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傳佛教在元大都的發展及其成因的探析

2016-03-21 08:57包海龍
卷宗 2016年1期
關鍵詞:元大都藏傳佛教發展

摘 要:1267年八思巴跟隨忽必烈入駐北京標志著藏傳佛教正式傳入北京。藏傳佛教的傳入必然會對本土其他教派或是當地風俗習慣產生強烈的沖突,這對藏傳佛教的傳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短短數十年之間,藏傳佛教就成為了元朝的“國教”。盡管藏傳佛教雖受元朝帝室的崇信,但因元朝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他宗教也紛紛吸納廣大信眾,使大都逐漸成為全國宗教中心。所以,雖然是“國教”,但發展仍是困難重重。

關鍵詞:藏傳佛教;元大都;發展

科研項目:本項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型科研項目”資助。項目編號:cx2015sp201

元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確提出宗教信仰自由的王朝之一,無論信仰什么宗教,只要不影響蒙古人的統治地位,都不會受到太多限制。1260年忽必烈繼承汗位,處于政治上的考慮,他封藏傳佛教薩迦派領袖八思巴為“國師”,賜玉印。1270年封“帝師”,大寶法王。自此,一直到元朝敗北,歷代皇帝都封有帝師。元朝統治者對佛教內各派系也有厚薄之分。13世紀前期,蒙古皇室很注重和禪宗的關系。13世紀中期,由于闊端王和忽必烈與吐蕃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緊密聯系,以及藏傳佛教的理論,儀式與蒙古薩滿教有許多共同之處,深受當時蒙古貴族所崇尚。

1 藏傳佛教與蒙古薩滿教

藏傳佛教做為一個外來宗教,在短時間內成為了蒙古貴族中主要信仰的宗教,而作為在蒙古族地區的本土宗教薩滿教,卻漸漸沒落。但是,取代一個宗教的地位成功上位的期間,沖突的發生在所難免,但是藏傳佛教本身的信仰模式卻是薩滿教式的,因而藏傳佛教與薩滿教之間的沖突碰撞十分微弱,幾乎被史書所忽落。

早在成吉思汗時期,薩滿教巫師闊闊出就想要以神權與王權一爭高下,卻被成吉思汗設計除掉,這是有史記載的第一次蒙古薩滿教受到打擊。從此之后,蒙古薩滿教在官方的處境就每況愈下了。至忽必烈時代,開始尊崇藏傳佛教。而對薩滿教巫師實行即限制又扶持的策略?!对湔隆ば滩渴拧?,卷五十七·禁聚眾中記載:“至元十一年,中書兵、刑部為五月十六日省掾元仲明傳奉都堂鈞旨:大都街上多有潑皮廝打底跳神師婆并夜聚曉散底,仰本部行文字禁斷。如是依前違犯,除將跳神師人并夜聚曉散人等治罪外,據潑皮廝打的發付著役,施行?!薄对湔氯ざY部五》“中統二年五月,欽奉皇帝圣旨,據劉澤奏告,天受合罕皇帝圣旨:先為司天臺人員,別無營運……今降皇帝圣旨,仰劉澤并司天臺舊陰陽人員,凡有差發、軍校役、稅銀,一切公事,依照已前體例行者?!薄睹韶菏酚浧摺ず霰亓液辜o》“(至元二十七年春正月)給騰格里、回回屯田三千戶牛種?!庇纱丝磥硭_滿教與藏傳佛教之間的沖突雖然十分微弱,造成的阻礙性幾乎不可查,但藏傳佛教的宗教形式基本與蒙古薩滿教相同,這也使得蒙古上層貴族更能接受這種薩滿教形式的藏傳佛教。

2 藏傳佛教與道教

金末元初,道教全真派投靠元朝,因此發展迅猛,短時間內就在北方形成了“設教者獨全真家”的局面。蒙哥汗在位時期,發生了兩次大規模的佛道辯論,道教兩次失利。這使得全真教在北方道教諸道統中一門獨大的情況被改變。

