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資本進入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的困境及發展對策

2016-03-28 18:24孟瑞娜
2016年5期
關鍵詞:融資渠道社會資本文化產業

孟瑞娜

摘要:近年來,世界各國對文化產業的關注度不斷攀升,文化產業的發展對經濟、社會的促進作用吸引著社會各方資金的流入。各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還將有效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幸福指數,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西安作為享譽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發展文化產業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優勢。西安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如今社會資本已成為西安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的一個重要力量,因此本文將以社會資本進入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的現狀為出發點,分析社會資本進入西安文化產業存在的問題,最終提出加快社會資本進入西安文化產業,助推西安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社會資本;文化產業;融資渠道

一、引言

近幾年來,西安市政府對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也逐漸加大。西安市政府從財政稅收、投資融資、資產和土地處置、工商管理等多個方面,提出推動西安文化體制改革,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多項措施。本文將以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為例,分析社會資本進入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的現狀,從與國內發達城市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比較的視角,分析社會資本進入西安文化產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快社會資本進入西安文化產業,助推西安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對策。

二、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發展現狀

截止2014年9月20日,陜西上市公司共計40個,其中主營文化產業相關產品且總部在西安的上市公司有曲江文旅、西安旅游、廣電網絡和陜西金葉。因此,本文選擇這四家上市公司進行比較分析。

(一)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IPO狀況

除了IPO凈額低于陜西金葉外,廣電網絡的注冊資本、上市時間、股票發行量均位居四家上市公司前列。曲江文旅在四家上市公司中規模最小。與曲江文旅相比,西安旅游具備的資金實力較雄厚。1998年6月陜西金葉上市,募集資金近1.5億,是四家上市公司中首次募集資金規模最大的,這與其主營多元產業密不可分。

(二)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經營現狀

從2013年上半年四家文化產業的經營現狀看,廣電網絡和曲江文旅2013年上半年的業績較好,廣電網絡不論從營業收入、毛利率、還是營業利潤均遙遙領先于其余三家上市公司。2013年上半年,廣電網絡實現營業收入約10.3億元,營業利潤近4億元,毛利率達37.96%。從營業收入來看,廣電網絡的營業收入是曲江文旅的近2倍,陜西金葉的近3倍,西安旅游的近4倍;從營業利潤來看,位居第二的是曲江文旅,其次是陜西金葉、西安旅游;從毛利率來看,曲江文旅為31.69%,陜西金葉為33.57%,而西安旅游不到20%,毛利率較低。

三、社會資本進入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現狀比較分析

(一)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之間的比較

2014年3月底,陜西金葉社會資本占總股本的比例①達83.39%,位居四家西安文化產業上司公司之首。其次依次是西安旅游(67.77%)、廣電網絡(63.93%)、曲江文旅(48.65%)。然而,這些數據的背后卻隱藏著西安文化產業上司公司發展的短板。根據Wind資訊的數據,截止2014年7月底,西安這四家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中海外股的比例依舊均為零,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對外資吸引力不足,創新發展的活力受到一定制約。

(二)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與國內發達城市同行的比較

從前面的分析知道,在文化傳媒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廣電網絡是西安四家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最好的,因此本文僅對廣電網絡與國內發達城市的文化傳媒業同行進行比較分析,國內發達城市選取北京、上海、廣州三市。

1.公司規模及財務狀況

根據東方財富網發布的數據,截止2014年9月20日,我國文化傳媒業共44個上市公司,我國文化傳媒業在北京、上海、廣州共計14家上市公司,其中北京包括歌華有線、華錄百納、藍色光標、華誼嘉信、光線傳媒、樂視網、*ST傳媒及騰信股份共八家,上海包括中視傳媒、新華傳媒、新文化和姚記撲克共四家,廣州有省廣股份、奧傳媒兩家,從總數上看西安市只有廣電網絡一家上市公司②,從數目上已居劣勢,缺少產業集群發展優勢③。

