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分析

2016-03-30 01:50高博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8期
關鍵詞:心腦血管疾病死亡感染

高博

【摘要】 目的 對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探討。方法 98例行血液透析治療中死亡的臨床患者, 對其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 總結血液透析死亡的危險因素。結果 98例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者46例, 死于腦血管疾病者36例, 死于感染者16例;心血管組患者的男性比例、合并糖尿病者所占比例較非心血管組高(P<0.05), 體質量指數低于非心血管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腦血管組患者的男性比例、合并糖尿病者比例、體質量指數較非腦血管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感染組患者開始透析年齡、合并糖尿病比例以及血清蛋白檢測結果與非感染組比較, 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誘發血壓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為心腦血管疾病、感染等, 在今后的臨床治療過程中應對其給予關注, 采取相應預防手段降低感染的發生。

【關鍵詞】 血液透析;死亡;危險因素;心腦血管疾??;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203

血液透析為一種常用的腎臟替代療法, 在各種因素所引起的終末期腎臟疾病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率, 隨著血液透析應用率的增加, 由其引起的并發癥以及死亡率也隨之顯著增加[1]。本次研究對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過程中死亡的臨床患者展開了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進行治療而死亡的98例臨床患者, 其中男36例, 女62例, 年齡24~83歲, 平均年齡(60.8±12.9)歲, 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行血液透析治療。

1. 2 方法

1. 2. 1 研究方法 將以上統計的研究對象按照死亡原因進行分組, 而后對比分析各組中各項觀察指標間的差異, 對誘發血液透析患者的危險因素進行總結。

1. 2. 2 透析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 即常規碳酸鹽透析, 堅持2~3次/周, 持續4 h/次, 而后采取普通肝素或者是低分子肝素抗凝進行, 一般情況下透析液流量在500 ml/min, 而血流量則是在150~200 ml/min[2]。

1. 3 分組方法 本組患者按照死因進行分組, 共有三種分組方式:即心血管組和非心血管組, 患者分別為46例和52例;感染組和非感染組, 患者分別為16例和82例;腦血管組和非腦血管組, 患者分別為36例和62例。而后對比分析各組患者的觀察指標。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 98例患者中, 死于心血管疾病者46例, 占46.94%;死于腦血管疾病者36例, 占36.73%;死于感染者16例, 占16.33%。

2. 2 心血管組與非心血管組比較 心血管組, 男19例(41.30%), 體質量指數為(20.1±2.9)kg/cm2, 其中有26例(56.52%)為糖尿病患者。非心血管組, 男11例(21.15%), 體質量指數為(24.3±3.1)kg/cm2, 其中有17例(32.69%)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組患者的男性比例、合并糖尿病者所占比例較非心血管組高,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體質量指數較非心血管組低,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腦血管疾病組與非腦血管疾病組 腦血管組, 男17例(47.22%), 體質量指數為(20.2±3.2)kg/cm2, 其中有23例(63.89%)為糖尿病患者。非腦血管組, 男17例(27.42%), 體質量指數為(24.5±3.3)kg/cm2, 其中有20例(32.26%)為糖尿病患者。腦血管組患者的男性比例、合并糖尿病者比例、體質量指數較非腦血管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4 感染組與非感染組比較 感染組開始透析年齡為(68.45±9.32)歲, 血清蛋白水平為(28.87±9.14)g/L, 其中9例(56.25%)屬于糖尿病患者。非感染組開始透析年齡為(61.82±10.21)歲, 血清蛋白水平為(34.35±10.19)g/L, 其中24例(29.27%)屬于糖尿病患者。感染組患者開始透析年齡、合并糖尿病比例以及血清蛋白檢測結果與非感染組比較, 差異均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本組98例死亡患者中, 死于心血管疾病者占46.94%;死于腦血管疾病者占36.73%;死于感染者占16.33%。這一結果充分證實血液透析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相對較高, 經分析發現, 這是由于在血液透析患者中, 動脈粥樣硬化、營養不良、炎癥等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響, 從而導致炎癥及動脈粥樣硬化綜合征的發生, 并且在血液透析中血流動力學以及相應的代謝因素也會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展產生促進效果[3-6]。研究表明, 心血管組, 19例(41.30%)為男性患者, 體質量指數為(20.1±2.9)kg/cm2, 其中有26例為糖尿病患者(56.52%)。非心血管組, 11例(21.15%)為男性患者, 體質量指數為(24.3±3.1)kg/cm2, 其中有17例(32.69%)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組患者的男性比例、合并糖尿病者所占比例較非心血管組高(P<0.05), 體質量指數低于非心血管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感染組患者開始透析年齡、合并糖尿病比例以及血清蛋白檢測結果與非感染組比較, 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誘發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主要為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感染, 臨床應給予關注和預防措施, 減少死亡發生, 提高血液透析效果, 改善終末期腎臟疾病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 曹禮應, 喬麗, 韓敬, 等.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多個危險因素分析. 西南國防醫藥, 2010, 20(1):251-252.

[2] 付瑤, 常明, 劉書馨.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癥患者死亡原因及相關因素分析.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2009, 10(1): 158-159.

[3] 張樹新, 伍強, 初敏.血液透析治療終末期腎病生存率及死因分析.中國血液凈化, 2009, 2(3):139-141.

[4] 陳江華, 何強, 徐瑩.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的認識與防治. 中華腎臟病雜志, 2005, 21(2):117-118.

[5] 劉虹, 劉伏友, 彭佑銘,等. 可調鈉血液透析對透析低血壓的預防作用. 中國血液凈化, 2002(8):21-23.

[6] 陳香美, 張冬. 應重視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的認識. 中國血液凈化, 2005(2):59-61.

[收稿日期:2015-11-13]

猜你喜歡
心腦血管疾病死亡感染
小兒支氣管哮喘與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分析
骨三相顯像對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松動與感染的鑒別診斷價值研究
降鈣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超敏C反應蛋白在心腦血管病中的應用
美劇“死亡”,真相不止一個
高尿酸血癥與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相關性
我經歷了一次“死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