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感能力及其培養方法與途徑

2016-04-03 06:51趙先云
文學教育 2016年32期
關鍵詞:晏子語言文字語感

趙先云

語感能力及其培養方法與途徑

趙先云

語感(語言感悟)能力是語文素養的核心要素。培養語感是提升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關鍵所在?;谔嵘Z文能力語語文素養的語文教育教學活動,應該重視語感能力培養。語感能力培養途徑有,熟讀精思,培養語義感;解讀辨析,培養語脈感;誦讀吟詠,培養語韻感;揣摩咀嚼,培養語勢感;體味悟情,培養語味感。

語感能力培養方法培養途徑

語感(語言感悟)能力是語文能力的重要標志,也是語文素養的核心要素。培養語感是提升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關鍵所在。因此,基于提升語文能力語語文素養的語文教育教學活動,應該重視語感能力培養,強化語感訓練,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一.語感能力與語文素養的關系

語文,是口頭言語和書面言語的統稱。語文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口頭言語和書面言語的運用能力,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言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素養?;镜恼Z言能力,主要是指識字寫字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表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良好的語文素養,主要包括必要的語文知識、扎實的語言積累、熟練的語言技能、良好的語言習慣以及比較深厚的文化素養。在通常情況下,學生基本的語言能力和基本的語文素養的培養,主要是通過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來付諸實施的。

發展語感能力,培養語感素養,是“新課標”賦予語文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之一。所謂語感,指的是一種直覺地感受、領悟、把握語言文字的能力與素養。它屬于一種語言修養,是通過長期而規范的訓練養成的帶有濃厚經驗色彩的敏銳地感悟領會語言文字的能力與素養。它是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剎那間不假思索的情況下,通過有感聯想、想象、理解、感悟而生成的一種心理現象。作為一種心理現象,語感包含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多方面的復雜的心理因素。具體地說,語感作為一個心理過程,就是對語言文字的認讀——理解——體味——領悟的一個感悟過程。而語言文字作為一種符號,一旦進入讀者的視覺范圍,便會引起讀者的語感活動,首先是認讀這些符號(識碼),接著是理解這些符號(解碼),從而感悟語言文字表達的意義內涵。

可以說,語感能力是語文素養的決定性因素。通常情況下,語感能力強的人,其語文素養往往是比較高的;反之,語感能力弱的人,其語文素養往往是比較弱的。同樣,語文素養高的人,其語感能力定然會比較強,語文素養低的人,其語感能力定然會比較低。這是因為語感能力的強弱往往決定一個人的語文素養的高低。由此可見,語感能力與語文素養二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

語言學習心理學認為,人類的學齡期是學習語言和發展語言能力的最佳時期。葉圣陶先生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文的銳敏的感覺?!眳问逑嫦壬f:“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憋@然,將語感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作為落實語文核心要素的語文教育教學的著力點是完全必要的。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注重學生的語感訓練,促使學生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語感,并最終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這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也是至關重要的。

二.語感能力培養方法與途徑

從兒童語言發展活動規律出發,將語感能力培養作為落實語文素養教學著力點,語感訓練重點應該主要培養五種能力,即培養感悟語義的能力、感悟語脈的能力、感悟語韻的能力、感悟語勢的能力和感悟語勢的能力。

1.熟讀精思,培養語義感。所謂語義感,指的是對語言文字表面意義及其隱含意蘊的感受能力,它是語感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種能力。閱讀語言材料,首先是從語言入手,感知和理解語言文字的表層意義。在此基礎上,將對文本關鍵詞句的處理直接指向語義感的培養?!耙痪湓捜侨颂?,一句話惹人笑?!薄耙辉~一境界,一語一乾坤?!边@都說明關鍵詞句的重要價值。例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有“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險啊”六個句子,如果重讀“靜”、“清”、“綠”、“奇”、“秀”、“險”六個關鍵字,學生就會理解這是桂林山水的特點;如果重讀六個“真”作為關鍵字來理解,學生就體會到作者以筆下的真景表達心中的真情,這情就是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意處理關鍵詞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關鍵詞句的直覺感悟能力。教師可以運用重復、強調等方式讓關鍵詞句凸顯出來,引導學生將注意力聚焦,再加上感悟與交流是隨時互動的,語義感的培養就會有明確指向。這樣的閱讀實踐經歷多了,自然有助于學生準確地抓住關鍵詞句進行自主感悟。

