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情基礎探討中學語文課堂的調控策略

2016-03-21 06:08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第三中學雷瑞洲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6年12期
關鍵詞:學情調控語文課堂

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第三中學 雷瑞洲

基于學情基礎探討中學語文課堂的調控策略

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第三中學 雷瑞洲

本文基于學情視角,運用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理論”、構件教學支架理論,構建基于學情視角的中學語文課堂調控策略的實施體系,以此為中學語文課堂調控研究提供新思路,為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供良好的調控策略。

學情視角 中學語文 課堂調控

很多語文教師都意識到,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令人憂心。教師往往為了實現課程任務而教學,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不在意,如對學生學習起點、學習狀態、學習結果沒有完善的考慮。教師不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實情在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評估等方面進行調控,容易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益低下。

一、當前學情基礎上語文課堂上存在的問題

1.教前疏于學情分析。備課過程中,一些教師只根據教材內容制定教學目標,沒有根據具體學情進行設計。認真分析學生學習起點的教師較少,多數教師忙于備教材,對學生的學情無暇顧及,只憑主觀的印象就作籠統判斷。教師對學生學情認識的模糊,導致教學設計缺乏針對性。

2.教中懶于互動調控。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關注不足,沒有認真觀察學生的疑點與困惑所在。學生懂的知識,教師不斷講解,學生不懂的知識,一字未提。一些教師沒有根據實際學情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控,無法促使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3.教后失于效益評估。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往往忽略學習結果的評估與跟進。如果沒有依據評估結果實施調控跟進,教師就無法真正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進度,無法落實教學目標。這就為教師提出更細致耐心的教學目標。教師對學生的實際學情要做總結,教后評估十分必要。

二、調控策略

1.課堂設計的調控策略

(1)學情分析。教師摸準學生實際學情,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通過淺表觀察、層級調查、轉向測驗等方法,初步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學習起點,對學生的學習起點進行差異化診斷,從而診查歸納學生存在的共同問題。

(2)依據學情,調控教學目標。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教師要針對學生共同存在的學習問題,調整制定全班的學習目標。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起點的差異,制定個別方案,如制定梯形層級目標,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實際學情,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方案來,這是科學的因材施教策略。

(3)根據學情,設計教學支架。求真務實,適時進退。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狀態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目前已達到的水平,一種是潛在可能達到的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是“最近發展區”。教學支架是學生試圖解決超過他們當前知識水平和能力的問題時,教師給予的支持和指導。設計教學支架的目的是使學生最終完成學習任務,幫助他們順利通過“最近發展區”。設計上,教學支架應考慮學生的需求,當學生有更進一步學習要求時,教師提供“支架”;當學生需要鞏固知識時,教師就撤銷“支架”。

2. 課堂實施中的教學策略

(1)關注課堂教學中學生真實的學情?!敖獭迸c“學”方案應該是動態的,是具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實施中的學情,既包括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分析的“學情”,也包括課堂實際學習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學情。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能做到明白入微的準確預測。教學是預設性和生成性的統一,這要求教師根據教學過程中的真實學情,在原先預設的基礎上不斷調控,生成動態的“教”與“學”方案。

(2)在對話互動中診斷學情,“火力偵察”“內松外緊”。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關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等環節,這些環節體現出來的是學生“學”的基本狀態。教師要不動聲色,要耐心細致地引導學生。了解課堂中真實的學情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教師要注意營造師生平等的氛圍,讓學生無所顧忌地表達個人觀點和意見。同時,教師要從對話中捕捉到學情信息。課堂上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流互動環節,學生對事物或問題原有的認識和理解可以得到激活、顯現、暴露。教師應敏捷及時地分析這些對話,以形成有效的判斷。這些判斷對弄清學生原有的認識有重要意義,為課堂的有效調控提供了依據。

(3)在對話互動中調控推進,因勢利導。人之多樣性、可變性與可調性,讓教育活動變得異常復雜??梢哉f教學過程中時時充滿不可預知的變數。教育處處充滿挑戰,這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對話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捕捉、生成新的教學資源。對那些可以深化學生理解、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問題,即使可能打破教師預設,教師也要重視起來。教師要及時地對原設計做出調整,抓住契機,進行深層次創新。設計的難度是一項考驗教師綜合能力的創新。

(4)根據學情需要提供補助性學習,“雪中送炭”,適時助力。教師可針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適時給予學生幫助,及時提供補充性學習資料,以便學生能順利完成基本的或是更高層級的學習目標。有些學生可能因為某些限制性因素阻滯學習能力的提高,此時需要教師的耐心補充以及及時鼓勵。

(5)根據學情需要提供拓展性學習,“花明柳暗”,別有洞天。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基礎性的目標后,要注意引導學生的拓展性學習。這個拓展新天地的過程是能力遷移的過程。在原有的學習基礎上,舉一反三的拓展很有必要。例如,一篇語文古文中,對一個詞的注釋,學生可以應用到另一篇詩詞中或者再帶入文本中體會其中的意蘊。

林少玲.基于學情視角的中學語文課堂調控策略研究[J].課程教學研究,2013

ISSN2095-6711/Z01-2016-12-0100

猜你喜歡
學情調控語文課堂
針對學情,實干巧干
作業批改中如何了解學情
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要做到“四要”
立足學情以點帶面
如何調控困意
經濟穩中有進 調控托而不舉
例說依據學情開展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順勢而導 靈活調控
SUMO修飾在細胞凋亡中的調控作用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