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背景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探索

2016-03-29 05:31王慧秋
船舶職業教育 2016年1期
關鍵詞:校企高職專業

王慧秋

(渤海船舶職業學院,遼寧興城125105)

行業背景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探索

王慧秋

(渤海船舶職業學院,遼寧興城125105)

創業教育不是少數精英的創業技能培訓,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業素質教育。校企合作共建高職校園創新創業文化,引導高職學生認同創新創業價值,支撐高職學生的創意與動力,打造高職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方式。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構建行業特色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牢固創業基礎,校企協同指導高職學生進行仿真性和完全市場化的創業實踐,提高學生的創業就業能力。

高職學生;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是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而產生的,黨的十八大提出“進入創新性國家行列”和“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2015年10月,教育部頒布《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明確要求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思維養成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面向一線生產、技術、管理和服務的高技能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是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擔負的艱巨使命,伴隨著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日趨成熟,創新與創業教育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1 校企合作共建高職校園創新創業文化

創新創業文化是高職校園文化的新導向和升級版。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是讓高職學生認同創新創業價值,支撐起高職學生的創意與動力,并成為高職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方式。借助校企合作平臺,在校企合作董事會的領導下,聘請行業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組建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合作構建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進行在線教育和培訓。營造和發展高職校園創新創業文化,完善各種保障措施,建設沒有圍墻的高職校園,為高職學生提供鍛煉發展平臺,讓所有高職學生都能找到各自的發展定位,實現夢想。

1.1 升級高職校園精神文化

吸收政府與企業管理人員及行業技術骨干參與制訂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結合教育部文件精神實施“高職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組建各種形式的高職學生創業社團,從企業聘請兼職教授定期舉行講座、論壇活動,融合工學結合的辦學理念和專業特色打造高職創新創業文化,形成具有行業特色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理念和目標。

利用校園網絡、系部櫥窗等陣地宣講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創業的優惠政策與法律法規,鼓勵高職學生進行專業與職業、就業與創業的思考與展示。與學院團委、學生處合作,利用“大學生科技文化節”等活動載體,引導高職學生敢想敢做,感知創業魅力,體驗創業樂趣。

理解高職學生的創業畏難情緒,打破神秘感,積極培育“寬容失敗”文化,讓高職學生充分預見創業過程中的坎坷與失敗,不畏挫折,磨礪成長。

針對參加創業模擬實踐、創業創意計劃大賽的學生及創業課程學習優秀的有強烈創業意愿的學生,將SYB(START YOUR BUSINESS,創辦你的企業)工作常態化。使學習創業技能成為一項影響廣泛、全員參與的常態化工作。幫助高職學生將專業與未來的自我發展相聯系,通過創業精神的培育掌握就業求職主動權。

1.2 完善高職校園制度文化

建立健全高職學生創業指導服務專門機構,聯合當地政府創業園,打造創客空間,以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和重新設計教學環節為重點,建立和完善符合高職創新創業人才身心成長規律的系列制度,如《創業教育實施意見》 《高職學生創業項目管理辦法》 《高職學生創業項目評審細則》等。建立客觀可行的評價機制,營造制度文化氛圍。

1.3 再造高職校園物質文化

高職校園物質文化涵括環境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建設等多方面。將創業教育與創業實踐的場地、設備、資金、創業孵化基地以及網絡創業課程及創業專題網站建設等創業環境作為再造高職校園物質文化的主要環節,為高職學生創業實踐提供便利條件,全方位體現創業能力培養的目標、任務、內容和要求。各系部結合自身專業特色進行合理規劃,涵蓋創業認知、創業準備、創業者素質以及創業實踐等創業教育相關內容,引進與設計定位自身創業文化的亮點。

1.4 建設高職校園行為文化

借助校企合作創新創業平臺,把行業企業管理專家、創業成功的校友請進校園,指導學生創業實踐。特別是高職學生的模擬經營等社會實踐活動,尋找案例研究的公司項目,通過校、企、行多方共同探討與溝通交流,讓學生融入企業現場親臨工作崗位,提供高職學生參與實習實踐的機會,激勵高職學生關心創業、參與創業、樂于創業,積極思考并化為行動,養成行為文化。

舉辦豐富多樣的職業技能競賽和學生社團活動,引進企業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吸引企業到大賽現場招聘優勝者,以賽促學,有效補充創業教育內容和形式。重視高職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期間的創新意識培養,實習教師督促鼓勵高職學生在工程實踐中撰寫創業計劃書,參與企業技術創新,邀請行業、企業技術人員指導高職學生融入先進企業文化,促進高職學生的持續職業能力發展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

2 構建行業特色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課程是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載體。教育部明確要求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要“面向全體大學生,納入教學主渠道”,開發建設一批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群)。目前國內許多高職院校已經將創業教育列為必修課程,結合行業特點,遵循高職學生的心理、認知等身心發展規律,從高職學生創業特征分析入手,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改革。以培養高職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指導高職學生開展仿真性和完全市場化的創業實踐,引導高職學生學會就業創業技能,掌握開發新崗位、創設新崗位的本領。

2.1 普及創業知識

創業知識由專業知識、法律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綜合知識等組成,了解掌握創業知識對于規避創業風險、成功創業舉足輕重。精煉務實的創新創業指導、創業心理與技能、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等,以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樹立創新創業理念,激發投身創新創業興趣,提高創業能力為主線。作為一門創業啟蒙教育課,創業社會常識及引導高職學生創業之路、積累與掌握創業知識是開展創業教育的起點。

