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生態建筑”與“節能建筑”的異同

2016-03-31 06:36李亞麗劉冰
企業技術開發·下旬刊 2016年3期
關鍵詞:節能建筑生態建筑綠色建筑

李亞麗 劉冰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人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需求趨勢成幾何基數增長。資源的過度開采使環境惡化加劇,迫使人們不得不發展生態建筑與節能建筑。文章就“生態建筑”與“節能建筑”兩者的異同點作論述。兩者都表現出很好的節能特性,但其基本特征、發展歷程、設計要求和效益等方面又存在異同。發展節能建筑和生態建筑,已成為我國未來建筑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節能建筑;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09-0155-02

1 背景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大陸人口只有五億四千萬。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生產的需要,致使我國人口迅速增長,截止到2015年初,我國總人口已達136 782萬人,約14億,為世界總人口數的18.84%。人口劇增,致使人均資源急劇減少,再加上濫砍濫伐,使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生態嚴重失衡,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越來越顯著,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我們必須重新制定我國城市化發展戰略。

鑒于我國建筑業的現狀,建筑學也必須進行可持續性建筑的發展。很多建筑學先驅者已經認識到人也是自然的一份子,他與其存在的環境息息相關。在城市發展和建設過程中,應優先考慮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并要將其置于經濟和社會發展一樣重要的地位上;也就是說,我們目前的發展應該是“以滿足目前的需求而不削弱未來幾代人的能力,以滿足他們的需求?!边@是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基本內涵[1]。最近提出的生態建設理念,就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礎,探討人、建筑、自然、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構建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國政府和人民更加注重文化修養、藝術鑒賞能力以及品位的提高,建筑的需要從建筑的生存到功能性和舒適型的建筑。綜上所述,國家、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對節能建筑和生態建設的設計和開發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2 生態建筑

生態建筑,英文名Eco-build,就是將建筑物與周邊環境結合,建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根據本地區特有的生態環境,利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以及現代科學技術等措施[2]。建設這個生態建筑時不僅要整合大量人員,使其居住在這個超級生態系統的建筑物中,并且合理安排建筑與其他影響因素的關系。

除此之外,在建設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規劃建筑物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的空間、狀態等特征,并注意物質和能量在內部的生態建筑系統中按照周期有序轉換成為一個有機的組合,形成一個低消費、無污染的建筑環境。比如,德國的“三房”、奧爾良的“諾亞”就是此類建筑物的典型代表。

3 節能建筑

節能建筑,英文名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是指遵循氣候變化進行設計具有節能的基本功能,對建筑物進行合理的規劃,比如對建筑物的朝向、樓間距、太陽能輻射、外部空間環境等因素的研究,設計的低能耗的建筑物,從而實現有利于建筑物的自然通風這一主要目標。節能建筑物的另外一個主要特色是,綠化率應大于等于35%[3],并確保每一個戶型至少有一個居住空間每天要有2 h以上的陽光照射時間。

其典型的建筑代表有,2009年11月27日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辦公大樓——“日月壇微排大廈”在山東德州建成,在7.5萬m2建筑面積中,集展覽、會議、科研、辦公、酒店、培訓等功能于一體,太陽能供電、制冷、采暖、光伏發電和建筑技術相結合,是一座集太陽能光伏、太陽能熱、建筑節能于一體的高層公共建筑;建筑物的節能效率能夠達到88%,建筑物與太陽能加熱,制冷,熱水供應,光伏發電技術完美結合;被譽為全球低碳中心。除此之外,第41屆世界博覽會中的中國館也是節能建筑物的典型代表。

4 節能建筑與生態建筑的異同

4.1 相同點

4.1.1 都是節約能源的

節能建筑和生態建筑都是使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循環利用可再生資源,采取節能的設計結構,減少取暖和空調的使用。利用自然風建立風冷系統,使建筑可以有效地利用夏天的主導風向,同時建筑都要選用適合于本地天氣情況的總體布局和平面模式。在建筑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選擇過程中,都需要考慮資本和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處理。減少資源的浪費和使用,爭取使資源可循環使用。節約水資源,包括綠化的節約用水。

4.1.2 符合國家政策的

現在,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建設和城市化建設快速成長階段,對能源、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是,我國卻是一個資源短缺的國家,“中國建筑節能產業發展前景和投資戰略規劃和分析報告”指出,我國建筑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的三分之一,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逐年增加,與上世紀七十年代相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由10%上升到27.45%。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總建筑能源耗損卻僅占全國的33%。

