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高產馬鈴薯種植技術

2016-03-28 17:54唐燕昆
吉林農業 2016年16期
關鍵詞:師宗縣薯塊種薯

唐燕昆

(曲靖市師宗縣大同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業辦),云南曲靖655705)

早春高產馬鈴薯種植技術

唐燕昆

(曲靖市師宗縣大同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業辦),云南曲靖655705)

云南省師宗縣有著良好的地質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早春馬鈴薯的種植。本文從云南省師宗縣的實際出發,分析介紹了早春高產馬鈴薯種植的技術要點,其中包括選地整地、種薯選擇與播種、種植方式、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等內容,以供馬鈴薯種植戶參考。

早春;高產;馬鈴薯;種植

1 做好選地、整地工作

早春高產馬鈴薯種植需要選擇交通便利,地表土壤深厚、排水通氣效果較好、有機質豐富、水源充足、方便排灌的地方,以土壤呈微酸性,前茬作物為水稻的土壤最好。在整地時做到深耕細耙,土塊要保證細碎,松土層要達到26厘米以上。起壟作畦時,要保證壟面寬達到2米,壟溝控制在23~26厘米,壟溝寬達到32~40厘米,壟面與溝底要做到平直,方便排水及后期田間操作。對于地下害蟲為害比較嚴重的地塊,應在春節整地時使用辛硫磷3公斤/公頃,或使用甲拌磷30公斤/公頃顆粒扮成毒土翻入土中,防治地下害蟲。

2做好種薯消毒,適時播種

當地適合選作早春馬鈴薯的品種有云薯201、2744等,在選擇種薯時要將爛、腐薯剔除掉,選擇在晴天中午進行曬種,曬種時間持續3~5天,直到幼芽變綠或變紫,當長出了0.5厘米左右粗壯的綠芽時就可以按芽進行切種。在通常情況下,主要分為大種薯、中種薯和小種薯3個等級。對于大種薯可以破頂芽采用豎切的方式一分為二,并根據薯塊大小以及芽眼的位置來將其切為4塊或4塊以上。對于中種薯可以直接采用破頂芽豎切的方式一分為二后播種。對于小種薯則可以不用進行切塊直接整薯進行播種。在切種薯的時候應充分利用頂端優勢,采用螺旋式向頂端斜切;所使用的切刀必須采用酒精進行消毒,尤其是在切完病、爛薯塊之后必須進行消毒處理;應保證每一個切塊上都有1~2個芽眼;在切完之后應將其放置在通風避光處,促進傷口愈合。切完之后需要使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均勻地噴灑到薯塊之上,然后進行翻拌,做到隨拌隨種,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立枯絲核菌引起的莖基腐病以及鐮刀菌引起的根腐病。室內催芽時需要在15℃~18℃的室內通過層積法催芽。催芽應該使用2~3年之內都沒用進行過馬鈴薯種植的土壤,在薯芽漲到1.5~2厘米時將其扒出涼芽,溫度控制在10℃~15℃,時間控制在3~5天。

3 使用雙行壟作的方式種植

使用雙行壟作,統一采用東西行向進行種植,株距控制在0.35米,種植的密度為4.95萬株/公頃,這個密度可以獲得較高的產量。如果種薯過小,其萌發頂土的能力就會較弱,并且其出苗也會較差,植株也會很弱??;如果種薯過大,就會導致浪費。采用雙行壟作則可以有效預防薯塊莖長大露出土面變綠而降低品質的情況。而統一采用東西行向種植則有助于植株獲取更多的光照,有助于改善品質。有研究認為,禾本科作物如果生在遮蔭地,那么蛋白質的含量就會減少,同時還可使馬鈴薯塊莖之中的淀粉含量降低。

4 做好水肥管理

適時澆水,在馬鈴薯的生育期之內必須要澆水3~4次。在出苗期的時候,因為植株還較為弱小,澆水需要根據實際墑情來進行確定,如果墑情好可以不澆水,但是必須要確保土壤濕潤。在發棵期時澆水的要點在于不旱不澆,如果澆水,不能夠漫過壟頂。在結薯期時,則需要很多的水量,一旦出現旱情征兆,就需要及時進行澆水。直到收獲前的7~10天才能停止澆水。但是切忌大水漫灌,防止出現土表板結的情況。在灌水之后,當表土微干的時候就需要及時的進行鋤地松土。在播種前必須要一次施足基肥,這樣效果最好,特別是將有機肥和磷鉀肥在播種前就施入所能夠獲得效果更好。當馬鈴薯從幼苗開始展葉的時候,在每7~10天進行一次葉面追肥,追施0.1%硫酸鎂、0.3%磷酸二氫鉀、1000倍三十烷醇混合液,要連續噴3~5次,要均勻的噴灑到葉面上。而在地上莖現蕾的時候,還需要結合培土,主要以磷肥、鉀肥為主進行追肥,或者結合灌水進行追肥。

5 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在早春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疫病和蚜蟲是重點防治對象。在現蕾期容易出現早疫病,需要做好觀察,及時的進行防治,可以采用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采用10%世高水分散顆粒劑1500~2000倍液,或使用64%殺毒礬500倍液的方式來進行防治。對于在雨水較多時節與植株開發期前后大量發生的晚疫病,在發病初期每隔7~10天噴灑1 次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普力克800倍液、1∶1∶200波爾多液,連續噴灑防治2~3次,則可以對晚疫病的防治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如果出現蚜蟲,可以使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的方式來進行防治,或是采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使用2.5%魚藤精乳劑600~800倍液,或是25%防克泰水分散粒劑5000~10000倍液噴霧進行防治。

6 適時收獲

待馬鈴薯的葉片逐漸發黃到干枯時,就可以采摘收獲了。在收獲時應注意做到適宜深度采摘,可以避免因為繼續采摘而造成的損傷。在采摘完畢應在田間地頭堆放1~2天,等到水分、熱能大量散發之后,按照薯塊的大小來進行分級剔選,將爛薯、病薯、受損薯清除之后做好馬鈴薯的貯藏工作。對于食用薯、商品薯應避免日曬,種薯則應該適當給予一定的光照之后并低溫貯藏。

[1]王明躍,牛慶國,劉新興,付廣志.早春馬鈴薯保護地種植技術[J].吉林蔬菜,2015(12):4-5.

S532

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6.008

唐燕昆,本科學歷,曲靖市師宗縣大同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業辦),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

猜你喜歡
師宗縣薯塊種薯
馬鈴薯種薯退化的原因及預防
紅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師宗縣五龍壯族鄉生姜種植技術推廣及應用
師宗縣速生杉木的種植與管理
師宗縣核桃提質增效技術措施
紅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塊儲藏腐爛原因及防止對策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獲的特征特性
馬鈴薯種薯貯藏性能和貯藏技術分析
師宗縣檔案局開展鄉鎮檔案館建設業務培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