2.解讀辨析,培養語脈感。所謂語脈感,就是對語言材料構成的脈絡線索的感悟。語脈,就是文章的架構脈絡,文章前后內容的邏輯聯系線索。所謂“草蛇灰線,伏脈千里”、“鋪墊”、“自圓其說”、“前后呼應”等等都屬于語脈范疇。培養語脈感,就是要培養學生對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銜接關系,對文本(故事)信息的邏輯聯系的把握和感悟能力。如果說語義感的培養和形成更多依賴于即時的直覺思維,那么語脈感在即時的直覺思維之外,更需要邏輯思維積極參與。閱讀材料往往隨著文本內容(故事情節)的發展,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一詞一句到句與句、段與段之間聯系而產生的意義越來越豐富而深刻。而這豐富深刻的意義,需要通過閱讀的策略處理,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和建構。在具體的文本(故事)聽讀中,這種發現和建構所體現的形式是多樣的。

3.誦讀吟詠,培養語韻感。所謂語韻感,即對語言節奏、韻律的感悟,感悟語言的準確性和韻律的和諧性。感悟語言的準確性,關鍵就是要把握語言的分寸感。準確性是語言運用的基本要求,因而語言分寸感的訓練就是預感訓練的基礎訓練。它可以體現在眾多文體的閱讀教學中,尤其是議論文和說明文等實用文體的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詞語辨析、選詞填空之類的練習形式,訓練學生語言準確性的把握與感受。至于對語言節奏與韻律感的把握,可以通過詩詞的閱讀教學活動進行。語文教材中的詩詞尤其是古詩詞,往往是語言精練、意象生動、節奏明快、韻律和諧、朗朗上口,容易背記,屬于學生最為喜愛的語言讀物。古詩詞極具韻律感和節奏感,具有詩情美、詩意美、詩韻美。在反復誦讀詩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通常是詩詞閱讀教學活動的重要途徑。比如,不斷誦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詩句,自然即可浮現出漫天飄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葉孤舟、一竿魚釣和一孤苦老頭形象,從而走進一個歷經宦海浮沉仍癡守節操、孤寂憤怨的靈魂深處,實現跨越千年的靈魂對話。

4.揣摩咀嚼,培養語勢感。所謂語勢感,即對語言文字表達的語氣、氣勢、風格特性等的把握。語勢,指的是語言表達的語調氣勢、風格特性。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反復誦讀,可以學會揣摩咀嚼出語言材料的語調氣勢、風格特性。比如,教學《晏子使楚》這篇課文時,假如引導學生通過揣摩晏子的語氣與神態,模仿晏子的語氣神態來朗讀晏子的話語,然后讓學生說出使用這種語氣與神態說話的理由。結果發現,學生誦讀的語氣會出現多樣化的傾向。比如,有人認為,晏子其實在譏諷楚王,故以譏諷的語氣讀之;有人認為,晏子對楚王充滿鄙視,故以鄙視的語氣讀之;有人則認為,晏子具有紳士風度,故以慢條斯里的語氣讀之;等等。通常情況下,按照課文內容與形式,讓學生對文中的人物角色的身份背景、性格特點等,進行甄別分析,然后依據其身份背景、性格特點,分角色、分人物進行“舞臺表演式”的誦讀。這樣,反復訓練,久而久之,通過不斷地體會和感受人物語言特點,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讓學生形成比較好的語勢感。

5.體味悟情,培養語味感。所謂情味感,指的是能披文入情,品味語言文字材料所蘊含的情感意味,進入角色,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情,乃思想情感;味,乃審美情趣。語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詞,半是精神的代名詞。語言文字作為一種符號載體,在反映客觀事物本質的同時,也表達作者的情感傾向和審美意趣。而這種情感和意趣在語言文字中并不是明白直露,一目了然,往往是將其奧妙之處隱含在語言文字的背后,需要閱讀者依據語言文字的表述進行想象,進行品味,進行咀嚼,才能感知與獲取。對語言文字的這種隱含、暗示的情感與意趣的感悟與領會,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語感能力。培養這種較高層次的語感能力,需要養成善于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咀嚼的習慣。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語言優美、內涵豐富、意蘊深厚的課文,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有表情有節奏的反復誦讀,使形象與情感融合,讀出情味,讀出韻致,讀出氣勢,達到與作者情感的契合,從而悟出語言文字后面的身后意蘊與情味,進入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

(作者單位:湖北省鶴峰縣太平鎮龍潭小學)

猜你喜歡
晏子語言文字語感
語言文字運用專項練習
語言文字運用題的變與不變
小題精練(四) 語言文字運用
小題精練(三) 語言文字運用
晏子不辱使命
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感
“讀”辟蹊徑 助培語感——指向語感培養的朗讀教學策略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