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中的中國形象分析研究

2016-03-25 00:19張淼淼
科技傳播 2016年3期
關鍵詞:中國形象新媒體

張淼淼

摘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和內容分析法,對VK網中有關中國的新聞報道進行統計分析,得出VK網中有關中國的新聞報道的總體數量、傾向性和轉發量,在此基礎上分析中國形象形成背后的因素,理清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在塑造中國形象方面的異同之處,為我國良好的國際形象的傳播尋找新思路和新方法。

關鍵詞 新媒體;中國形象;VK網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6)156-0065-02

新媒體通常是和傳統媒體相對而言的,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通訊設備的廣泛使用,新媒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社交媒體作為新媒體的一種最重要的形式,它的出現則深刻地改變并影響著新媒體的生態系統,在傳統媒體逐漸式微的環境下,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了人們聯系彼此、互通有無的一種最重要的方式。本文以在俄羅斯、中亞和東歐地區有著廣泛影響力的社交網站——Vkontakte(簡稱VK網)為例,深入研究2014年10月至2015年9間VK網中影響最大的社群“這就是中國”中發布的有關中國的新聞資訊,試圖探討與傳統媒體相比較,作為新媒體的VK網是如何塑造和建構中國形象的。

1 數量和議題

VK網全稱為BKOHTaKTe,俄語為“接觸”之意。目前注冊用戶達2.39億人,用戶主要集中在俄羅斯、東歐和中亞等俄語系國家,少部分集中在歐洲、美洲和亞洲其他地區。66.10%的用戶集中在俄羅斯,10.%為來自烏克蘭,4.40%來自哈薩克斯坦??梢哉fVK網的中國形象可以看作是俄羅斯的中國形象。

根據統計,從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間,除去無效表達外,共有新聞報道1428篇,與傳統媒體相比,社交媒體不用考慮到版面問題,也不必考慮發行量問題,因此比傳統媒體具有數量上的優勢。據統計,每個月的新聞發布額并均衡,發布額最少的是在12月,有62篇,數量最多的是在3月,有198篇,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的數差為136篇,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總的來說VK網對中國的報道頻率仍屬于常態。

除此之外,將1428篇新聞分為12大議題,統計發現,政治類共有257篇,經濟類309篇,文化類147篇,社會類378篇,國民類48篇,見聞類7篇,教育類24篇,軍事類78篇,旅行類29篇,體育類16篇,外交類47篇,衛生類94篇。如圖1。

可以看出,VK網中的資訊新聞議題分布比例并不均衡,社會類議題所占比例超出了政治類和經濟類,而比較關注中國的當下的社會狀況,所占比例達到26.36%,其次是經濟類,占到21.55%,說明經濟類、尤其是包括電子商務與網絡購物平臺在內的兩國之間的貿易交往依舊是重要的話題,這也是當下中俄兩國人員交流的現實反映,政治類以17.92%的比例緊居其次,從側面反映了政治話題本身仍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和議論性,議題分布最低的是教育類、體育類和見聞類,說明VK網在構建中國形象的過程中對體育類和教育類等的關注并不突出,但并非沒有,雖然各個議題比例不夠均衡,但也各有所側重,其對中國形象的建構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因此也是全面的。

2 傾向性分析

一般而言,新聞并不存在絕對的客觀公正,它總是暗含報道者的觀點和態度,VK網的新聞大致可以分為資訊新聞和視頻新聞。為了便于說明問題,筆者將資訊新聞內容的傾向性分為正面、負面和中立3種。通過對1428篇新聞報道內容的分析,得出正面報道172篇,負面報道140篇,中立報道1116篇。中立報道占據了78.15%,可以看出VK網并沒有出現西方社會的涉華報道中慣有的“中國威脅論”的基調,雖然負面報道仍然有9.80%的比例,但已經低于正面報道的12.04%,從整體上看,VK網中的中國形象是客觀的。在各個議題中,正面比例最高的是經濟類、軍事類和衛生類,這與中國近幾十年來經濟成就密切相關。負面報道比例較高的是政治類、社會類、旅行類等,見聞類和國民類等則正負相當。政治類的負面主要集中在宗教信仰、網絡審查制度方面,幾乎占據了整個負面比重的一半以上。經濟類正面報道比重高于負面比重,主要集中在中國的網絡購物、電子商務平臺以及中國的手機制造和輕工業產品上來。社會類負面新聞主要集中在社會上突發事件、社會糾紛以及工廠爆炸和救災不力上來,軍事科技類正面報道主要集中在中國的電子產品、即時通訊工具和軟件的興起。在衛生類方面,主要集中在中國的動植物上來,對最近經常提起的霧霾和自然環境破壞較少提及或較少負面評價。從整體上來,正面報道多于負面報道,中立報道居于絕對性的地位,可見社交媒體中的中國形象有自己的建構模式,并沒有受西方的中國話語霸權制約。

