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理念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

2016-03-25 03:12宋煥平
考試周刊 2016年14期
關鍵詞:數學作業

宋煥平

摘 要: 學生的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教學實踐中,可以設計興趣作業,有彈性的作業,生活化作業,合作性作業,讓所有學生都能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智慧、張揚自己的個性、體會做作業的快樂。

關鍵詞: 數學作業 興趣作業 生活化作業 彈性作業 合作性作業

數學作業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實踐活動,是數學學科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數學作業對于學生學習數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新理念下的小學數學作業必須積極設計形式多樣、富有童心童趣、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和生活實際的數學作業形式,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意識,讓學生真正成為作業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逐步改善學生學習方式的目標。

一、設計興趣作業

根據教材的要求,在作業設計時,創設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促使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尋求解決問題方法,體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愿做”變為“愛做”,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動手剪一剪、畫一畫。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我給學生提供了許多現實生活中的對稱圖形、美麗圖案,并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后自己設計一個對稱圖案并把它剪下來。第二天,我收到了這個學期以來最讓我滿意的作業。之后我把學生交上來的美麗的對稱圖形貼在墻壁的展示欄里,讓學生一起欣賞這獨特的“剪紙藝術”,這也是對學生最好的表揚,給他們成功的喜悅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2.游戲作業,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比如:在學習了“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以后,布置學生回家以后和家長一起玩翻撲克牌的游戲,隨機翻兩張撲克牌,用翻出的兩個數相加相減列式計算,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確。這樣不但學生樂于去做,還加強了學生與家長的溝通,便于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及時對孩子進行鼓勵。讓學生在玩中獲取、鞏固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3.動手小制作和小實驗,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技能,而且有利于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如:在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之后,讓學生自己用硬紙片制作長方體和正方體,學完表面積體積之后,再讓學生算出自制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這樣的家庭作業要求學生做一做、量一量、算一算,既讓學生動腦思考,又讓學生動手操作,將興趣激發、思維訓練、能力培養融為一體,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

二、設計有彈性的作業

同一個班級的學生,智力因素和生活實踐都有一定的差別,學習程度不一。為此,在設計作業時,要設計難易有別、層次不同、形式各異的作業,教師“按需分配”,學生自主選擇,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

1.根據教材要求和班級學生學習實際情況,設計難易有別的作業要求,供學生自主選擇。這樣的“量身定做”,體現了作業要求的自主性。如:對后進生的要求可以放低點,對中等生的要求可較高,對尖子生的要求更高。這樣,每層次的人都會產生成功感。

2.教師依據每節課教學的知識結構和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設計幾組層次不同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幾道題做,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了學生的主體精神。如教學“乘法分配律”后,設計如下作業,要求學生任選6道以上。

例題:

(1)189×68+89×32 (2)57×79+43×79 (3)101×73

(4)85×201 (5)125×88 (6)199×101

(7)4327×99+4327 (8)68×102-58×2 (9)987×98

(10)69×301-69 (11)88×117+88×183 (12)4896×101

總之,無論是課堂作業還是課外作業的設計,都要有彈性,切忌一刀切。否則,優生覺得吃不飽,題目的智力發展就會受到抑制,容易產生自滿情緒;而“差生”就會覺得壓力太大,對學習目標望而生畏,失去學習信心。

三、設計生活化作業

數學知識的學習離不開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同樣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用數學知識解決,而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就在于用數學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1.可以設計調查性作業。調查性作業主要是指通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用數學的眼光分析調查所得到的資料,從而進一步認識我們周圍的世界,設計出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建議方案的作業。例如,在學習了小數的混合運算后,我們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周六請同學們去市場調查你所感興趣的幾種蔬菜和水果的價格,并做好記錄,根據調查內容提出不同的問題,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如果你家里需要買一些物品,可以幫助父母購物,并對你的購物交易過程做詳細記錄。又如:觀察記錄下自己家中一周內產生的塑料袋的只數,以此估計你所在農村一天產生的塑料袋的情況,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簡單分析。說一說對此結果你有何感想?

這樣的設計,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在完整的統計過程中學習了知識,使學生經歷和了解數據處理的全過程,深刻體會統計思想,領悟統計方法,也在調查實踐中強化了學生的數感。這樣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走出了課堂,了解了生活中的數學信息,認識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這樣實踐作業中,學生求真、求實,回歸生活的“大課堂”,經過自己的調查研究、計算比較、分析概括,既學到知識,又鍛煉能力,而且富有時代氣息。

2.可以布置數學日記。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學習數學的情況,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記數學日記不斷補充和完善自己的形式探索知識、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從而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通過日記的方式,學生可以對他所學的數學內容進行總結,可以像和自己談心一樣寫出他們自己的情感態度、遇到的困難或感興趣之處。教師可以通過數學日記進一步了解學生,學生也可以在教師的評語中了解教師對自己的評價,進一步肯定自己或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數學日記不僅可用于評價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可用于評價學生的思維方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學內容特點,可以布置預習型日記、復習型日記、解決問題型日記、活動型日記、感受型日記等。

四、設計合作性作業

新課程的生成性、建構性,要求學生必須加強合作、學會合作。學生面臨的作業更多的將是探究性作業,作業過程需要諸多因素密切合作。在互動中,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學生與教師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業。

1.家長合作

一些作業學生不能獨立完成,可以讓家長參與到作業中,這樣,學生既可以學到知識,又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作業具有濃濃的“親情感”。如學習了“簡單的加減法”后,教師讓學生在家里與家長“比比看誰算得快”,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又如在學習了小數加減法之后,讓學生和家長玩模擬超市的游戲,把家中的物品貼上價簽,與家長分角色扮演模擬購物。在這種具有親情的環境中,學生學會了交流,學會了合作,知識、技能、情感都得到了發展。

2.學生合作

可根據學生家庭住址的遠近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小組內學生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小組合作的目的是讓學生在互助中促進交流,在交流中學會合作。通過友情合作,促進學生的優勢互補,使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長處,在合作中擦出思維的火花,并學會互相尊重,從而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

猜你喜歡
數學作業
在數學作業互批互改中培養數學學習能力
高中數學作業優化設計
淺談農村普通高中數學作業的設計策略
高中數學如何提高學生作業有效性的探索
評語式批改在數學作業中的運用嘗試
如何通過作業幫助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