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因子對農作物病蟲害發生的影響

2016-03-28 17:54倪秀國
吉林農業 2016年16期
關鍵詞:氣象條件害蟲農作物

倪秀國

(鐵嶺縣氣象局,遼寧鐵嶺112000)

氣象因子對農作物病蟲害發生的影響

倪秀國

(鐵嶺縣氣象局,遼寧鐵嶺112000)

我國是農業大國,其農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農業生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糧食安全及社會的穩定。影響農業生產穩定的因素比較多,生產中必須要抓好每個環節,其中病蟲害防治是十分重要的環節,病蟲害的發生輕則導致農作物減,重則會導致絕收。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是許多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氣象因子對病蟲害的發生影響最直接,也是病蟲害發生的重要基礎。本文對此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對農業生產中病蟲害的防治提供參考。

氣象因子;農作物;病蟲害;影響

1 氣象條件對病蟲害發生的重要影響

1.1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分析

我國地域廣闊,南北縱橫千里,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差異較大,多種因素造成了我國自然災害比較嚴重,其中農作物的病蟲害是比較多發而且嚴重的自然災害。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農作物的病蟲草鼠害多達近2000種,具有種類多、影響大,多呈暴發的趨勢,一旦發生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災害,給農業生產帶來嚴重的損失,導致減產甚至絕收,農產品質量下降。這些病蟲害一般都具有流行性、暴發性、毀滅性,其發生和流行都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至少與氣象災害相伴而發生。所以加強氣象研究、做好氣象變化的測報對防治病蟲害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1.2氣象因子對病蟲害發生的影響

氣象因子就是指氣象條件或原因,主要包括溫度、降水、濕度、光照和風等,這些氣象條件的變化會引起其他事物的發展變化。就農業生產中病蟲害草鼠害的發生而言,受這些氣象因子的變化最直接,與其密切相關。農作物的病蟲害發生、發展和流行,必須要有三個條件:一是病蟲害的寄主,二是病蟲害本身發展到具有為害力的階段,三是病蟲害適合生存發展的環境條件。這三個條件中,農作物及周邊的植物、土壤及農作物本身都可能成為寄主,而環境條件就是由氣象條件決定的,氣象因子達到滿足病蟲害生存、生長的程度,就會促進病蟲害的發育成長,達到具有為害力的階段,形成流行。

溫度: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活動都要具備一定的溫度條件,一般在6℃~36℃這個溫度區間,而且不同的病蟲害都有最佳的發育溫度區間,例如玉米螟的卵孵化溫度區間在18℃~32℃,26℃時達到孵化率最高,而25℃則是最適合的飛翔區。在適合的溫度區間內,病蟲害發育速度隨溫度升高而加快,病蟲害表現出生命活力,而且壽命較長,大量繁殖,危害較重。

濕度:濕度和雨量的變化也是影響害蟲數量增減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病蟲害對于濕度的耐受程度不同,有的喜濕,有的好干,一般喜濕的害蟲要求相對濕度要在70%以上,而一些好干的害蟲則要求濕度在50%以下,一旦濕度條件滿足其生長要求,便會大量繁殖,產生為害。例如玉米螟在春季雨水充足的條件下,相結濕度高,而且氣溫條件適合,便會形成大發生的局面。2012年東三省悶熱高濕的氣候條件正適合粘蟲的生長,6月、7月份短時間就大暴發,二代粘蟲很快襲卷東三省大部分地區,造成玉米產量嚴重下降。

光照:光照主要表現為光波、光強、光周期三個方面的影響,光波直接影響害蟲的趨光性,光強影響害蟲的活動。例如取食、棲宿、交尾、產卵等,直接影響害蟲的活動節奏,同時與害蟲的體色及趨集程度有直接關系。光周期是引起害蟲滯育和休眠的重要因子。

風:風的速度及變化對于害蟲的產卵、取食及遷飛等活動都有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講,不同的害蟲對于風的應激也有所不同,弱風能刺激一些害蟲起飛,但對于抗風力弱的害蟲,弱風也能抑制其活動,多數情況下,強風都會起到抑制害蟲起飛,風速、風向都會影響害蟲遷飛的速度和方向。

2 利用氣象因子對農業病蟲害進行有效預防

氣象、氣候條件與農業病蟲害的關系最直接。在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必須要充分利用氣象因子的變化,以氣象測報為依據,確定病蟲害防治的方法、時間和次數,這是一種既環保又廉價的防治方法,而且是十分有效。例如對一些昆蟲的防治上,昆蟲是變溫動物,其體溫也隨著溫度升高而升高,而體內的新陳代謝也會加快,生理生化反應也不斷加快,促進昆蟲的生長發育,影響取食、棲宿、交尾、產卵等。但如果溫度超出昆蟲的生長適宜區間,對昆蟲的發育和繁殖又有抑制作用,甚至有致死作用。通過改變氣象因子,使其超出病蟲害適宜生長發育繁殖的氣象、氣候條件范圍,從而達到防治目的。例如在根結線蟲的防治上很難用化學方法進行防治??衫锰柲苓M行消毒,在陽光充足時,用地膜覆蓋澆過水的土壤,利用溫室效應,土壤溫度升得很高就能夠對根結線蟲起到抑制甚至殺死的作用。例如“高溫悶棚”防治黃瓜霜霉病和蚜蟲,都是通過人為進行氣象因子的改變達到滅蟲殺菌的效果,但在處理時要對氣象條件嚴格掌握,在處理時間的把握上做到精確,以免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傷害到植物。

大部分昆蟲的生長都具有一定的規律,而且需要一定的氣象條件,所以病蟲害的發生期預測相對容易一些,但其發生的數量則很難預測,因為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基本上無法準確預測數量的多少,只能是根據病蟲害的發生情況進行預估,而且要建立在氣候預測的基礎上,雖然目前氣象預測的準確程度上較過去有長足的進步,但是對于長期的氣候預測還具有一定的難度,技術方面及方法手段上也都在探索之中。病蟲害預測仍然離不開氣象數據分析,所以病蟲害防治必須要以氣象因子的變化發展為基礎,才能做出接近客觀的測報。

[1]馮崇川.利用多重氣象因素予測春季小麥黃矮病的多元線性回歸式的比較[J].陜西農業科學,1981,(06).

[2]薛玉花,孫旭霞.使用除草劑切莫忽視環境因素[J].現代農業科技,2007,(08).

[3]葉生海,陳國平,程年娣,方榮華,柯美漢,冷三成.鄂州市水稻稻曲病流行的氣象條件初探[J].湖北植保,2005,(02).

[4]張福麗.氣象因素對黑龍江省三種病蟲害的影響及預測預報[D].東北林業大學,2009.

S43

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6.035

倪秀國,本科學歷,鐵嶺縣氣象局,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業氣象。

猜你喜歡
氣象條件害蟲農作物
高溫干旱持續 農作物亟須“防護傘”
俄發現保護農作物新方法
夏季農作物如何防熱害
厲害了!農作物“喝”上環保酵素
冬季果樹常見蛀干害蟲的防治
成都市大氣污染與氣象條件關系分析
基于氣象條件的船舶引航風險等級
棗樹害蟲的無公害防治
氣象條件對某新型蒸發冷卻空調的影響
農業害蟲的冬季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