1280年,“僧人復為征理”。根據佛教所言,全真教徒毆打僧人,焚毀佛舍,并誣陷僧人縱火等,而佛教眾僧首據理力爭,這次爭執仍以全真教的失敗而結束,道士被誅殺、流放者達十余人。而佛教趁此機會要求當朝復審曾經蒙哥汗禁斷、但還存在于世的道家“偽經”。朝廷于是在第二年下令佛門高僧、翰林學士和正一派張宗演、全真教祁志誠、大道教李德和等人于長春宮內,考證道藏典籍的真偽。最后除了《道德經》之外,其他所有道家典籍都被批為偽經。于是,元世祖下令,除《道德經》外,其余道家諸經一概焚毀,并禁止醮祠,遣使曉諭諸路遵行(《圣旨焚毀諸路偽道藏經之碑》,《至元辨偽錄》卷五)。道教的這次失敗,危及南北道家諸道統。不過,《道德經》外其余諸經皆銷毀的詔令并沒有完全的執行下去。正一派道士張留孫借助太子真金向元世祖求情,道經之中“不當焚者”或“醮、祈、禁、?!钡葍x注皆得保存(虞集:《張留孫墓志銘》,《道園學古錄》卷五十)。元世祖晚年,又撤銷對醮祠的禁令,“凡金箓科范不涉釋言者,在所聽為”(姚燧:《長春宮碑》,《牧庵集》卷十一)。但在當時,由于桑哥等重臣的阻撓,這條詔令只在大都傳布,“而外未白也”。元成宗登基之后,才又將它頒布于全國。這才使得道教從被焚經的的遭遇下緩回一口氣。道教的失敗突出了佛教教義更加容易被統治者所接受,而道教始終是秉承這老莊“無為”的思想而延續下來的,這一點也不能被蒙古統治階級所認同。由此,道教幾次失利也為藏傳佛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優勢。

3 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

元朝雖然立藏傳佛教為國教,但因為本土的漢傳佛教比藏傳佛教有這歷史優勢,所以同為佛教,本土漢傳佛教在平民百姓之中更深得人心。元大都的漢傳佛教除了禪宗的主流宗派之外,還有其他很多宗派。而部分漢傳佛教高僧的弟子也參與了元朝的政治決策。例如,曹洞宗僧人萬松行秀的弟子耶律楚材,曾任元朝中書令。臨濟宗海云印簡,曾為忽必烈說法講經,他的弟子劉秉忠則為忽必烈的重要幕僚,參與朝廷政事,對元典章的修建做出重要貢獻。以上種種,雖未和藏傳佛教產生矛盾沖突,但因漢傳佛教僧人弟子也曾參與政事,對于政令的實施也曾起到阻礙作用,對于藏傳佛教的發展也起到不利的作用。佛教的大力發展也引發了一些嚴重的后果,例如,元朝末年的紅巾起義的主要領導人韓山童,劉福通等人就都是白蓮教徒。

白蓮教產生于南宋,源于凈土宗,屬于漢傳佛教的一個流派。元朝時期也是白蓮教發展的鼎盛時期,有“佛法之外,號曰蓮教,歷千年而其教彌盛,禮佛之屋遍天下”之說。(《會善堂記》,《永樂大典》卷七二四二)1307年,武宗海山繼位,這個元朝武帝似乎要行滅佛之事,但他要滅的不是整個佛教,而是佛教的一個宗派—白蓮教?!啊钢链笤晡逶隆贡?,……禁白蓮社,毀其祠宇,以其人還隸民籍?!保ā对贰肪矶段渥谟洝芬唬┯纱丝煽闯?,元武宗的這條禁令卻是針對白蓮教的,但元武宗的帝師卻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桑結貝,一方面行尊崇藏傳佛教之事,另一方面卻要滅掉白蓮教,這其中固然有白蓮教行蠱惑之事,影響局部地區安定,但與藏傳佛教的信仰之爭也有一定的聯系。藏傳佛教初傳中原,為了快速取得主導地位,吸引大批信徒,要積極從事佛教活動,宣揚佛教教義。但中原地區已有同為佛教的其他宗派,同為佛教,就為藏傳佛教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而這次打擊,也使得白蓮教的地位一落千丈,也為藏傳佛教的更廣泛傳播提供了條件。

4 結語

元大都還有一部分伊斯蘭教的信徒在活動,他們主要為回回人。而在元大都發展的另一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而這些宗教都呈多元化發展,出現了不同的宗教文化,為大都成為全國的宗教中心而做出了重要貢獻。藏傳佛教的發展也符合著歷史必然性,一個外來民族建立了幅員遼闊的大帝國,并且欲以宗教輔助國事。那么同為外來宗教,并且沒有政權所輔佐的藏傳佛教就更符合元朝的國情。二者一拍即合,造就了這個政權與宗教并存的帝國。

參考文獻

[1].元朝史.韓儒林[M].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

[2].漢族 藏族 蒙古族宗教思想文化交流研究.孫悟湖[M].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3].宗教·北京.佟洵[M].北京市: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4].元代白蓮教研究.楊訥[M].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6月

[5].道教和佛教的沖突.中村淳[日].烏恩 譯[J].呼和浩特:蒙古學信息,2002年第2期

[6].元代佛教與元代社會.陳高華[J].中國蒙古史學會成立大會紀念集刊,1979年

作者簡介

包海龍(1989—),男,蒙古族,內蒙古呼倫貝爾人,西南民族大學,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專門史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元大都藏傳佛教發展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正確認識和把握藏傳佛教中國化的幾個問題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藏傳佛教寺廟管理的思考
現代藏傳佛教系統初探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胡同”源自蒙古人
射頻感應電子門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