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內效貼布治療跟腱延長術后運動性疼痛的臨床應用

2016-03-30 02:06牛青松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8期
關鍵詞:運動療法

牛青松

【摘要】 目的 觀察使用肌內效貼布治療跟腱延長術后運動性疼痛臨床治療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8例跟腱延長術患兒, 在康復治療中運用肌內效貼布治療跟腱延長術后運動性疼痛, 觀察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結果 78例患兒中有10例出現膠布反應性瘙癢, 1例出現張力水泡, 去除貼布或對癥治療即愈。顯效57例, 有效21例, 無效0例。結論 肌內效貼布治療跟腱延長術后運動性疼痛安全有效,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跟腱延長術;肌內效貼布;運動療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215

跟腱延長術是矯正跖屈足畸形的一種常用而有效的軟組織手術, 術后外固定90°6周[1]。6~8周為肌腱塑性期, 遞增性負荷開鏈或閉鏈運動, 利用結締組織黏粘特性, 延展骨骼肌[2], 增加生理關節活動度, 提升肌力, 穩定踝關節[3]。手術創傷帶來的應力性疼痛以及兒童疼痛耐受性較低等原因, 造成康復治療患兒的不配合, 出現病情誤判、病程延長等不利因素。本科運用肌內效貼布的貼扎治療, 操作簡單、有效、安全, 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014年本科治療腦癱患兒跟腱延長術78例, 年齡6歲49例, 7歲14例, 10歲5例, 12歲9例, 15歲1例;其中男42例, 女36例;臨床分型痙攣性腦癱, 均在術后>6周治療應用?;純嚎祻椭委熐霸u定,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定均<40分, Termann跟腱損傷的臨床評價標準為差<60~69分;踝關節關節活動度(背曲、跖曲、內翻、外翻、內旋、外旋)疼痛性受限, 小腿周徑小于健側, 不能站立或行走, 手術部位跟腱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應力性疼痛, 晨起疼痛尤為嚴重。

1. 2 方法

1. 2. 1 急性腫脹性疼痛貼扎 清潔被固定部位, 保持該部位皮膚干燥?;純焊┡P位, 踝關節懸空自然背曲90°。截與小腿長度小2 cm的棕色肌內效貼布, 一端剪成爪型條狀, 另一端為錨, 貼在腘窩下端, 爪型呈分散狀貼, 順肌肉下行自然張力輕貼在皮膚上。再準備一條6~8 cm的黑色肌內效貼布, 錨貼在跟腱上, 輕拉肌內效貼布固定在外踝上[1]。

1. 2. 2 慢性疼痛貼扎 清潔被固定部位, 保持該部位皮膚干燥?;純焊┡P位, 踝關節懸空背曲略>90°。截與小腿長度相當的藍色肌內效貼布, 錨下在跟骨, 順肌肉上行, 至腘窩下端, 輕張力貼在皮膚上。再準備一條6~8 cm的黑色肌內效貼布, 錨下在跟腱上, 輕拉肌內效貼布固定在外踝上。

1. 2. 3 應力性痛點貼扎 清潔被固定部位, 保持該部位皮膚干燥。找到患部應力性痛點(常在腓腸肌的遠端), 剪一條X形的藍色肌內效貼布, 固定在應力性痛點, 然后把四個角分別輕拉固定;再剪一條8~10 cm的黑色肌內效貼布, 一端固定在外踝, 繞過足底U形固定在內踝。

1. 2. 4 增加拮抗肌肌力的貼扎 清潔被固定部位, 保持該部位皮膚干燥?;純貉雠P位, 踝關節跖曲, 剪一條10~13 cm黑色肌內效貼布, 一端固定在足背掌趾關節, 輕拉貼布, 繞過外踝沿脛前肌向上, 止于近端脛腓關節;再剪一條8~10 cm的黑色肌內效貼布, 一端固定在外踝, 繞過踝關節前部U形固定在內踝。