高職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業選擇,在專業學習的基礎上,學習創業基本知識理論、創業者素質能力要求,訓練創業思維、激發創業意識。掌握制度及法律法規知識,學習編寫創業計劃書,撰寫創業報告。參加校園創新創業實踐鍛煉,開展可行性研究,設立創業訓練項目。為學生創設仿真創業情境,通過項目式、實踐性的創業模擬,引導高職學生掌握創業的基本技能,培育創業能力,最終走向完全自主的市場化運作。

2.2 搭建創業實踐平臺

創業能力包括學生的創業心理品質、經營管理能力和創業所需的綜合能力等。鑒于課堂教授知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相關教學軟件建立創業實踐平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先讓學生在模擬環境中開展實踐訓練。同時組織學生參與實訓項目訓練,參加學院舉辦的創新創業競賽以及各級各類技能大賽。

以創業活動的任務實施過程為導向,在校園內開辦“創業街”,讓高職學生發揮自己的技能,從事生產經營性實習活動,學會營銷,掌握運營技術等。結合高職學生層次的定位,突出任務與創業活動所需知識的相關性,完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工作體系。

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掌握如創業環境分析、商標申請、工商注冊、企業申辦登記手續、專利申請等知識,讓高職學生經歷從課堂理論學習到模擬實驗實訓,進行創業素質拓展訓練、電子商務實訓,最終走向市場化運作的整個過程,不去刻意追求創業成功項目數量,而注重培養高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能夠適應市場需求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2.3 組建優秀教學團隊

基于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現狀,創業課程教學團隊需要不同的專業背景相結合,主講教師應具備雙師資格,鼓勵教師考取心理咨詢師、職業指導師等資格證書,具有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教學能力。選拔具有創業意識的教師,經過創業教育專業培訓后,擔任高職學生創業課程的基礎教育教學、組織管理工作。

創業學生“到社會中去”,教師必須“從社會中來”。制訂激勵政策,鼓勵現職教師參與創業實踐,在創業一線兼職,熟悉市場運作,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實踐指導。聘請企業家或行業協會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擔任兼職教師或客座教授,指導學生優化創新創業項目,傳授自己的創業和管理經驗,為學生答疑解惑。產教融合打造一只優秀的專兼職創新創業教學團隊,指導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課程實踐活動。

3 促進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

專業教育培養高職學生的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創業教育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和以創造、創新為核心的創業精神。鑒于高職院校目前的創業教育尚不完善,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實施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是現實的選擇。與大眾群體的再就業式創業不同,高職學生創業的優勢是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因此專業教育是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成功的基礎。

3.1 專業培養方案滲透創新創業理念

校企合作制訂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實施方案,立足創業與專業相結合,圍繞創業要求,積極與創業成功人士、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依據區域經濟發展需要靈活調整和設置專業,結合行業企業對技能人才需求,針對不同崗位專門培養。在專業教學計劃、內容、方法、考核評價等環節中滲透創新創業理念,做到創業教育進計劃、進課堂,以創業帶動就業。

3.2 專業課程教學滲透創新創業內容

在專業教學內容中融入創業意識與創業心理品質的訓練與培養,引導鼓勵學生跨專業學習,把專業學習與創新教育和個性化發展有機結合,提高發現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3 專業實踐教學結合創新創業實踐

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培養和工學結合育人模式,建設創新創業實踐基地,解決高職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空間拓展。結合學生專業學習進程,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有機結合,頂崗實習期間對學生實行企業化管理,真正做到服務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需要。建立成功校友創業教育基地,定期安排組織學生到創業教育基地進行頂崗實習和協助創業實踐,接受成功創業校友的實時引導和精細化指導。優秀校友與指導教師共同組成創業智囊團,促進創業,共同發展,形成較為濃厚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

創業教育不是少數精英的創業技能培訓,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業素質教育。創新創業考驗高職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運籌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承受壓力和挫折的心理品質。高職學生經過“創新創業素質”的訓練培養,其創新創業意愿、激情得到明顯提高,不僅儲備了豐富的創新創業實踐知識,而且增強自主創業能力,提升創業心理品質,成為伴隨高職學生成長發展的寶貴財富。

[1]何孟原,吳金秋.“融入式”創新創業教育視閾下創新創業文化建設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2): 64-65.

[2]劉攀,姬瑩.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機制下的創新與創業課程開發[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3):254.

[3]宋建軍,吳鳳彬.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102-104.

[4]徐暢,龐杰.高職院校體驗式創新創業教育與管理探索[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8-11.

[責任編輯:陸麗娜]

The Explo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WANG Huiqiu
(Bohai Shipbuilding Vocational College,Xingcheng 125105,China)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not the skill training for a small number of elites,but the entrepreneurship 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 the students.School and enterprise constru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lture on higher vocational campus together,guid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o identify with its value,sustain their creativity and motivation,and make the common value pursuit and behavior forms for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author combine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reative education to constru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system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and reinforced entrepreneurship foundation.Schooland enterprise conducthighervocationalstudentsto carry out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of simulation and fully marketization,to improv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ability.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G710

A

2095-5928(2016)01-05-04

10.16850/j.cnki.21-1590/g4.2016.01.002

2015-09-15

王慧秋(1964-),女,遼寧興城人,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及教育心理。

猜你喜歡
校企高職專業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校企合作五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