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型載體
——以微信、易班等為例

2016-03-17 18:09袁貴彬
改革與開放 2016年23期
關鍵詞:易班微信政治

袁貴彬

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型載體
——以微信、易班等為例

袁貴彬

近年來,網絡、移動電視、手機媒體等一系列以數字信息化技術為支撐體系的新型媒體形態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給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帶來極大的挑戰。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不僅意味著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而且意味著整個受眾群體思維模式與價值觀念的革新,尤其是高校學生群體,對于網絡的認識與體驗更加深刻,新型媒體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年輕一代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目前教育領域也不斷地引進媒體教學方式,就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而言,各類新型傳播載體如交流工具微信、綜合性交流平臺易班等的引進,使課程的傳播更加廣泛與深入。

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文化傳播;新型載體;微信;易班

媒體的發展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精英媒體、大眾媒體、個人媒體,這三個階段也分別代表傳播發展的農業時代、工業時代與如今的信息時代。信息時代下互聯網高速發展,將以個人為中心的新媒體從邊緣推向主流,在這里受眾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發布者,并可以對任何事件進行個人評論。新型媒體的這一雙向互動性特點使得受眾擁有了更高的話語權與存在感。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網民數已突破4億大關,并以每兩年近1億的速度迅速發展,截至2015年12月網民數量接近7億,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較2014年底增加6303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手機依然是拉動網民規模增長的首要設備,中國網民人均周上網時長達到26.2小時。

高校大學生是手機網民用戶中的主要群體,毫無疑問,新時期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使新型傳播載體在教育領域實現價值的最大化成為目前教育學者重要的研究課題,本論文以微信與易班為例展開對新媒體時代下思想政治文化傳播新型載體的研究。

一、微信對思想政治文化的傳播

1.對微信的闡述

微信是騰訊公司繼QQ之后的又一創新型交流互動應用程序,2011年1月一經推出便火爆占領市場,截至2016年6月,微信用戶突破7億。它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文字等各類信息,與傳統的短信交流方式相比,更加靈活、快捷、實惠。它同時也增加了“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工作平臺”等多種有趣的社交插件,使用者可以隨時將自己的最新動態分享到朋友圈,實現資源共享;可以通過地理位置找到附近的人,為受眾帶來全新的移動溝通式體驗;可以通過“搖一搖”的有趣方式快速加同時在使用這一插件的人為好友,完全突破空間與距離的局限性。

2.微信對思想政治文化的創新型傳播

基于微信功能的趣味性與娛樂性完全捕獲在校學生的好奇心理,于是學生群體便首先成為微信的忠實用戶。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微信無疑成為了良好的文化傳播載體,使知識教育與娛樂互動融為一體,最終的教學效果遠比傳統的老師單向傳播的教育方式好得多。一般而言,作為在校大學生尤其是新媒體時代下的學生,他們總會對新鮮事物充滿獵奇心理,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存在厭倦與叛逆心理,尤其是思想政治類課程,課堂的氛圍多數是老師在臺上說個不停,而學生更多的是在臺下睡覺、玩手機甚至是逃課。每到考試時間,學生會選擇熬夜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難發揮該課程真正的教育意義與價值。

借助微信這一新型傳播平臺,使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不再顯得呆板無味,而是充滿樂趣,主要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廣泛而有效的傳播。

(1)發起群聊。這一功能與QQ建群的方式類似,但過程更為簡單、靈活。用戶可以隨時與特定好友發起群聊,對話題展開充分討論,在傳統的課堂上,如果老師就某一問題讓臺下的同學談談自身看法,能夠舉手積極回答的同學微乎其微,其中最大的原因出自于學生內心對面對面交流的抵觸與恐懼。而微信的群聊方式可以完全避免這一問題,如果老師想要就某一思想政治問題收集同學們的看法,只要發起群聊,學生會自然消除角色的高低和回答對與錯的顧慮,更多學生會選擇暢所欲言,在交流過程中老師可以對學生的看法適當鼓勵與肯定。這樣的教育傳播方式不但可以讓學生真正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層含義,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找到存在感。老師還可向學生布置思想政治相關作業等,這樣他們對完成作業會更具積極性。

(2)朋友圈信息的分享。這一功能與QQ空間類似,但微信的朋友圈形式更加多樣化,視頻與圖片等上傳更加簡單、快速。就高校思想政治課程而言,如果僅靠老師將知識與道理直接講述給學生,學生很難領悟到現實的教育意義。老師不妨在微信上多多分享一些關于思想政治的有趣故事或視頻,這樣可以引起學生好奇心,進而得到其更多關注。通過感人的文字故事或視頻演繹,反而能讓學生沉下心來反省自身,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老師也會在無形之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他們對自己的課程更感興趣。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將此信息進行無限分享,使其傳播更加廣泛,影響力不斷擴大。