由此可以看出,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建筑建筑能源耗損比例肯定還要繼續上升。如此大的建筑能耗比例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弱點。

在2004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胡錦濤同志明確提出了“節能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全面發展;2005年原建設部更是將工作重點放在“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環?!钡摹八墓澮画h”的建筑上來,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可持續發展,維護國家能源的同時,應把節能建筑和生態建筑建設提上日程。

4.1.3 缺乏新技術和新規范

西方等發達國家自上個世紀起就開始發展生態節能建筑。在某些國家,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發展和低能耗。我們應該系統的把那些成功的技術和經驗引進到中國來,這將有助于我國推廣生態建筑和節能建筑,傳播有關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的管理模式。在這一階段,中國的住宅建筑設計的相對標準體系已初步形成,并實施了一系列的許多部分50%節能標準,但在公共建筑和工業建筑領域,節能標準尚未頒布,這將延緩我國建筑的發展,沒有統一的標準進行參照,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我們應吸收國外的經驗技術,壯大自身,簡歷規范體系,是我國的生態節能建筑得到健康的發展。

4.2 不同點

4.2.1 基本特征

節能建筑就是在采用低能耗材料,進行合理的設計,有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建筑舒適性,節能環保。主要是建筑圍護結構設計;建筑物整體布局規劃;內部各技術體系之間的配合;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在保障室內環境質量的條件下,減少空調制冷制熱及熱水供給的能源消耗。

生態建筑則是側重于環保,它的主要特點是:

①建造時應節約土地,不占用過多的耕地,減少建造對現場的污染,以及建筑用料的回收處理等,提高建造效率,減少資源浪費,使用地域性的自然材料,減少建造過程中不必要的材料損失,使用耐久性強的材料,減少材料后期的維護成本;

②使用時自然采光自然通風自然降溫有效的保溫隔熱利用可再生能源減少使用時對光、氣、水、土等資源的污染;

③建筑拆除時減少廢物產生不對環境產生再次污染廢舊物回收形成再生資源系統;

④具有生態文化內涵及藝術內涵。從低能耗、節省能源,到生態文明、環境綠化,健康舒適,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4.2.2 發展前景

節能建筑主要是發展太陽能建筑,環境保護和環境保護,以及普通住宅節能改造。隨著環境的惡化,能源的短缺,太陽能得到廣泛的應用,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技術是一種集照明、供電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技術,在我國循環經濟實現貿易博覽會上首次展出,是未來節能建筑的發展方向。住宅外窗的氣密性和保溫性是影響建筑節能的重大因素,而節能環保門窗成本低、保溫性高,具有廣闊發展前景,是值得使用的新型建筑節能產品。普通住宅的節能改造主要表現在門窗、外墻、用水用電三方面,這不僅能增加建筑的舒適性,也能使采暖和降溫的費用得到降低。通過這些措施,將大大提高建筑的節能效果,真正打造出實用型節能建筑,適用于我國現有建筑的節能改造。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環境資源的短缺尤為嚴重。而生態建筑的建造和規?;褂弥饕窃跉W美等發達國家,很多生態技術還屬于發達國家的專利,盲目的發展生態技術不符合我國現階段的發展規劃,不利于我國全面可持續發展。我國生態建筑的發展應吸取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使我國的高技術生態建筑的發展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5 結 語

生態建筑和節能建筑都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節能環保型建筑,是我國建筑以后發展的方向,在人與社會和諧可持續建設中起到積極作用。節能建筑發展較早,生態建筑發展較晚,但兩者卻又相輔相成,相互影響。我們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認識到發展節能建筑和生態建筑的必要與不足,使我國建筑的道路更加寬廣。

參考文獻:

[1] 黃強.透視低碳建筑及其潮流發展[J].中華民居,2010,(11).

[2] 程偉麗.園林植物在生態建筑中的生態應用[J].四川建筑,2014,(3).

[3] 王建國,門敬宇.談外墻保溫形式在建筑節能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 信息,2010,(13).

猜你喜歡
節能建筑生態建筑綠色建筑
探討綠色節能建筑設計
綠色酒店設計探索
芻議生態建筑設計:建筑與環境的融合
新型建筑保溫墻體材料應用及節能探析
綠色建筑煤矸石資源化利用新技術的應用分析
屋頂綠化相關概念的辨析及生態建筑的構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