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降鈣素原的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2016-03-17 19:53賈煥奇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6期
關鍵詞:血清降鈣素原兒科檢測

賈煥奇

【摘要】 目的 對血清降鈣素原(PCT)的檢測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方法 75例疑似感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出院診斷標準將其分為細菌感染組30例、病毒感染組25例以及非感染組20例, 并根據感染程度將細菌感染組分為重癥感染組12例與局部感染組18例。檢測各組血清PCT、全血細胞計數(CBC)及C-反應蛋白(CRP)水平。結果 細菌感染組患兒的血清PCT、CBC及CRP水平均明顯高于病毒感染組和非感染組(P<0.05);重癥感染組的血清PCT水平明顯高于局部感染組(P<0.05);細菌感染組中, PCT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CRP陽性檢出率(P<0.05)。結論 可將血清PCT水平作為診斷兒科細菌感染與判別感染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 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兒科;感染性疾??;血清降鈣素原;檢測

近年來, 隨著臨床抗生素應用的越來越廣泛, 感染性疾病發病率也在不斷提高。感染性疾病屬于兒科中的一大類疾病, 由于患兒年齡小, 身體各個器官發育功能不完善, 機體抵抗力、免疫力較低, 因此, 具有較高的感染性疾病發生率, 對其早期鑒別、診斷、治療是十分重要的。PCT為一種重要炎癥標志物, 有研究指出[1], PCT在細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鑒別、診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組研究對本院兒科收治的75例疑似感染患兒的血清PCT等進行檢測, 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兒科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5例疑似感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兒均滿足第7版《兒科學》中制定的出院診斷標準[2]。其中, 男54例, 女21例, 年齡3 d~9個月;根據出院診斷標準將其分為細菌感染組30例、病毒感染組25例以及非感染組20例。細菌感染組:13例細菌性肺炎, 7例早產兒合并感染, 3例高膽紅素血癥合并感染, 5例急性扁桃體炎, 2例細菌性腦膜炎;病毒感染組:9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4例腮腺炎, 9例病毒性肺炎, 2例麻疹, 1例病毒性腦膜炎;非感染組:12例高膽紅素血癥, 6例新生兒窒息, 2例蕁麻疹。并根據感染程度將細菌感染組分為重癥感染組(12例)與局部感染組(18例)。各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75例疑似感染患兒入院后, 首先采集靜脈血液, 對CBC進行檢測, 分離血清后, 應用免疫色譜法對患兒的PCT濃度進行測定, 陽性標準:PCT≥0.5 ng/ml;應用免疫比濁法對患兒的CRP濃度進行檢測, 陽性標準:CRP>5.2 mg/L。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細菌感染組、病毒感染組及非感染組患兒血清PCT、CBC及CRP水平對比 細菌感染組患兒的血清PCT、CBC及CRP水平均明顯高于病毒感染組和非感染組(P<0.05)。見表1。

2. 2 重癥感染組與局部感染組的各項指標對比 重癥感染組的血清PCT水平明顯高于局部感染組(P<0.05);兩組CBC、CRP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細菌感染組CRP與PCT陽性檢出率對比 30例細菌感染組患兒, PCT檢出陽性26例, 陽性率為86.7%;CRP檢出陽性12例, 陽性率為40.0%;PCT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CRP陽性檢出率(P<0.05)。

3 討論

感染性疾病為兒科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 特別是重癥感染, 給患兒身體健康、生命帶來嚴重威脅。和成年人相比, 小兒器官發育不成熟, 因此, 小兒感染性疾病和成人相比, 其具有早期癥狀、體征不典型以及病情發展快的特點, 還有部分患兒經實驗室檢查后, 在結果尚未出來前病情已經惡化, 進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因此, 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 早期對患兒進行鑒別、診斷以及治療是至關重要的。以往臨床鑒別診斷主要采用CRP、CBC、補體、血沉以及體溫等炎癥指標, 但以上大多數指標具有敏感性低、特異性不強的特點, 臨床應用價值具有一定限制。雖然將標本培養作為診斷金標準, 但具有耗費時間長、培養率低的缺點, 一定程度受到限制[3]。因此, 探討尋求一種特異性、敏感性高的新型感染指標是十分重要的。

本組研究主要對血清PCT在兒科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 其中血清PCT為一種降鈣素前肽物質, 經甲狀腺C細胞分泌產生, 為無激素活性糖蛋白, 在體內、體外均具有較強的穩定性。一般情況下, 對健康體檢者的血清進行檢測, 不能檢測到PCT水平, 僅在細菌毒素、炎性細胞因子下能夠產生大量PCT, 進而會顯著提高血清內PCT水平;與此同時, 除去甲狀腺細胞外, 其他細胞成分如肝臟的巨噬細胞、單核細胞等, 腸道組織淋巴細胞與神經內分泌細胞均能合成、分泌PCT, 在血漿內其成分較穩定, 可應用生化方法簡便、快速的檢測到濃度。如為非感染性反應狀態, 則檢測顯示PCT水平不高[4]。因此, PCT以其具備的高靈敏度與特異性, 被作為判別細菌感染的一種理想標志物。

本組研究中, 對本院75例疑似感染的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 細菌感染組患兒的血清PCT、CBC及CRP水平均明顯高于病毒感染組和非感染組(P<0.05);細菌感染組中, PCT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CRP陽性檢出率(P<0.05)。說明對PCT進行檢測, 其敏感性高于CRP。重癥感染組的血清PCT水平明顯高于局部感染組(P<0.05);表明, 對PCT進行檢測, 能夠對患兒感染疾病嚴重程度進行準確判斷, 充分表明, 可根據PCT變化情況為患兒制訂合理用藥方案, 大大提高患兒預后質量。

綜上所述, 對兒科感染性疾病患兒的病情進行判斷, 可將血清PCT水平作為診斷兒科細菌感染與判別感染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

[1] 徐燕平, 侯韜.血清降鈣素原與前白蛋白及C-反應蛋白對兒童感染診斷應用的評價.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5, 25(8): 1893-1895.

[2] 魏媛媛, 胡邑姜, 谷永坤.血清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水平在檢測惡性腫瘤患者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評價.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5, 25(1):16-18.

[3] 林丹珠, 丘新, 林冬華.降鈣素原測定在兒科感染性疾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研究.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 2015, 36(1):35-37.

[4] 黃美瓊, 張廣清, 葛晶晶, 等.感染性疾病患兒血清降鈣素原、CRP及WBC的變化及臨床意義.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5, 36 (12):1670-1671.

[收稿日期:2015-10-08]

猜你喜歡
血清降鈣素原兒科檢測
兒科臨床中抗生素的合理應用方法探討
地氟烷與七氟烷用于兒科麻醉的術后恢復效果分析
必修二 Modules 1—6綜合檢測題
“整式的加減”檢測題
“整式”檢測題
血清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在重癥監護室膿毒血癥診療中的應用價值
聯合測定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白細胞計數在細菌性感染疾病中的應用價值
肺炎合并膿毒癥患者檢測血清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意義
安徽推出兒科分級診療規范
血清降鈣素原早期檢測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