從公司規???,廣電網絡總市值為54.72億元,樂視網總市值為廣電網絡的5.71倍。從短期償債能力看,廣電網絡的流動比率為0.22小于2,速動比率為0.18小于100%,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均偏低,可見廣電網絡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較弱;從運營能力看,華誼嘉信的總資產周轉率為2.11,廣電網絡的總資產周轉率為0.48,可見廣電網絡整體資產的營運能力較弱;從盈利能力看,廣電網絡的營業凈利率為6.98%,光線傳媒的營業凈利率是廣電網絡的近5.20倍;從發展能力看,藍色光標的凈利潤增長率為86.30%,廣電網絡的凈利潤增長率為-2.23%,廣電網絡的發展明顯缺乏動力。綜合來看,廣電網絡與同行相比的差距十分明顯。

2.社會資本占比

通過對比,2013年底北京的藍色光標社會資本占總股本的比達92.56%,位居13家上市公司之首,經計算北上廣12家文化傳媒業上市公司社會資本占總股本比的平均值約為66.15%。北京市有三家文化傳媒業上市公司的社會資本占總股本的比在平均值之上,分別是華錄百納(70.00%),藍色光標(92.56%)和華誼嘉信(66.20%);上海也有三家上市公司在平均值之上,分別是新華傳媒(76.51%),新文化(68.75%)和姚記撲克(85.35%);另外廣州的省廣股份的社會資本占總股本的比為79.40%,高于平均值;西安的廣電網絡的社會資本占總股本的比僅為63.93%,低于平均值??傮w上,從社會資本進入視角,西安文化傳媒業發展也落后于北上廣等發達城市。

四、社會資本進入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

(一)文化產業布局不合理,社會資本分布不均

從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發展現狀看,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存在規模小,行業集中度高,新興業態上市公司缺乏等問題,致使西安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結構不合理。首先,從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的數量看,西安文化產業上市公司遠不及北上廣等發達城市。其次,上市公司規模以及營利狀況也不及發達城市。西安文化產業類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文化傳媒業、旅游業、印刷業等傳統領域,目前西安還沒有新興業態的上市公司,這一領域的企業以民營中小企業居多,例如,曲江樂雅動漫、陽光天合等近100多家動漫企業。

(二)文化產業公司上市困難,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渠道單一

首先,就目前西安已上市的四家文化產業公司看,其股本結構均只涉及A股,而B股、海外股及三板股均未涉及;其次,西安文化產業的企業多為中小民營企業,受其自身條件限制,如文化要素的專業化程度高,流通屬性差,難以轉化為可交易的金融資本等,文化產業企業上市融資面臨不小挑戰。再次,西安文化企業雖然不少,但多數不被私募股權投資商所看重,占文化企業多數的中小民營文化企業更是面臨著引資難的問題。西安文化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的困境,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渠道也面臨多樣化掣肘。

(三)缺乏權威的評估標準和體系,文化產業和社會資本難以對接

上市融資是西安文化產業的一項稀缺資源,而中介機構發審委社會資本能夠顯著提高民營企業的上市成功率[1]。西安文化產業應充分利用中介機構發審委社會資本,獲得更多的上市融資機會。然而,西安文化產業存在市場混亂、價格扭曲、暗箱操作等弊端,缺乏完善的價值評估體系,限制了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積極性,成為制約西安文化產業和社會資本對接的瓶頸。文化資產的價值評估已成為文化企業與金融機構關注的焦點,成為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控制風險的關鍵點。

(四)文化產品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吸引社會資本的潛在價值

西安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缺乏對文化產品理念的設計創新[2],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自主創新項目缺乏,沒有形成西安獨特的風格、標志,品牌影響力較弱。西安文化產業更加缺乏對外資的吸引力,縮小了融資空間。從西安四家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看,首先,缺少精心策劃和包裝,使很多文化項目因缺少文化創意、品牌價值、市場宣傳等而導致外資認可度不高;其次,缺乏專業招商團隊,缺少有國際聲譽的外向型企業入股,難于獲得外資認可。