除此之外,根據統計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間有效視頻新聞128個,涉及到經濟、國民、社會、文化、政治等議題。社會類的新聞要多余其他議題新聞,達到37.5%,其次是文化類,達28.9%,最低的是軍事類,只有1.56%,在視頻的來源上,除去沒有明確標注來源的視頻新聞外,共有49個新聞來自Youtube,10個新聞來自CCTV,2個來自騰訊視頻,9個來自優酷視頻,新浪視頻2個,秒拍視頻1個,BBCI個,地方電臺(黑龍江衛視)1個,來自VK網的19個。視頻新聞在選擇的新聞源上,除了VK網自身的新聞來源外,大部分都集中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可見作為全球最大的視頻網站,Youtube的影響力已經掩蓋過了中國國內其他一些著名視頻網站。CCTV作為中國國內最大的官方媒體,雖然在國內具有相當大的權威性和影響力,但在VK網視頻新聞的選用率上卻遠遠低于Youtube,只有10.64%的比例,其余非官方的民營在線視頻公司的比例也并不高。

3 轉發量分析

在社交媒體中,受眾也參與新聞的傳播與制造,在新媒體日新月異的今天,受眾通過轉發、評論、點贊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和觀點。筆者發現,轉發量在一定時期內是相對穩定的,可以體現受眾對新聞的關注度。筆者取各議題新聞每百篇的轉發量,取小數點后兩位,四舍五入,見表1。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每百篇轉發量最多的是文化類,每百篇有1164.28篇轉發量,其次是旅行類,每百篇有924.13篇轉發,國民類每百篇有887.82篇轉發量,每百篇轉發量最低的是見聞類和體育類,通過新聞的轉發量可以看出讀者對文化類和旅行類的關注興趣比較大。

4 結論

通過對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之間的新聞進行統計研究發現,VK網呈現的中國形象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題材,社會類類、經濟類和政治類的比重高于其他題材,在傾向性上中性報道居于絕對優勢,正面報道多于負面報道,在個別題材中出現了西方的敘事方式,可以看出俄羅斯的思想中仍舊含有通過西方認識中國的思想遺存,但俄羅斯本身建構的表述中國的話語權正在形成,同時通過受眾的反饋可以發現,VK網受眾在選擇轉發新聞類型上有自己的偏好,與報道者形成一定的反差,但總體上看政治、經濟、文化仍然是傳者與受者共同關注的焦點,由此也可以看出受眾對中國文化和旅游、國民的關注凸顯了兩國之間良好的發展態勢??偟膩碚f,俄羅斯的民眾對中國的看法與政府的立場基本一致,顯示出了俄羅斯的強政府、弱輿論的社會特征,同時也驗證了俄羅斯的政治體制具有不同于西方國家的特點。VK網中平衡西方負面報道的采用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的方式,借助不同觀點的陳述來達到抗衡西方話語霸權的目的,因此可以看出VK網中并沒有呈現“中國威脅”的論調。但與此同時,俄羅斯獨有的歷史情懷和大國情節通過受眾的框架可以得到明顯的體現。

猜你喜歡
中國形象新媒體
美國保守主義權勢集團對杜魯門政府對華政策的影響
東方主義在大正日本文學中的探討
西班牙媒體眼中的中國形象
19世紀中后期東西方畫報中的晚清中國鏡像
從香港恐怖片看中國內陸形象的演變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新招數化解新難題:新媒體環境下防止報道差錯路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