以上四種肌內效貼扎方法, 根據患兒康復治療病程、病情的變化, 使用不同的方法組合;應力性痛點貼扎可單獨使用也可組合慢性疼痛貼扎或急性腫脹性疼痛貼扎可增加療效;增加拮抗肌肌力的貼扎組合慢性疼痛貼扎, 可加大小腿前群肌的肌力, 同時減少腓腸肌及跟腱的高張力, 從而緩解疼痛。根據皮膚反應貼24~48 h, 期間貼部位不能清洗。2次/周, 2周為1個療程, 每次間隔48 h。

1. 3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無踝關節疼痛性關節活動度受限, 單足腳跟抬起, 小腿周徑大于等于健側, 無減重平地行走, 上下階梯均無疼痛感覺, ADL量表評定100分, Termann跟腱損傷的臨床評價標準優90~100分;有效:無踝關節疼痛性關節活動度受限, 小腿周徑小于等于健側, 單足腳跟抬起困難, 無減重平地行走, 下階梯還有疼痛感覺, ADL量表評定≥60分, Termann跟腱損傷的臨床評價標準良80~89分;無效:癥狀無緩解。

2 結果

78例患兒均康復治療后3個月評定, 顯效57例, 有效21例, 無效0例, 10例出現膠布反應性瘙癢或1例皮膚出現張力性水泡。

3 討論

肌內效貼布主要是為治療關節和肌肉疼痛而開發的貼布。顏色從淺色到深色, 顏色越深貼布張力越大, 常用的顏色有棕色、黃色、藍色、紅色、黑色。使用肌內效貼布, 舊傷以及累積性的肌肉疼痛可以好轉, 在傷害未痊愈而又需要進行練習的情況下, 可以避免舊傷加重而再次引起傷害。在材質上具有伸縮性, 可使皮膚下的血液和淋巴液暢通, 有治愈肌肉疼痛的效用, 可以持續的運動及練習。肌內效貼布除了保護本已脆弱的肌肉, 在不影響肌肉功能的情況下預防運動損傷外, 還能起到固定關節的作用。其原理是關節及肌肉疼痛主要來自表皮與真皮間的皮膚層受損, 貼布可為皮膚層創造空間, 促進血液流動及有助于散熱, 對減輕疼痛有顯著療效, 主要作用為改善循環, 減輕水腫, 促進愈合, 支持軟組織, 放松軟組織, 訓練軟組織, 矯正姿勢, 改善不正確的動作形態[4]。

跟腱延長術后應力性疼痛在術后康復治療中是常見癥狀, 治療周期長, 反復發作, 短期影響跟腱塑形愈合, 踝關節外在肌的肌力減退, 足底筋膜的過度牽張;長期會使踝關節關節軸偏移, 造成相鄰關節的損傷, 甚至脊柱側彎。肌內效膠布貼扎多用于運動損傷的治療, 也應用于在小兒腦癱的治療。但使用肌內效膠布在小兒腦癱跟腱延長術后疼痛中的應用國內鮮有報道。

綜上所述, 肌內效貼布治療跟腱延長術后運動性疼痛, 擁有操作簡單、安全有效、受到患兒很好配合的優點, 緩解疼痛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Cioppa-Mosca J, Cahill JB, Cavanaugh JT, 等.骨科術后康復指南手冊. 陸蕓, 周謀望, 李世民, 主譯. 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 2009:458-460.

[2] 梅強, 張新斐, 陳小芳. 淺談兒童腦癱跟腱延長術后疼痛的處理// 2013中國康復醫學會第十屆康復治療學術年會, 2013.

[3] 柴松, 余波, 陳文華. 軟組織貼扎技術預防及治療踝關節扭傷的臨床應用進展.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5, 21(3):284-287.

[4] 陳文華.軟組織貼扎技術臨床應用概要.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 2012:1-5.

[收稿日期:2015-11-02]

猜你喜歡
運動療法
護理干預聯合運動療法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
運動聯合穴位按摩治療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效果
中醫推拿與運動療法治療小兒肌性斜頸療效觀察
“運動療法”控制糖尿病
普拉提斯運動療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治療中的作用分析
藥物聯合飲食控制與運動療法治療糖尿病的療效分析
中醫針灸配合運動療法治療中風后遺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