五、社會資本進入西安文化產業的對策建議

(一)政府應加強文化產業總體發展戰略布局,促進文化產業均衡發展

政府部門應積極發揮其對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劃、組織、治理、協調、引導等功能。首先,應構建文化資源共享的信息網絡平臺,減少客戶了解文化產品的成本,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其次引導構建西安文化產業重點行業協會,從而有利于監督行業規范運營,提高行業整體信譽,也可以通過定期組織開展學術論壇,增加各類文化企業交流合作的機會,促進西安文化企業競爭合作,實現文化產業重點行業的均衡發展。

(二)拓寬融資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多渠道進入西安文化產業

首先,多種金融市場融資。引導有發展潛力的中小文化企業在二板、三板市場融資,擴大西安文化產業在股票市場的總體融資規模。同時,政府應建立融資擔保平臺,引導和鼓勵品牌價值較高的文化企業,通過債券市場和信貸市場融資,促使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其次,政府直接投資。文化產業有一定的公共產品屬性,政府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投入應成為常態。再次,非金融渠道融資。政府應通過宣傳提高公民及企業的社會責任,鼓勵通過直接贊助、捐贈、或購買文化彩票等方式支持西安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建立第三方評估機構,為社會資本與文化產業的對接架起橋梁

要解決社會資本與文化產業的對接問題,就必須解決文化產品估值難問題。政府應引導建立專門的文化藝術品第三方評估機構,鼓勵組建文化產業融資擔保機構、以及與文化產品相關的知識產權專利等評估機構,推動西安文化產業中介服務體系的建立。引導建立文化藝術品交易機構,提高文化產品的流動性和變現能力,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解決了文化產業無形資產評估難、抵押變現難等問題,有效保障了投資者、債權人和消費者的利益[3],就為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創造了空間。

(四)鼓勵自主創新,提高文化產業潛在價值,吸引優質社會資本

西安文化產業的未來盈利能力決定著社會資本的進入興趣與力度,而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新意愿及實力。因此,政府應通過人才政策、財政政策等吸引文化行業有創新意識和能力文化的個人和企業進入西安,帶動西安文化產業創新潮流。對西安文化產業的資助創新項目進行榮譽與資金雙重獎勵,形成爭創新的長效機制,提高西安文化產業的潛在價值。吸引優質社會資本進入西安文化產業,特別是外資,促使產生漣漪效應,有利于提高西安文化產業的資金積累能力、產業競爭力、技術水平、品牌價值[4]、管理能力[5]和市場價值等,增強西安文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注解:

①自有資本占總股本的比例為各公司控股股東持股數占總股本的比例,社會資本占總股本的比例=1-自有資本占總股本比例。

②這與陜西上市公司數目較少的大環境一致,陜西省目前只有40家上市公司,而北京、上海、廣東的上市公司數分別為224、200和195個(截止2014年9月20日)。

③由于*ST傳媒近期停牌,騰信股份于2014年9月剛剛上市,因此本文在對文化傳媒業上市公司的公司規模、財務狀況及社會資本占總股本的比例作比較分析時不考慮*ST傳媒及騰信股份。另外,在分析比較北上廣及西安文化傳媒業上市公司財務狀況時,本文運用2013年度各公司的相關財務指標。

參考文獻:

[1]李敏才,劉峰.社會資本、產權性質與上市資格——來自中小板IPO的實證證據[J].管理世界,2012(11).

[2]王俊華,王振艷.河北省縣域文化產業投融資形式多樣化探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3(3).

[3]楮曉琳.文化產業融資現狀、問題與建議[J].經濟導刊,2010(09).

[4]余曉泓.美國文化產業投融資機制及啟示[J].改革與戰略,2008(12).

[5]肖澤磊,李幫義,邢小軍.我國文化產業利用外資的制約因素與效應分析[J].價格月刊,2010(06).

猜你喜歡
融資渠道社會資本文化產業
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分析與對策研究
論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和對策
對當前我國推進PPP模式的探討
互聯網金融與PPP模式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應用探討
文化產業
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