助他們理解金融價值,學會分辨物質需求與價值需求,以此增強金融意識,提高個人福祉??梢?,大學生金融素養教育的內涵和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的特點具有內在關聯性,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金融素養的基礎認知能力與教學情境的真實性

與金融學專業教育不同,金融素養屬于個體金融知識和實踐的基礎認知能力,金融素養教育則強調為一般消費者普及基礎金融知識,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運用金融功能,比如,家庭消費與收支預算、投資與財富管理、儲蓄與養老規劃等??梢?,金融素養主要體現在日常具體情境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大學生金融素養教育也更多著眼于培養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分析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

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的特點之一是教學情境的真實性,其主張學習者在基于內容整合的學習環境中,學會解決復雜問題。其構建方式是設計真實任務,提供復雜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宏觀情境,在真實的情境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情境的內容與形式的真實性與金融素養的常識性和實踐性具有很強的關聯性。

2.金融素養經濟社會化的形成模式與學習者的主動性及合作意識

金融學專業教育強調在市場、工具與機構等要素組成的理論框架下,分層次、分功能地理解既有金融制度中經濟主體的金融活動或交易行為。與之不同,金融素養是個體長期社會化過程中金融知識與能力的沉淀,金融素養教育則更注重經濟生活經驗的提煉,以及消費金融行為能力的培養。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與者,需要不斷積累金融實踐經驗和能力,以積極的態度承擔社會、家庭和個人的經濟責任,這是他們經濟社會化的一項重要內容,而金融素養教育的任務則是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信用觀,主動學習社會經濟活動的技能,培養金融行為能力,促進他們社會化目標的實現。

與傳統的教授式教學不同,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具有教師的引導性與學生的主動性,以及合作意識的特點,將教師從傳統的“教授者”轉換為“引導者”,注重激勵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強調學習者個體的自主學習、應用學習,在交流學習中促進學習者相互體驗,發現問題,并從中吸納實用知識。這一通過合作學習共同解決具體情境中問題的形式,減少了專業學科與教學模式的摩擦,并促進了金融素養形成的經濟社會化教學目標的實現。

3.金融素養結構的復雜性與教學方法的無序性

金融素養不僅限于日常經濟生活的金融常識,還包括了為未來做計劃,應對可能影響個人金融決策的宏觀經濟環境中發生的重大事件的能力。因此,要形成良好的金融素養,就必須關注金融實踐與社會發展的關系。雖然金融發展有其明確的結構和邏輯,但其發展過程是相當復雜的,這也就決定了金融素養結構的復雜性。具體表現為:

(1)金融發展的基本路徑是不斷創新,與世間萬物一樣,這種創新通常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金融發展與經濟動蕩,金融財富與資產泡沫,金融創新與經濟危機,金融行為與人性貪婪——這一切始終激蕩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正如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所指出的,這是“進步的悖論”,換句話說,金融創新在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上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它能不斷地進行內生性變革,而恰恰是這種活力也成了它自己的主要敵人??梢?,只有摒棄偏見的金融認知,理性觀察實際生活中金融現象,才能構建起完整的金融素養結構。

(2)金融發展的基本特征是動態性,它不時受到其他經濟和社會力量的沖擊或推動,僅僅依靠金融實踐的“自然”力量并不足以決定金融制度的變革與創新。人類一直在試圖解決如何融資、如何投資的問題,我們當前的金融體系與制度也只不過是一個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因此,只有了解并分析不同社會發展中解決金融問題的路徑,才能有助于形成完善的金融素養。

(3)金融發展的本身就是一個“風險不斷積聚,又瞬間爆發”的過程,風險是它永恒的主題,波動性是金融發展的常態,探索其中的基本規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觀和風險意識,是引導他們形成良好金融素養的根本途徑。

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一反傳統模式的有序性,轉而強調教學的無序性特點,這也與上述金融結構的復雜性具有內在契合性。有效運用該模式“問題驅動”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中通過現實問題與歷史事件的對比分析,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并引導他們在自主選擇知識的運用方式基礎上,掌握基本金融常識,發展金融知識的運用能力,從而有效地利用金融資源平滑未來一生的消費行為。

五、中國大學生金融素養教育現狀與教學模式構建初探

與金融學專業教育空前繁榮相比,目前中國高等教育中有關金融素養的通識教育尚屬空白。張超等(2010)經過調查后發現,中國高等學校即使開設了金融教育的通識課程,也只是《投資學》《金融工程學》等金融學專業課程,大都與設置的輔修專業掛鉤,這一課程體系的安排既偏離了通識教育的目標,也脫離了通識教育的內容,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打消了大學生主動接受金融素養教育的積極性。

盡管國內尚無全面開展金融素養教育的研究,但已有幾篇介紹國際經驗的文獻(吳麗霞,2012;蔡軍龍,2012)。余姍(2009)首次實證研究了中國大學生金融行為與金融教育問題。近年來,有關金融素養基礎研究的消費金融理論與實證研究已成為國內金融學研究的熱點,自2010年以來,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聯合《經濟研究》編輯部和花旗集團基金會已共同主辦了三屆“中國消費金融研討會”,會上肖經建(2011)全面綜述了國際上消費者金融教育等領域的研究。

