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發展問題探究

2016-04-08 17:53龔德鳴張宇
商場現代化 2016年4期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金融服務

龔德鳴++張宇

摘 要:農村微型金融彌補了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空白的情況,在農村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地作用。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起步較晚,發展水平與我國發達地區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在總結黑龍江農村微型金融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找出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發展存在主要的問題進行探究,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微型金融;金融服務;農村經濟發展

一、引言

“三農”問題一直以來是我國黨和政府關注的重點問題。自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放寬農村金融準入政策”,“大力發展小額信貸,鼓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和需要的各種微型金融服務”等政策以后,我國農村微型金融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農村微型金融主要是是指針對農村低收入人口,為其提供小額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具體表現為農村信用合作社、小額信貸公司、村鎮銀行等。農村微型金融的發展有效的在城市與農村間建立了資金流通平臺,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資金基礎,對國家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型農村起到了推進作用。黑龍江省作為我國農業大省近年來也在大力發展農村微型金融,然而由于地理位置、資金渠道等因素影響,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的發展與我國中東部地區省市仍存在一定差距。探究省內微型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思考對策,對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發展取得階段性進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發展概況

1.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需求現狀

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農村經濟發展也主要以農業為主。然而,為了經濟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村開始依托轄區內豐富的森林、礦產、濕地資源或優越的地理位置甚至特殊的氣候環境,因地制宜的經營特色種植養殖、進出口產品加工或旅游等規?;a業。因此,該類農村村民就會對資金產生越來越多的需求。而受“小農意識”的影響,大多數以農業為主的農民習慣儲蓄自己的收入所得。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的資金不能得到有效的流通,從而需要微型金融機構建立農村金融服務平臺。然而,黑龍江省農村地區微型金融服務仍相對短缺,許多農民解決資金需求時仍通過親友間借貸,甚至存在“高利貸”等違法行為。

2.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供給現狀

(1)黑龍江省的農村微型金融網點供給數量較少。據統計,截止到2011年,我國縣級及縣級以下金融機構網點平均數為3649,而黑龍江省僅為3192,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與我國中東部省份相差更多,并且全省可貸款金融網點數也與發達省份有很大差距。

(2)黑龍江省國有商業銀行微型貸款供給不足。由于受到我國金融政策影響,一些國有商業銀行由于貸款風險和盈利等方面因素,對農村微型金融服務業務較為排斥。至2011年,黑龍江省銀行業貸款額為30280422萬元,其中農戶貸款僅占17.34%,其中四大國有銀行排斥性更為明顯,平均僅占11.07%。而新興的農村微型金融機構,由于其政策優勢、地理優勢等,業務方面更傾向于農村金融服務,成為農村微型金融發展的重要承載機構。

2.黑龍江省新興農村微型金融機構類型

(1)村鎮銀行。是指由大型商業銀行發起,當地政府協調服務,出資人參股,在縣級或縣級以下地區設立的主要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微型金融機構。村鎮銀行經營機制相對寬泛,實行貸款業務是業務流程相對較短,放款速度快。但由于村鎮銀行成立時間較短民間信用度不高,受地域自然條件限制等因素,難以吸收儲戶存款,業務方面有很大限制。

(2)貸款公司。是指由商業銀行或農村合作銀行全額出資在縣級或縣級以下地區設立的主要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小額貸款服務的公司性質微型金融機構。貸款公司不吸收儲戶存款,主要經營各類小額貸款業務,更適合于分散農戶的貸款服務,有利于擴大金融服務覆蓋范圍。然而,貸款公司受出資銀行限制,發展規模和公司業務能力受到一定制約。

(3)農村資金互助社。指的是以農村為單位,農民為社員入股,以自愿原則發起實行社員民主管理的農村微型服務機構。農村資金互助社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適用于正規金融服務覆蓋不到的區域或農村產業已具備一定規模的地區,互助社貸款利率較低,但規模一般較小,缺乏專業化管理模式。

三、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1.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監管

對于新興的農村微型金融機構,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來規范其運作和發展。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機構種類較多,其中包括組織機構比較健全,法律地位明確的農村信用合作社,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包括一些法律規定不明確,制度體系不完善的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等新興的微型金融機構。而黑龍江省對于這類金融機構也沒有明確的地方性法規規定,多是以政策性文件為主導出臺一些暫行辦法、工作指導等文件。因此,對于新興微型金融機構的監管,在缺乏相關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就顯得比較混亂。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監管機構不明確,微型金融機構沒有專門的監管單位,大多由當地工商局暫時監管,而工商局法律上沒有監管權,也沒有具體的監管人員負責。二是沒有形成正規監管體系。銀監會等正規金融監管機構對微型金融機構的監管缺乏經驗,在監管體系上不能形成統一定論。對于微型金融機構的行為規范,風險防控等方面不能實行有效監管。

2.目標定位不準確,網點覆蓋不全面

農村微型金融機構主要是針對農村設立的,為農民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的機構。然而,目前黑龍江省有95%的村鎮銀行設立在縣城,設立在鄉鎮的僅僅5%,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網點更是幾乎空白。并且,許多村鎮銀行僅向中小型企業或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農戶提供貸款,將低收入農村人口排斥在外,違背了最初創辦時“服務于農民”的宗旨。導致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目標定位不準確,金融服務覆蓋面不全的主要原因可歸結為以下兩方面:一是村鎮銀行多是由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發起組建的,其組織模式和經營方法也大多照搬發起銀行的固有模式。因此,部分村鎮銀行通過固有組織模式的運作和風險分析會對目標定位產生偏移,從而對農村農戶的金融服務產生排斥。二是由于今年來國家為發展農村經濟,對于農村微型金融機構有很多鼓勵性政策。這為一些想要進入我國金融市場的外資銀行提供了“捷徑”,很多外資銀行通過成立小額信貸公司發展成為村鎮銀行繼而進入我國金融市場,而這部分微型金融機構主要以盈利性目的,對農村微型金融發展支持不大。

