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媒體眼中的中國形象

2016-12-21 12:38林杉杉羅婧怡趙自鵬
青春歲月 2016年20期
關鍵詞:中國形象經濟危機

林杉杉+羅婧怡+趙自鵬

【摘要】隨著全球化不斷加強,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發展,中國形象越來越受到世界的矚目。而一個良好的國家形象,能夠推動國家各方面的高速發展,反之,負面國家形象將會帶來諸多不利因素。因此,本文重點研究西班牙媒體眼中的中國形象。本文主要選取《世界報》、《國家報》、《ABC報》以及《先鋒報》四個最具代表性的主流媒體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有關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的報道來提取西班牙媒體眼中的中國形象。研究發現,西班牙媒體對中國經濟的主要印象為:強大、貧富差距大、腐敗、影響力大。另外在西班牙報道的遣詞造句中,也能體會到,西班牙媒體對中國綜合國力的認可。在本文的研究當中,我們也能從中進行思考,得到啟示。我們應該多措并舉,從多方面入手,重整國內國外新聞媒體環境,完善回應機制,增加國內報道透明性,同時給予外國媒體更多采集媒體的渠道,以此來營造和平、文明、開放、發展的中國國家形象。

【關鍵詞】中國形象;西班牙媒體;經濟危機

自2012年起,帶著“中國經濟危機”“中國增長放緩”等字眼的報道便屢見不鮮,而這類報道,更是在2015年至2016年期間達到了頂峰。西班牙媒體認為,此次是一個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如果把此次經濟低迷比作是一次地震,那么在西班牙媒體看來,無疑中國便是“震中”。

2015年中國GDP增速為7%,盡管依然保持適中的速度,卻呈現了自2008年以來最低增速,在美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因此,有一些悲觀的媒體認為,是否又要回到08年的經濟危機;但是樂觀的西班牙媒體人認為,這種情況是絕對不會發生的,因為世界各國已經吸取了2008年次貸危機的經驗和教訓,為迎接此次挑戰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在中國的經濟事件當中,受到西班牙媒體關注度最高的是“滬市股市大跌”,是8年以來,股市下跌幅度最大的一次?!爸袊谑澜缳Y本市場的分量如此高,以至于在短短14到16個小時之內,恐慌就迅速的蔓延開來?!币黄獔蟮廊绱藢懙?。在他們的印象里,中國人非常節省,慎重花錢,現在中國人會投入大量資金在股票中,而不會左顧右盼、猶豫不決。西班牙媒體認為滬市出現崩盤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經濟增長放緩;二是生產水平降低;三是股市政策的變化;四是市場通貨膨脹;五是銀行的不當干預;六是人民幣貶值。

除此之外,對于中國經濟,西班牙媒體對于中國生產蕭條、工業疲軟等現象關注度較高。西班牙媒體在描述中國時,很喜歡與美國和歐洲進行比較,其中一篇報道,就以汽車工業為例,將三個地區進行了比較。西媒認為,2015年和2016年中國汽車登記數量可能無法實現大幅上漲,而美國和歐洲在2015年上半年,汽車登記數量都呈現大幅上漲,預計在2016年漲勢會更為突出,這對于歐美的汽車行業是一個契機。由此可以看出,汽車行業只是中國工業疲軟的縮影,在鋼鐵、銅、礦等其他工業中,產能過剩、總需求不足、產品價格下降等情況也十分嚴峻。

總體來說,西班牙媒體對于中國經濟發生的震蕩十分關注,新聞發布及時,評論深刻而較為客觀,對我國經濟學研究以及中國形象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從西班牙新聞報道中的字里行間,我們不難看出,對于中國經濟,西班牙媒體已然承認它的強大和發展。在報道中,西媒通常用以下詞語和語句來形容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la segunda econom?a)、強國(potencia)、亞洲大國(gigante asiático)、亞洲第一強國(el primer poder astático)、中國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助推器”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已經使我們能夠在世界的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

但是,對于中國的經濟發展,西班牙媒體并不是一味的贊揚和鼓勵,也有一部分報道直言不諱的指出他們認為可能存在的問題,例如財富分配不均、腐敗滋生等等。

一篇名為《中國比美國擁有更多百萬富翁》的報道中寫道:“盡管面臨著經濟衰退的局面,但是中國的富豪們仍然戰勝了困難,在過去的12個月中創造了比其他國家更多的財富?!蔽靼嘌烂襟w認為,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急劇下降,然而就在同年10月,富豪榜上中國的人數首次超過了美國,這也就意味著中國25%的人口只擁有1%的財富,西班牙媒體認為這反映了中國財富分配的不均衡。

除此之外,“腐敗”也是西班牙媒體常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在西班牙的諸多報道中,“腐敗”問題反復被提及、擴大,《國家報》和《世界報》的報道中,多次將中國形容為“關系之國”(país de los guanxi(contactos))。另外,西班牙媒體認為地方土地自由買賣是滋生腐敗的根源,同時也容易使得經濟結構扭曲,美國的次貸危機便是由此產生。西媒希望中國能夠嚴格控制土地房屋買賣,制定適合本國發展階段的制度,例如加大征收環境稅,累進所得稅(包括征收資本利得稅)和物業稅等等,以此來控制土地買賣,防止腐敗的滋生。

在解讀西班牙媒體報道的過程中,我們能從中體會到西班牙媒體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給予很高的評價,但是,對于大部分西班牙人,乃至于大部分西方人來說,他們對中國的了解還知之甚少,因此,塑造國際形象不能只依賴新聞媒體,而應該多措并舉、多管齊下。

首先,應從國民教育抓起,提高公民文化素養,培養良好生活作風、生活習慣,使每一名公民都能成為國家形象的塑造者。

其次,提高文化軟實力,發揮已有文化優勢,輸出制作精良的文化產品。向韓國、美國、日本等國借鑒經驗,制作出高水準電視劇、電影等文化產品,將中華民族普世價值觀以及中國情懷孕育其中,通過文化產品輸出,傳播中國形象。

最后,利用新興媒體,新興技術,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尋找機遇,塑造正面國家形象。

總體而言,我國應完善對扭曲國家形象報道的回應機制,并為外媒記者提供更加通暢的輿論采集渠道,對問題性報道,加強自身報道的透明性,引導外國媒體及外國受眾。通過不斷的努力,提升國際形象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 賈中山, 朱婉君. 西班牙媒體三大報紙上的中國國家形象分析——以“十八大”期間涉華報道為例[J]. 新聞學與傳播學, 2013,04.

[2] 劉倩. 西班牙媒體責任體系探析[J]. 中央民族大學, 2008.

[3] ISMAEL ARANA. El país asiático tiene ya más multimillonarios que Estados Unidos[N]. 世界報, 2016-1-27.

[4] LUIS FEDERICO FLORIO. ?Por qué cae la bolsa en China?[N]. 先鋒報, 2016-1-08.

[5] NOURIEL ROUBINI. ?Un regreso al 2008?[N]. 國家報, 2016-03-07.

[6] RAMON AYMERIC. Torenmta en los mercados: El síndrome de China[N]. 先鋒報, 2015-08-25.

猜你喜歡
中國形象經濟危機
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影響與警示
美國保守主義權勢集團對杜魯門政府對華政策的影響
東方主義在大正日本文學中的探討
19世紀中后期東西方畫報中的晚清中國鏡像
從香港恐怖片看中國內陸形象的演變
從產業發展看日本1920年經濟危機
企業如何應對經濟危機
美國的世界經濟霸權從何而來
講好中國故事:政府對德傳播媒體該怎么做
西方文學中的中國形象及其文化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