鑒于中國大學生金融素養教育實踐與研究的現狀,結合金融素養教育的規律和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的特點,以下將以“金融危機問題”的教學內容為例,初步構建一套針對中國大學生金融素養教育的教學模式。

1.構建金融知識層次結構與概念框架

根據“金融危機問題”的教學目標,對課程進行問題的設計包括:為什么近年來危機發生的頻率在提高?為什么發達地區也頻發危機?為什么金融監管總是滯后?等等。圍繞這些問題,選擇相應金融專業知識,根據實用性原則與普及日?;A知識的目標,構建一個以金融危機產生的經濟政治背景為主線,著重分析金融市場參與者交易結構的分析框架,引導學生在理解金融市場參與者不同特征與利益訴求的基礎上,揭示金融市場的具體運作模式,實現普及金融市場運作規律的教學目標。

2.學習環境與問題設計

根據上述教學目標下構建的分析邏輯,選擇典型事件,詳細闡述事件具體情境,并根據上述概念框架在案例中進一步提煉問題,驅動學生主動探究相應知識,并運用課程中已提供事件的分析原理,擴大事件搜索范圍,主動驗證課堂討論的結論。比如,提供1999年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網絡泡沫的背景材料,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過度創新問題”,以揭示金融產品過度創新、投資者金融杠桿的過度使用對市場的影響機制,再反觀當前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形成機制,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等等。

3.運用金融題材紀錄片的教學策略

根據具體案例的選擇與問題設計,搜集整理相關題材的紀錄片,并加以挑選、剪輯整合,作為向學生展示具體事件情境的實施手段與工具。比如,搜集諸如網易公開課、鳳凰網公開課、央視財經頻道、BBC電視臺、日本NHK電視臺等有關“金融危機”專題紀錄片,進行事件教學展示。

4.師生角色設計與教學組織實施

教師參與協調學生組建文、工、理等專業合理搭配的討論小組,以“網絡泡沫”事件中的投資人、金融中介、融資人、監管者等參與方為分組標準,組織并引導學生從各自角度先在組內進行討論,進一步提煉問題、構建概念、整理思路、拓展文獻與資料的收集,最終形成課堂匯報成果,進行組別之間的交流。

5.教學評價系統設計

首先,教師對每組內的討論情況給出評價結果;其次,在各組課堂集中匯報后,由學生對其他組別的發言予以評價;第三,由教師再對各組匯報成果進行公開點評;第四,根據上述三個層次評分情況,對學生成績做出最終判斷。

[1]肖經建.消費者金融行為、消費者金融教育和消費者福利[J].經濟研究,2011(s1).

[2]吳麗霞.金融教育的國際經驗與借鑒[J].長春大學學報,2012(1).

[3]蔡軍龍.金融消費者教育的國際實踐和經驗借鑒[J].福建金融,2012(7).

[4]余姍.大學生金融行為及其對金融教育的啟示——基于F大學的調查與中美校際比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9(4).

[5]張超,李梅.現階段高等院校金融教育的不足與改革建議[J].經濟視角,2011(7).

[6]楊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問題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7.

[7]李瑞芹.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PBL)在中職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8.

[8]喬連全,高文.基于問題的拋錨式教學——中美案例的比較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科版),2008(3).

[9]Noctor,M.,Stoney,S.andStradling R.,1992,Financial Literacy,a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London.

[10]Calvet,L.E.,Campbell,J.Y.andSodini,P.,2009,Measuringthe Financial Sophisticationof Household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9,No.2.

[11]Gopinath,S.,2006,Inclusive Growth:Role of Financial Education,Speech by Ms.Gopinath,Reserve Bank of India,November 4,www.rbi. org.

[12]WardS.,1974,Consumer Socializa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1—14.

[13]AjzenI.,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179—211.

[14]Xiao J.J.,Serido J.and Shim S.,2011,Finan?cialEducation,FinancialKnowledgeand Risky Credit Behaviour of College Students,In D.Lamdin(ed.),Financial Decisions Across the Lifespan:Problems,Programs and Pros?pects,New York:Springer.

[15]Bernheim,B.D.,D.M.Garrett and D.Maki,2003,The Long-term Effects of High School Financial Curriculum Mandate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80(3)435—465.

(作者單位: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3.048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課題(D/2013/01/036);東南大學校級985三期拔尖創新人才系列研討課程建設項目(2012年度);第三批通識選修課程重點建設項目(2013年度);教改項目經管類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研究(2013-081);基于金融素養教育的《金融與社會》(seminar)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研究;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編號:1410286076)]

猜你喜歡
通識金融素養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夢
簡述大學通識課教學改革
通識少年“種”石油
通識少年小課堂 血液之旅
通識少年·拿破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