二、易班對思想政治文化的傳播

1.對易班的闡述

易班是一個以高校師生為主要對象的網絡虛擬社區,由上海市教衛黨委、市教委依托市教育系統網絡文化發展研究中心自主研發,在這一社區內集結了BBS、SNS、博客、微博等多種新型互聯網應用,主要包括新聞、通訊錄、校園應用、博客、微博、相冊、互動社區、論壇、掌上易班等多個板塊。通過該網站,各大高校輔導員、教師、學生可隨時進行在線互動交流,實現豐富資源的積極共享。此網站是上海市高校中重點推進的網絡文化建設項目,易班可以說是教育領域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所進行的一次創新型嘗試,具有明確的受眾定位,使社區話題更具針對性,不但為老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行業交流平臺,更為高校學生提供了一個全方位、多角度的良好學習交流機會。

2.易班對思想政治文化的創新型傳播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學校、個人,都應具備開放性的學習思維理念,而不是一味地閉門造車。在當下數字信息化的發展為受眾提供了更多的開放性學習與生活方式,買東西我們可以通過網購實現;資金交易我們可以通過網上銀行或支付寶快速轉賬或付款;閱讀我們可以通過電子書實現……足不出戶、省時省力似乎成了互聯網時代的典型標志。同樣,學習也類似,提高英語我們可以通過觀看美劇、網絡在線教學等多種方式實現,許多技術性的問題也可以通過網絡來獲取答案。而網絡虛擬社區——易班的出現正是為高校師生互動與學習搭建了一座橋梁,最終實現足不出戶、知識精通。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可主要通過易班網的以下功能得以實現。

(1)虛擬班級的設置與互動。易班最主要的一個功能就是班級功能,通過這一虛擬論壇,可以使每個注冊的同學找到自己所對應的班級,同時可以幫助輔導員管理整個班級的大小事務,可具體通過話題、相冊、網盤等方式來實現事務的通知、開展活動、資源共享、提交作業等。易班雖說是一個虛擬班級,但對其管理都應具備現實當中的管理思維與模式,在這里大家更具平等與公平的意識。這一環節也是對學生自身思想和品德的鍛煉與考驗,如果多數人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遵守網站的各項規定,并自我約束,就能夠影響更多的人,所以易班的虛擬班級設置在無形中為高校學生上了一門生動并具實踐性的思想政治課程。

(2)個人主頁的管理與完善。在個人主頁當中,可以對個人資料信息進行詳細設置,當然也可以隨時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博客、學習心得與收獲。其中你的分享會得到網路的關注度,也就是“社區”榜單,使個人內心具有一定的成就感,這與QQ空間所體現的功能十分類似。但關鍵在于它的針對性較強,主要以互相探討、學習為主,所以這里對注冊使用者的個人素質與道德具有一定的考驗性,需要大家共同維護這一社區的和諧與穩定。

(3)易班論壇。這里主要包括社區服務,如易班活動、新人專區等;大學時代,如外語學習、大學生活等;生活資訊,如流行都市、美食共享等一系列板塊,在這里你總能找到感興趣的話題。我們知道思想政治涉及范圍非常廣泛,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加注重生活中的細節,才能培養自身的責任感與對生活的熱情度,最終提高思想道德的層次與境界,只要我們多加留心,生生處處皆文化。

綜上所述,易班是進行思想教育的先進性平臺,解決日常學習問題的有效工具,開展各項活動的方便途徑。各大院校也可根據易班的創新思路來建設適合自身的校園網站論壇,培養本校學生自主管理能力,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質。

三、總結

在新媒體環境下,新型的網絡傳播載體雖然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充滿樂趣,但不能否認的是在網絡優勢下也存在著多處弊端。如網絡信息更新的快速性極易造成信息碎片化與失真,直接擾亂學生的視聽,用錯誤意識形態腐化青年學生的心智;將一些國家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的偏差歸結于國家意識形態問題,淡化學生的政治認同,影響他們對整個事件或某個人物的好壞判斷,混淆視聽。

正確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態宣傳教育一定要充分發揮網絡傳播載體展現其魅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本身的穿透性吸引青年人,感染青年人。網絡上的一些極端化不良行為會對學生的價值道德底線造成一定的挑戰。大學生正值迷茫的青春期,他們對事物的敏感性與判斷力還有待提高,他們更是網絡忠實的追逐者與擁護者,所以更容易受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如“郭美美炫富”一事就曾引起不少大學生的爭相模仿,更有甚者會將自己的不雅照與視頻公布于網絡上,受到輿論譴責。這樣的行為使學生嚴重忽視了個人價值觀與人生觀,給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阻礙。所以面對豐富的新媒體傳播載體,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做出正確、及時的引導,幫助學生認清事物的利弊與本質;另一方面,作為學生個人要不斷培養自身的控制力,充分合理地運用網絡,使新型載體成為自己學習、提高的工具,而不是受其所控,失去目標、迷失自我。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DB/OL].(2016-01-22).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201601/t20160122_53274.htm.

[2]馬欽果.新媒體: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型載體[J].青年記者,2011(23).

[3]王強,朱惠斌.論微信息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以學生網絡互動社區易班為例[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28(4).

[4]梁臻.利用“易班”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知識經濟,2012(10).

[5]郭娜.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轉變探討[J].科技資訊,2014(27).

[6]嚴英.論微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J].中國報業,2013(10).

(作者單位:上海理工大學)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3.050

猜你喜歡
易班微信政治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設探析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淺議易班在高校共青團改革中的作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微信
輔導員應用“易班”開展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微信
微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