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調整產業布局 推動桑蠶業實現產業化
——重慶市桑蠶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2016-03-28 17:54曾祖昌重慶市黔江區阿蓬江鎮農業服務中心重慶409008
吉林農業 2016年16期
關鍵詞:經營規模桑蠶重慶市

曾祖昌(重慶市黔江區阿蓬江鎮農業服務中心,重慶409008)

積極調整產業布局 推動桑蠶業實現產業化
——重慶市桑蠶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曾祖昌
(重慶市黔江區阿蓬江鎮農業服務中心,重慶409008)

重慶市桑蠶業的養殖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呈現產業規?;l展模式。近些年來,重慶市鼓勵桑蠶業發展,并投入了項目資金與技術支持之后,桑蠶業并未得到有效的進步與發展。本文將就重慶市的桑蠶業發展現狀與促進發展對策方面進行分析與探討。

重慶市;桑蠶業;發展現狀;對策

1 重慶市桑蠶業的發展現狀

1.1經營規模小

重慶市地處我國西南地區,其地形、地貌環境較為獨特。其中,山地與丘陵面積居多,年降水量充沛,各地區的平均氣溫適宜,非常適合桑蠶業的發展。但也正因為這種獨特的地形環境,導致栽種桑樹與養殖蠶無法在空曠平原內進行,桑蠶養殖地相對地理位置不集中,導致桑蠶業的規模普遍較小。另一方面,重慶農村地區是栽桑養蠶的主要地區,但因為農村的生產力低下,技術水平相對落后,養殖蠶的種類一般不超過三種,因此普遍產繭量在300噸以下。再有農村地區受到自然氣候環境的影響較大,一旦經營大規模的桑蠶生產,相對要承擔更高經營的風險,這些綜合因素在整體上導致了當前重慶市桑蠶業發展中經營規模較小的現狀。

1.2勞動力缺乏

在當前城市化進程迅速加快的時期,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成為必然的趨勢。就重慶市而言,大約有70%的人口為農村人口,但近些年來,農村精壯勞動力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紛紛走出農村,去城市從事第二產業勞動與第三產業勞動。因此造成當前重慶市的栽桑養蠶區域的從業人員多數為婦女及年老體弱的人群。這些勞動人員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對栽桑養蠶過于依賴自然天氣,“靠天吃飯”現象嚴重。此外對于新型技術能力的接受程度也遠遠不如青年勞動力,同時技術操作能力與勞動強度、工作負荷能力也相對較弱,整體上影響了重慶市桑蠶業的進一步發展。

2 促進重慶市桑蠶業的發展對策

2.1高效利用新型科學技術,拓展經營規模

重慶市農村地區的技術生產力落后,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桑蠶產業規模的進一步拓展。因此,要積極的推廣優良桑樹、蠶的品種。地方政府也要給予相關的政策予以鼓勵,并成立技術指導小組,對各地區的桑蠶生產進行專業指導。對于栽桑養蠶及后續的加工生產環節的從業人員,積極地開展相關技術培訓,以其能夠接受的方式授課,或采取講座講解,或采取實地教學等方式,有步驟的對這些人員進行桑蠶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技能的培訓。提高勞動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桑蠶的產量,促進經濟效益提升。

重慶市特殊的地形、地貌環境與勞動力缺失的綜合因素使得桑蠶業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程度的限制。而合作社共同經營的方式不僅能夠拓展產業規模還有利于幫助蠶農分攤經營風險。具體的操作方式可以采用將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集中起來,建設并形成統一的栽桑、養蠶、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的產業鏈條模式。統一規?;纳a管理,不僅能夠加強統一應對自然災害及因價格曲線波動等市場不平衡的問題,還有利于減少生產、加工、銷售等中間環節的運輸費用,以及人力、物力、財力等損耗。在當前社會市場競爭極其激烈的情況,桑蠶業的統一生產管理是產業經營走向規?;c集約化的重要步驟。

2.2調整產業布局

重慶市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使其桑蠶業發展有過極為輝煌的歷史,已經形成了桑蠶、繭、絲、綢、印染、服裝、銷售等門類齊全的產業鏈條。但是總體來看,其經營規模較小,技術成果轉化的實際效果不盡人意,企業競爭力不強,在當今國際競爭力日益加劇的時期,傳統的產業發展與經營方式已經不能夠完全適應市場變化,因此要及時進行產業布局的調整。要根據重慶市桑蠶業當前的發展狀況與自身優勢,科學合理的進行定位。積極把握與利用國家的相關政策方向,立足我國蠶業的整體發展策略“東蠶西移”,將重慶市自身的桑蠶發展中心有序的轉移到國家重點桑蠶發展領域,即渝東南和渝東北地區。重點發展桑蠶特色產業,并在項目的技術、資金投入、福利政策等方向實施戰略傾斜,合理布局各地區的桑蠶區域,促進重慶市桑蠶業發展走向產業化。

3 結語

本文就重慶市的桑蠶業發展現狀以及解決對策方面進行了分析與探討。著重從重慶市桑蠶業經營規模較小與勞動力缺乏兩方面著手,提出了相關的可行的解決策略,即高效利用新型科學技術,拓展經營規模與調整產業布局等方式。桑蠶業作為重慶市的重點特色發展產業,其發展完善關乎著重慶市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政府與社會給予幫助與支持。

[1]付有昌.重慶蠶桑產業快速發展的對策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

[2]王承相.重慶市云陽縣蠶桑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建議[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

[3]周承鳳,張太云.經濟新常態下合川區蠶業發展對策淺析[J].蠶學通訊,2015.

[4]胡萬瓊.堅持走循環經濟之路 促進蠶業可持續發展——重慶市渝北蠶區主體農業經營模式初探[J].蠶學通訊,2007,12(27):4.

[5]傅立新.制約蠶桑生產發展的因素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6.

F326.3

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6.003

曾祖昌,大專學歷,重慶市黔江區阿蓬江鎮農業服務中心,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試驗示范。

猜你喜歡
經營規模桑蠶重慶市
重慶市光海養蜂場
重慶市光海養蜂場
閬中蠶種場桑蠶智能系統研發簡報
夏秋用雙限性桑蠶品種“蜀芳×川白”的育成
提高桑蠶一代雜交種雜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鑄造輝煌
——重慶市大足區老年大學校歌
桑蠶 廣西“天蟲”占全國半壁江山
發電集團技術監督創新的思考
我國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
神木縣賀家川鎮不同糧食生產經營規模糧農收入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