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率統計公共課程國際化教學實踐

2016-04-08 07:01榮騰中劉朝林
大學教育 2016年3期
關鍵詞:國際學生概率統計國際競爭力

榮騰中 劉朝林

[摘 要]概率統計公共課程的國際化教學實踐研究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的需求,一是國內學子出國留學所必需的知識結構儲備,二是國際學生來中國留學所需要的教學語言過渡。必須在概率統計公共課程中進行教學模式、教學目標、教學方案的國際化改革探索實踐,通過概率統計公共課程的全英文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國際競爭能力,培養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關鍵詞]概率統計;國際學生;教學模式;國際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3-0140-02

一、引言

概率統計是一門重要的本科公共數學課程,其既有嚴謹的理論基礎知識,又重視實際應用和概念的直觀背景,同時強調隨機思維和統計推斷方法。課程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統計數據分析素養和創新能力,在隨機數學應用能力的提高和創新型人才培養上也有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重慶大學知名度的提升和高校教育的國際化進程逐步加快,不但我校學子出國交流和研究深造的比例逐年攀高,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國際留學生選擇來重慶大學學習。當前我校的概率統計公共課程,盡管已經進行了分層次、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改進,但與國際化的水平層次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我校本科學生出國深造后,由于國外教師教學方式不同了,考核評價注重過程環節,更加看重案例應用背景,因此很難短時間內適應新的學習方式。關鍵是有些知識概念和推斷的表達方式也有差異,國內所修課程知識在國外用不上。另一方面,由于來華國際學生中文聽說寫的能力普遍較弱,而概率統計公共課程在語言表述和邏輯分析方面要求較高,所以目前留學生尚不能完全接受傳統的中文教學。這些跟著普通班修學的國際留學生幾乎都成為考試困難戶,完全達不到課程教學質量的要求。

隨著國際教育教學交流規模不斷擴大,這些問題也越顯突出,與之相關的培養機制急需盡快完善。

二、教學模式與教學目標

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和國際化的交流推廣,進一步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培養創新型人才,概率統計公共課程教學團隊從全英語公共課概率統計課程建設入手,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方式,創新授課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建設課程遠程教學平臺,豐富課程資源,加強實踐教學,改革評價指標,開設全新的國際化標準的概率統計公共課。課程既可培養中國學生的隨機數學修養和創新能力,為其日后出國研修的科學研究工作奠定基礎,也為來華留學國際生打通語言障礙,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將我校的留學生教育推向更高層次。

全英語公共課概率統計課程將選取原版概率統計英文教材,講授、板書、資料、課后交流都以英文的形式進行,與現已開設的中文概率統計公共課程差異較大。教學內容上,原版概率統計英文教材更加偏重于統計學應用案例教學,對傳統的數學化的概率統計課程進行改革。

課程前期旨在消除語言困難對留學本科生數學課程學習上的影響,解決課程學時數少、公共選課專業多、學生基礎知識參差不齊對教學效果的影響。為留學生搭建概率統計的基本知識體系,培養統計思維和運用統計工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他們在自己的學科領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課程后期為留學生小范圍試點講授階段,授課范圍逐漸擴展為全校本科公選課程,最終將該課程建設成精品課程。這樣使中國學生在概率統計專業能力上得到提高以外,還能接受國際化的教育模式,成為具備國際競爭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三、教學方案的設計

國際化的教學模式主要通過授課內容體系的深入改革,加強課內創新思維的訓練。通過教學模式的革新,偏重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注重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工科學生隨機數學的應用能力。

(一)依托項目,培養教學師資

我校依托“優秀主講教師和雙語教學教師出國進修計劃”項目,分批次資助教學團隊青年教師出國進修統計學英語教學。通過學習進修,青年教師初步掌握了國外的先進教學方法和教育技術,對概率統計課程教材的選取,課程內容的重難點分析,師生互動模式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師的英語教學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青年教師選定了教材,并收集整理了部分英語教學素材和網絡教學資源。

(二)與國際接軌,改革授課模式

課程教材選擇國外經典的概率統計學教材,課程講授和課外輔導全程用英語完成。英文教材更注重知識的邏輯推理,告訴學生知識的來龍去脈。英文教材圖文并茂,內容豐富,但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內容十分有限,勢必需要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在課內外閱讀教材和進行自主學習,同時也需要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學習。

