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莒地砭石與中醫針灸的起源探究

2016-03-22 06:13何緒軍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6年2期
關鍵詞:中醫針灸起源

何緒軍

【摘 要】傳統觀點認為中醫針灸學的針法起源于我國南方,筆者認為起源于莒地。本文從莒地砭石與文獻記載等角度證明莒地是中醫針灸學針法的起源地。

【關鍵詞】莒地砭石 中醫針灸 起源

2010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內羅畢審議并通過中國的申報項目“中醫針灸”,從此,“中醫針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醫針灸由此獲得了全世界范圍內的更廣泛關注,也有了更好的發展機遇。

針灸在活絡經脈方面效果顯著,是古老中醫治病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針灸歷史悠久,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和文化意義。針灸療法在《黃帝內經》中就已經提到。在該書中,還詳細描述了九針的形制,并大量記述了針灸的理論與技術。此后幾千年間針灸療法一直在中國流行,并慢慢傳播到了世界各地。至于針灸的起源,則更早,甚至能夠追溯到一萬多年以前。對針灸的起源地,學術界有相對統一的看法。筆者認為,針灸起源于莒地。本文從中國中醫針灸起源與莒地砭石關系方面進行初步探究。

一、中醫針灸與莒地砭石有重要的關系

因為針灸在中國的發展歷史悠久,關于針灸的起源有相對統一的看法。傳統觀點認為:“針法起源于我國南方,灸法起源于我國北方。隨著自公元前2600年前后開始的對魯西豫東荒地的大開發,來自四面八方的移民紛紛涌入魯西豫東地區,使這一地區成為龍山文化時代(前2600至前2000)中國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區域。眾多人口產生了大量醫療服務需求,來自南方的針療法和來自北方的灸療法分別被南北移民帶入魯西豫東地區?!边@段文字是目前對針灸起源的較為普遍的認識,通過這段文字來看,針療法是來自南方的,而灸療法源于我國北方。其實這種觀點是不太合理的。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的主要依據是,針法莒地早就有了。

因為針的前身是砭石,而砭石是起源于東夷地區的。同樣是《黃帝內經》的《異法方宜論》篇有這樣的記載:“砭石者,亦從東方來?!比鹱ⅰ端貑枴吩唬骸皷|方之人多癰腫聚結,故砭石生于東方?!?/p>

砭石起源于東方的觀點是有充分的文物證據的,從東夷地區出土了大量砭石上可以證明。在距今63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東夷民族就已經普遍使用砭石。魯西大汶口遺址出土砭石30枚,其中石質28枚,玉質1枚,骨質1枚。魯南鄒縣野店遺址出土砭石11枚,石質3枚,玉質3枚,骨質4枚。魯南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玉質砭石9枚,骨錐6枚。山東省莒縣陵陽河、大朱家村、仕陽等遺址,先后出土10枚,其中玉質5枚,石質5枚。日照兩成也采集到砭石兩枚。

從各地出土都有砭石出土來看,說明在大汶口文化時期,東夷人已經普遍學會使用砭石。砭石是針的前身,一般經歷石質、玉質、銅質、鐵質、銀質的發展過程。從當時出土的砭石中已經有大量玉質砭石來看,說明東夷民族當時的針灸已經有很長時間的發展歷程。

一般情況下,原始部落各個民族同時發現的可能性較小,一般是一個小部落最先發現了,別的部落或者群體跟著學習。從東夷地區在很多遺址發現砭石來看,同樣說明砭石在東夷地區已經有很長的發展時間。而從出土的砭石的材質來看,莒地出土的玉質砭石數量較多,從側面反映了莒地針灸的發達。據此,我們可以推測,莒地應該是中醫針法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二、從砭石的特征來看,砭石在莒地有更長時間的應用歷史

從莒地出土的砭石的形制來看,砭石的形制大致相同,但卻有一定的區別。第一種類型是方柱形,一端有棱形的尖,一端有圓形鋌;第二種類型是長扁方柱形,一端有扁方棱形尖,一端呈圓形鋌;第三種類型是圓柱形,一端尖如錐狀,一端有圓鋌。但不管什么類型,都是磨制的,制作精細,鋒端銳利,也有的飾有凸紋或目紋。從這些出土文物來看,莒地東夷人的砭石制作如此精良,說明使用砭石的歷史已經有很久了。

如果這只是猜測的話,從后來出土的文物來看,證明這種猜測是正確的。1980年莒縣陵陽鎮出土了一件尖狀器,外形呈三角形,中間微鼓,尖端銳利,后部略成燕尾形。長3厘米,最寬處2厘米,厚度為0.2厘米,較輕巧。從其外形來看,顯然不是生產生活用器,而是一件錐刺器,應該是砭石的前身。它是細石器文化遺存,距今約1萬年。

綜合兩方面的因素來看,莒地東夷民族使用的砭石的演變過程是從不規則的尖狀器到較為規則的三角形、方形與扁方形而后發展為圓形的。從起源上來看,可以追溯到距今約1萬年左右。而在新石器中晚期的東夷民族已經較為廣泛地運用砭石進行治病了。由此可見,砭石在莒地有漫長的發展歷史。莒地應該是中醫針灸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三、針灸起源于莒文化區與一些重要典籍的記載并不矛盾,表明莒地是中醫針灸的重要起源地

對砭石的起源,《皇帝內經》中是這樣記載的:“東方之域,天地所始生業,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其熱中,鹽者盛血,故其民皆黑色硫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蓖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的記載來看,針灸的起源地應該更靠近大海,這說明針灸的起源地為古代的莒文化區是確切的。因為文化意義上的莒地包括現在的莒縣、沂水、沂南、莒南、臨沭、東港、五蓮、諸城、膠南以及江蘇的贛榆等縣市,有多個縣市瀕臨大海,正好與《皇帝內經》的表述是一致的。

傳統觀點認為針灸正式形成的時間在前2400至前2300這一百年間,地點在魯西豫東地區。這與針灸起源于莒地并不矛盾?!堵肥贰分逗蠹o一》引《帝王世紀》:“太昊(伏羲)制九針,以拯夭枉?!薄秱浼鼻Ы鹚幏健沸蜓裕骸包S帝受命,創制九針?!狈撕忘S帝是同時代人,在位的時間很接近,所以把醫療器材標準化的功勞同時歸在這兩位帝王名上是可以理解的。伏羲在位時的都城在現在的河南省東南部的淮陽,黃帝在位時都城曾設在曲阜,這兩個都城都在魯西豫東地區。而他們的在位時間也大體相同。伏羲在位時間是前2400年至前2370年,黃帝在位時間是前2337至前2307。所以,中國針灸療法和針具系列正式形成的時間在前2400至前2300這一百年間,地點在魯西豫東地區。針灸起源地山東東部的莒地,后來形成于魯西豫東地區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兩個地方非常近,都處于山東南部地區。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是莒人開創了中國中醫針灸學的先河,針灸的起源地是莒地,而不是我國的南方。

參考文獻:

[1]高廣仁.莒文化的考古學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蘇兆慶.東夷民族針灸學初探[J].莒文化與中華文明,2012.

(作者單位:山東莒縣博物館)

猜你喜歡
中醫針灸起源
你知道宇宙的 起源嗎?
萬物起源
萬物起源
萬物起源
中醫針灸治療周圍性面癱的應用及優越性分析
85例針灸分期治療周圍性面癱的臨床效果
中醫針灸與康復療法在腦癱患兒中的聯合應用價值分析
探討中醫針灸配合康復手法治療小兒腦癱的作用
中醫針灸結合西藥治療神經痛的臨床效果分析
京劇的起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