3.微型金融機構難以可持續發展

黑龍江省位于我國北方,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省內微型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受到許多因素制約。

(1)資金來源受限。黑龍江省大多數微型金融機構成立時間較短,信譽度不高。從而導致大多數微型金融機構放貸容易而吸收存款困難,出現資金供需不平衡問題。資金來源的阻塞,使微型金融機構難以可持續發展。

(2)金融服務單一。目前,黑龍江省微型金融機構針對農村的金融服務業務主要集中在儲蓄與信貸兩方面,農村的金融產品非常單一,缺乏豐富的中間業務和金融服務產品。這導致微型金融機構發展模式固定化,可持續發展受限,也無法滿足農民的金融服務需求。

(3)微型金融機構內部因素。目前,黑龍江省很多微型金融機構內部存在產權不清晰、管理制度不完善、員工素質不高、信息化建設不足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微型金融機構未來的發展。

4.信用體系建設不夠完善

受經濟發展等因素制約,黑龍江省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體系,省內信用環境較差。而微型金融機構提供的小額信貸等金融服務很多是以無抵押物擔保的形式進行的,由于無法了解農戶在生產經營、還款能力、信譽等方面的信息,對農戶進行綜合評價,農戶進行貸款多通過村委會提供信用評定的方式。這種方式由于缺乏責任承擔人,存在造假現象,這使得微型金融機構的貸款服務的違約率上升,承受很大損失。信用體系的不完善,極大地制約的微型金融市場的擴張,使微型金融面臨著巨大的信用風險。

四、促進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發展的建議

黑龍江省的農村微型金融發展仍處在初期階段,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為了促進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的更好更快發展,應該通過立法監督,完善信用體系等方式構建良好的金融外部環境,同時解決省內微型金融機構內部問題,從而推進黑龍江省農村經濟的發展。

1.建立微型金融法律體系,加大監管力度

農村微型金融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法律的支撐。黑龍江省微型金融的發展應結合國家的法律政策,通過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的微型金融法律體系,確立微型金融機構合法地位,為黑龍江省農村微型金融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在監管方面,應明確監管原則,借鑒國際和國內微型金融監管經驗,分層次實行監管。省內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等吸收存款的微型金融機構可采取審慎性監管,而貸款公司、非政府組織則可實行非審慎性監管,從而達到有效監管的目的。

2.擴大微型金融覆蓋面,創新金融服務業務

黑龍江省農村地區微型金融覆蓋很不全面,很多農村地區的微型金融服務還處于空白。想要加快農村微型金融機構的建設,全面推進省內微型金融發展,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政府應提供政策支持,資金幫助,在省內農村地區建設多種類微型金融機構,擴大覆蓋面積。二是現有微型金融機構應調整目標定位,擴大服務范圍,更多關注農村地區低收入的急需資金的群體,為其提供金融服務。三是應結合不同農村地區的區位優勢、目標群體、貸款需求等方面推出多樣化金融服務產品,開展金融服務中間業務,使信貸模式多元化,金融產品多樣化。

3.完善微型金融機構內部改革,促進可持續發展

黑龍江省現有的微型金融機構普遍存在問題,深化微型金融機構改革,促進可持續發展應從機構內部開始:一是調整內部管理模式。微型金融機構規模相對較小,業務服務種類與范圍與大型商業銀行無法相提并論。因此,應結合微型金融機構實際情況,摒棄出資商業銀行固有的管理模式與冗雜的結構框架,制定一套適用于微型金融機構組織管理模式和結構框架,保證金融服務的高效,快捷。二是進行賬目評估,改善經營狀況。微型金融機構應全面進行資產核資,賬目清查,了解并分析以往經營狀況,對留存下來的呆賬、壞賬、掛賬等進行評估和處理。結合以往經驗與教訓,探討適合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三是進行人才培養與建設。人才是經營過程中最重要的要素構成,微型金融機構應通過專業技能考核培訓,等級考試等方式培養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這一點對于農村資金互助社由農民自發組織的非政府金融機構來說尤為重要。

4.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有效防控風險

黑龍江省金融信用體系不完善,使農村微型金融服務的開展面臨很大的信用風險。完善農村信用體系首先應該對當地農戶的身份信息、經濟狀況、道德信息等進行收集并建立個人信用檔案。建立一套科學的信用等級評定制度對農戶進行量化評定。其次,微型金融機構還應該設立信用評定小組,規范小組成員的行為,避免其中出現“暗箱操作”,保證信用評定的真實性。

參考文獻:

[1]趙若舜.我國農村微型金融機構存在的問題.現代經濟信息,2015(04).

[2]韋淑琴.我國農村微型金融風險防范探析.時代金融,2013(11).

[3]何旭.我國農村微型金融發展的障礙因素分析.現代經濟信息,2012(06).

[4]周才云.我國區域農村微型金融機構風險的評價及控制,2013(06).

作者簡介:龔德鳴(1993.07- ),男,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張宇(1983.01- ),女,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碩士

猜你喜歡
農村經濟發展金融服務
H銀行“非金融服務”平臺運營策略
工行為農民工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
青海省設立4957個惠農金融服務點
加強農業信息服務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農村經濟發展適應性研究
分析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
關于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分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