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破解初中語文難教的問題

2016-03-31 02:29于曉娜
考試周刊 2016年16期
關鍵詞:基本知識工具書基本技能

于曉娜

多年來,“語文難教,成績難提高”的問題一直困擾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更新觀念,更新教學方法,已成為語文教學的當務之急,也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下面我談談看法。

1.更新觀念

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念,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努力探索研究性學習、創新學習,實踐自主、合作、探索學習模式,否則,將落后于時代。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的知識面越來越寬,不努力學習,在一桶水里將永遠無法遨游,教師必須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不斷更新舊知,做永不枯竭的源泉,甚至河流、海洋。

2.第一堂語文課教師必須精心準備

學生的向師性很強,哪個學科的老師教得好,學生就趨向哪位教師。班級各學科教師教授各自的課程,猶如一個樂隊,演奏各自的曲調,但組合起來是協調、悅耳的交響曲。學生對其中有些吹奏、彈奏特別有興趣,對其余的態度一般,這是常有的也是很正常的現象。語文教師要努力激發班級所有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爭取學生熱愛語文學科,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優質教學爭取多一些學生。因為母語教學在培養民族感情、陶冶道德情操、培養文化素養方面具有其他學科不能代替的獨特作用;它不是管一個階段,更不是一考了之,束之高閣,而是對人的一輩子都起作用。因為,人一輩子都要和語言文字打交道。根據我的教學經驗,發現給每一屆學生上的第一堂語文課尤其重要。這短短的45分鐘,是決定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45分鐘;是學生初步評定教師人格魅力和教學質量的45分鐘。所以,第一堂語文課教師必須精心準備,力求以最完美的狀態完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讓語文課堂回歸本色

首先,教學設計要備出語文味。教師在鉆研教材時要做到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力。站到一定的高度審視它,既要立足于學生的終身成長,又要從民族文化的高度發掘。一堂語文課,如果洋溢著濃郁的民族文化味,那么大致可以說它具有語文味。在備教材的時候切忌一葉障目,要積極調動已有的經驗和文本進行一次對話,為和學生的對話做好準備。這樣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教材就已經首先備厚了,到了課堂上,哪些東西可能和學生交流,哪些東西可以和學生商榷,自然會隨著課堂呼之欲出。其次,教師應擁有語文味?!案褂性姇鴼庾匀A”、“打鐵還須自身硬”。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討論??匆粋€語文老師上課,這個老師一站上講臺,聽課的人就會直觀地感覺到這個教師是不是像個語文老師,這就是一個語文教師的語文味。所以,要想讓課堂語文味十足,就要首先具有語文味。換言之,就是自身要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如果一個教師在課堂上出口成章,辭藻豐富,旁征博引,妙語連珠,收放自如,那么,這樣的課堂不管是預設也好,生成也罷,無疑都是一堂好課。

4.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綜合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字詞句篇的基本知識學習,更有聽過讀寫技能的訓練。傳統教學中教師看重基本知識的傳授與學習,因為這樣知識梳理得更有系統性,似乎架構了語文的一棵知識大樹,就把語文學到家了。忽視基本技能的訓練,其實這種技能在某種程度上講比基本知識更有價值,因為對于知識性的東西,學生只要有了興趣,就完全可以自學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不僅課堂上訓練時需要,走入生活,走入社會也同樣需要,尤其是傾聽方面的能力?,F在不少人以自我為中心,說話欲望特別強烈,不等別人話說完就嘰里呱啦地說開了,根本不懂得傾聽也是一種尊重,一種美,這種人在社會上是受不到歡迎的。教學時,應更側重基本技能?;炯寄艿挠柧毟卸嘞蛐?,學生更感興趣。

5.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作文興趣

作文指導,首先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衫眯畔⒓夹g環境提供優美的畫面、新奇的事物、有趣的活動,聲形并茂、視聽結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我在作文課中常常借助視頻片段。學生們喜歡看電影,便很快進入情境中,觀察人物、環境、故事情節,為語言表達奠定了心理基礎,達到了“情動而辭發”。有了豐富的積累,作文時,學生便能對情境進行合理的想象,好作文便越來越多。

6.關于課前預習

6.1要注重字詞把握。一篇文章里,必定有些不認識的字、不會解釋的詞、不好理解的語句。預習時用筆劃出來,首先根據上下文具體語境自我理解。如果這些詞語書上有注解,那么閱讀時可以對照注釋,弄懂它的意思;實在解決不了的或不確定的,書上注釋里沒有的話,就要翻翻工具書或查查字典,并摘抄出拼音和解釋,掌握字詞,積累語言。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對第四學段(7-9年級)的學生,第一點要求是:“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法?!背踔袑W生要會使用《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工具書,并養成隨時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學生通過查工具書,有助于準確讀音、辨析字形、理解詞意、領會用法,并可以拓寬知識面,為寫作提供語言的積累。

6.2提出疑問,有待課堂升華。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說:“發明千千萬萬,起點是一問?!贝竽懙馁|疑是創造性思維的開始,沒有疑問就不會有新的起點。學生會提出問題,說明他就會懂得自己學習。閱讀過程不僅僅是為了吸收,敢于向作者質疑問難,敢于開動腦筋,獨立思索,這樣才能將書中的死知識變為自己的活知識,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使自己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真正達到閱讀的目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敢于質疑,提出有疑義的地方或者是自己不大明白的地方,這樣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更容易進入狀態,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會更加認真地投入。早在我國北宋時期的著名教育家張載論及學生的學習方法時,就提出了“學則需疑”的原則,指出“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霸诳梢啥灰烧?,不曾學”。南宋時期著名教育家朱熹進一步發展了張載的觀點,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睂W生在預習中要善于提出質疑,帶著問題聽課收效更好,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疑問,這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得到提高。在閱讀中有自己的疑問,這是提高閱讀能力標志。

猜你喜歡
基本知識工具書基本技能
“1+X”課證融通下《飛機維修基本技能實訓》的活頁式教材開發與設計研究
詩詞工具書二種
青銅時代——中國青銅器基本知識與辨偽(四)
詩詞工具書二種
全媒體記者的基本技能和采訪技巧探析
青銅時代——中國青銅器基本知識與辯偽
淺談電視臺新聞編輯應具備的基本技能
理實一體化在中職《電工基本技能》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好風憑借力伴我泛書海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使用工具書的指導
交變電流基本知識匯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