課程的教學模式借鑒國外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課堂內外、遠程教學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上,課堂教學不完全局限于教材,可以增加部分相關知識點的參考文獻和應用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給學生更加豐富的信息量。設置課堂研討式的學習模式,事先組織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實踐型教學案例或參考文獻的綜合報告的學習,然后在課堂上要求學生上臺講解并研討學習,以此拓展課程內容,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單邊灌輸模式。教學方式上,課堂講授主要以幻燈片展示為主,同時采用手寫推導和動畫演示等多種形式。教師的講授以重點內容和基本例題為主,設計豐富的針對性較強的課后練習題,讓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消化吸收,掌握知識點。答疑時間一天一次1小時,一周內任課教師答疑2次,助教答疑3次,保證學生對課程的疑問每天都可以得到回答。答疑時要求對習題的回答以提點和引導為主,不直接給出答案。教師將單方的講授轉變為教學互動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質量。

(三)學研結合,培養創新型人才

圍繞教學重點和難點,引入部分概率統計學的前沿應用性知識,介紹相關領域的創新性方法。通過對這些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技術的介紹,有針對性地介紹相關SAS、R統計軟件,實現本科生邊學邊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閱讀討論相關科研論文,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學和科研脫節的現狀。在幫助學生深刻記憶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同時,促使創新意識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在學生的科學思維中萌發。

(四)拓展課堂,構建立體化教學體系

制作電子教學課件,應用于課程網絡平臺建設,豐富網絡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課堂之外,能通過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同時建立網絡課程在線討論欄目,教師在開課學期值班答疑,并就學習問題在網上與學生開展討論。對比較抽象的理論,有效運用多媒體技術演示隨機動態的特征,幫助學生深刻而形象地理解學習。同時建立網絡在線時間和發帖數量統計系統,公平公正地實施學生平時表現的量化考核。

(五)全程監控,綜合評價學生成績

課程的成績評定不再局限于一次期末考試,更加注重學生對該課程的過程學習狀況的評價。學生的最終成績應是平時作業、期中測驗、分組實踐作業、期末考試以及課程參與程度的一個綜合加權評價。通過研究,確定各分項的記分方法與綜合評價的權重關系。課程參與度可以通過參與答疑次數,在課程網站上的學習時間等來評價。在絕對成績的基礎之上,參照國外評價體系也按比例給出相對成績。

(六)教輔結合,助教使用方案設計

助教每次課都要求隨堂聽課。助教要跟班輔助教學,隨時掌握課程進度,課后及時參與學生交流,聽取并接受學生對當堂教學內容所提出的意見,對學生的課堂發言討論的表現進行評定。助教應及時批改作業,對作業評分進行記錄,及時向主講教師反映作業的完成情況。助教還應參與答疑交流,對重難點章節,由主講教師安排課堂時間進行作業評講。在學生自由組隊選題進行報告寫作的階段,為每個隊指配一個助教負責報告寫作指導。助教在這個環節將參與學生小組的討論,對報告寫作方向和研究方法提出建議。

四、結論

概率統計公共課國際化教學通過課程實踐,創新了授課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建設了課程遠程教學平臺,豐富了課程資源,改革了評價指標。課程的實踐開創了我校本科生數學類公共課的全英語授課體系,探索了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具備國際競爭能力的創新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方面作出了嘗試。

[ 參 考 文 獻 ]

[1] 李瀏蘭,陳少林,劉剛,羅李平.地方高校數學專業課程國際化探討[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2):24-25.

[2] 霍玉洪.“概率統計”課程雙語教學模式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6):148-149.

[3] 張瑞亭.對概率統計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6):82-83.

[4] 胡江紅.概率統計課程教學方法探討與分析[J].大學教育,2015(2):165-166.

[5] 楊火根.教學研究型工科院校概率統計課程建設的一些思考[J].大學教育,2012(11):72-74.

[責任編輯:鐘 嵐]

猜你喜歡
國際學生概率統計國際競爭力
國際農產品貿易自由化背景下發展東北地區糧食貿易的對策
對概率統計有效教學的幾點認識
提升我國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探討
淺析石油工程服務企業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
概率統計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
學生對翻轉課堂綜合評價的調查研究
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分析
數學概率統計在實際生活重要領域的應用
美國留學教育動向及影響因素探析
高等教育領域國際學生流動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