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資源,提高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效率

2016-03-18 06:06黃淑棉
考試周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生成性資源整合資源教學效率

黃淑棉

摘 要: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綜合性、開放性強的課程,活動主題中產生的研究問題多來自于學生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實際生活和現實世界。一線老師應充分挖掘身邊的活動資源,給學生一個廣闊的施展機會和空間,有效提高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 整合資源 生成性資源 校本資源 優化學科 教學效率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基于學生直接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課程,是具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與其他學科具有等價性與互補性。與其他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具有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與自主性等特點。正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這些特點,給許多習慣于傳統教育方法的一線教師帶來了極大困惑:一門從來沒有接觸過的課程,且沒有任何可以旁依的具體課程(教材)內容,這讓我們怎么教呀?針對教師的這一困惑,我們覺得除了加強學習指導、合作交流外,更需要將著力點落到綜合實踐的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上,通過實踐總結,使老師們覺得無本(教本)勝有本,這是推進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的重要條件。我們覺得如果用心考察、及時捕捉,那么綜合實踐活動資源開發將十分廣泛。具體我們從以下方面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開發,有效擺脫了綜合實踐活動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

一、生成性課程資源的捕捉與開發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綜合實踐課程存在的意義就是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孩子的身邊就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課程資源。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會向老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像我校的一位學生向老師提出為什么書上說制作樹葉標簽要夾在吸水紙中間?我直接夾在書上怎么也能制成?教師就勢引導其開展研究性學習,結果其小論文在《綜合實踐課》雜志評比中獲獎,我校很多研究性學習成果都是這樣取得的。生成性課程資源開發的另一層含義是對同一主題材料的重復使用,運用發散思維的方法,在科學的層次性的合理遞進中,不斷生成新的課程學習資源,在提高課程資源利用率的同時,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向著更高層次發展。例如對于我校開展的《現在人們怎樣過生日》主題調查實踐活動,我們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選擇不同的學習主題,設計具有可持續發展的階段性學習活動方案。例如對于三年級學生,確定為《現在人們如何過生日》的行為習慣等顯性方式上的調查研究;而對于四年級的學生,則定位為具體生日用品的調查及學做;對于五、六年級的小學高段學生,則展開中西方生日文化的異同及相互影響的調查研究。這樣同樣的調查對象,由于研究定位的不同,而具有寬闊的研究空間,同時由于題材的重合,使得不同年級的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師之間具有更多的協作與交流機會,最終則能使課程資源獲得優化。

二、利用校本資源,開辟綜合實踐活動新天地

綜合實踐活動與少先隊活動在課程配置上原本就互有交叉,如果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有機整合,一方面可以減少學校工作頭緒,另一方面能實現學習(活動)方式的平滑遷移。將綜合實踐活動與少先隊活動相結合,我們首先應理順二者之間的關系。對于這種關系的看法,在相關部門沒有出臺明確的整合意見之前,或許是見仁見智的,但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一種看法是將少先隊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看做是兩件事物,二者的整合是一種拼接或粘貼的方法。另一種看法則認為少先隊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只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只是由于表現形式的不同,才使得二者有所區別。在實踐研究中,則持后一種看法,因為從內在的課程發展趨向看,我們認為綜合實踐活動是少先隊活動(傳統的少先隊活動可視作是一種以德育為主導的活動課程)在新的時代背景(知識經濟)下的自我更新的一種指向。綜合實踐活動可以為少先隊活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使之得以與時俱進,而少先隊活動則能賦予綜合實踐活動以相對完善的組織體系?;谶@樣的認識,我們從兩個方面實施二者的整合:一是推出了紅領巾小社團的選拔制度,二是在組織形式上使二者無縫整合。

三、優化學科整合,促進課程資源延伸發展

學科整合中蘊藏豐富的綜合實踐的活動資源,其根源在于:研究性學習不僅是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的核心內容,更是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可應用于所有學科教學中。在各學科教學中,部分教材內容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合作探究、自己解決問題,更有部分教材可以延伸、拓展到課外,或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引起學生新的探索興趣,形成學生向課外拓展研究的課題。

針對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缺乏專職教師這一現狀,為了促進綜合實踐活動的常態化,我們提出這樣的構建策略:優化整合,促進發展。將學科整合的重點落到語文、數學及科學之中。

例如近期在我校舉行的區綜合實踐活動《感恩父母》,通過活動,讓那些被家長們“眾星捧月”般的孩子們體會父母養育的艱辛,學會愛家長,愛同學乃至我們美麗的國家。讓每一個孩子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一份感激之情,真誠地回報別人的付出,由此產生成長的動力,健康成長,且極好地體現了新課程語文綜合性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另外,像我們正在進行的《綠色迎亞藝節》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廢物利用自制以迎亞藝節為主題的花盆,開展種養植物、制作小盆景,以手中綠色迎接泉州的一大盛事,在活動中,我們引導學生將勞動技術、科學觀察、寫作語文觀察日記等活動融為一體。

對于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既需要廣大教師身體力行,更需要我們開動腦筋,自主開發,綜合利用,整體布局,有序推進,方能有效提高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邱建榮.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選題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12).

[2]劉鋒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合作能力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01).

[3]葛麗霞.“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J].吉林教育,2015(20).

[4]陳文杰.綜合實踐活動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上),2015(01).

[5]鄧麗華.淺談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如何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5(24).

猜你喜歡
生成性資源整合資源教學效率
淺談廣播媒體活動的創意與策劃
以整合資源提升音樂課堂趣味性
高中政治課堂應用生成性資源的實踐探索
淺談新課標理念下廣東省中考化學計算題命題趨勢和備考策略
論花樣游泳運動員選材和初級教學模式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培養樂學情趣提高化學教學效率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