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貿中心農產品流通環節存在問題與對策

2016-04-08 16:28程偉東梁濤
商場現代化 2016年4期
關鍵詞:農產品流通信息化

程偉東++梁濤

摘 要:我國大型城市農貿中心農產品流通環節及信息化方面存在諸多弊端,從對農產品交易調查看,農戶組織化程度低、農產品流通設施落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缺失、信息服務水平與信息技術的應用、網絡建設與信息管理、信息人才等方面存在問題,因此,采取相應措施,加強農產品流通環節體系建設及信息化方面的建設。

關鍵詞:農貿中心;農產品流通;信息化

農產品流通是確保農產品的價值實現和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對仲進城鄉經濟發民具有積極意義。我國農產品流通難及價格波動幅度大等原。嚴重影響農民的收入,傷害了農民從事農產品生產的積極性,更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制約城鄉的經濟發展。因此,農產品的流通成為當今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農貿中心農產品流通環節存在問題

1.農戶組織化程度低

在農貿中心80%以上的銷售者都是個體農戶,這些農戶的經營方式大多是以家庭經營為主,他們在經營過程中,都是各自為政,組織協調不高,農產品資源整合不高,難以形成農產品的流通規模效應,農產品流通效率不高是主要的制約因素。目前,經過調查研究所得,廣州只有少量的農戶加入農業合作組織,自產自銷仍然是農戶的主要經營方式。自產自銷一般來說,經營規模比較少,無組織狀態經營為主,他們之間的競爭大于合作,絕大部分的農戶處于自主經營自主管理狀態,缺少農產品經營策略,在農產品交易談判中能力比較弱,成本比較高,導致利潤少。因此,如何提高農戶的組織化程度,讓更多的農戶參與農業合作組織,改善農產品經營策略,增加農民的收入、實現農產品產業化發展是當務之急。

2.農產品流通設施落后

各大型城市農貿中心經營設施條件落后,農產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缺乏貯存保鮮、農藥檢測、農產品物流服務、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等基本的配套設施。由于農產品對倉儲、檢測、保鮮等具有較高的要求,而目前各大型城市大部分的農戶經營的農產品都是自產自銷的。他們的農產品都是在常溫運輸、儲存、保鮮方法等相應的缺少物流體系。因此,他們經營的農產品流通過程中損耗較大。經營設施條年問題不解決,就難以降低農產品的流通損耗,如廣州市白云區石井綜合市場,只是提供經營場所,大部分農戶將自主生產的農產品擺放在自己的小汽車上或擺在地攤上經營,自定銷售價格、自帶桿秤,場內外到處是腐爛疏菜、水果等,損耗量大,經營設施條件差。

3.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缺失

各農貿中心沒有建立專業的檢測中心,更沒有專業的工作人員檢測農產品,農戶把自產的農產品直接拿去銷售。因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缺失。根據調查所得,大部分農產品在市場上流通,都是直接從菜田里到餐桌上,沒有經過任何的檢測環節。

二、農貿中心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問題

1.信息服務和應用技術

信息服務領域有待提高。目前各大型城市各大農貿中心的電子商務網站雖然已經運行,網站都會定期發布有關農產品價格信息,但是網站缺少農產品簡介、工作人員簡介、營銷策略、需求信息、農產品品牌、行業動態、物流服務等各種服務。這使各大農貿中心網站點擊率低、社會影響力低。

由于信息設備、信息技術、信息人才等綜合因素的制約,目前各大型城市各大大小小農貿中心的信息技術應用發展緩慢,農產品的交易過程仍然是采取原始的銷售手段。如果遇到農產品的交易淡季,這種交易過程的弊端不太明顯。但是遇到旺季時,各種弊端卻凸現出來,交易繁鎖,辦事效率低下,這直接會影響農戶的經營收入,又降低了消費者對農貿中心的吸引力。

建立互聯網交易平臺和交易模式可以簡化交易過程,提高辦事效率,降低成本,增加農戶的收益。根據有關的資料顯示,傳統的交易與電子商務相比,電子商務可以直接節約18%的交易成本,通過互聯網這一個信息資源平臺,在平臺中撮合農產品交易雙方通過互聯網簽訂交易并確定交易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傳統農產品交易的弊端,實現農產品流通從有形市場向無形市場的發展,目前,大型城市的農貿中心的交易都是在原始的交易平臺上,從而使交易環節復雜、成本高、效率低,現代的網絡交易平臺未建立,還未有電子商務網站。

2.網絡建設

目前,由于各大型城市各農貿中心經濟效益差、資金短缺、農產品流通信息意識落后,缺乏現代化的信息設備,計算機應用普及率不高?;A設施薄弱主要原因在:一是硬件設施不好,雖然近二年來有所改善,但是只局限于部分環節,例如:保安設施。大部分小型規模的農貿中心還是欠缺網絡設施,沒有網站或者只是簡單的網站等。二是網絡管理機構不健全。在西方發達國家,網絡管理機構比較完善,但在我國大型城市的網絡機構,對農產品流通信息的如何收集、如何加工處理、如何發布信息、由誰來發布信息等問題沒有明確劃分。對國內涉及農產品的信息不多,而且沒有專業的信息分析員,缺少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等知識,以至沒有網站或者只是簡單的發布一些原始信息。經過分析、加工的信息比較少,靜態描述信息居多,專業分析的信息比較少。信息質量良莠不齊,缺乏權威性。

3.信息人才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農貿中心管理體制的改革提供了嶄新的技術方法,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快,要充分發揮其效益必須有先進、科學的管理相配套設施,更需要有高素質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但是從前面的調查所得,我國大型城市的農貿中心員工學歷低,大多是從事傳統銷售模式,由于學歷低,對信息技術知識缺乏認識,知識更新慢,跟不上現代信息化建設對人員的素質要求,從而使農貿中心信息建設步伐減慢。由于農貿中心的工作環境差、效益低。不能把技術人才引進來,導政大型城市農貿中心信息技術人才短缺。

三、農貿中心農產品流通環節存在問題的對策

1.促進農貿中心農產品高效流通的對策

(1)建立農業合作組織,,強化農產品合作組織

建立農業合作組織,組建和發展農業產銷大戶,產銷大戶與農戶企業創辦合作組織,把從事各種農業生產的農戶組織起來整合到各類農業合作組織中,按現代企業的經營方式由專業農業合作組織負責經營管理。各農業合作組織要把農戶的利益放在首位,要讓組織成為農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依托。長期而穩定的組織有利于增加農戶的收益,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形成規模經濟效益。

(2)強化基礎設施的建設

我國的農產品市場通常規模巨大,具有貨物集散、自我調節、自主定價等功能。而相對其他形式的零售商販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但是大部份農戶都屬于私有性質。因此,各級政府可以考慮出資改造農貿中心,以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各級政府還可以加大對農貿中心扶持力度,在農產品經營、農業用水、農業用電以及農行業的稅收方面采取優惠政策,以推動農貿中心農產品的高效流通。政府要從多方面籌集資金,加大對農貿中心扶持力度,特別是加強農產品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流通的基礎設施包括交通設施、物流設施、冷庫建設等。

(3)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力度

相關部門應制定嚴格的農產品檢測標準,各工作人員應加大對農產品的檢測力度,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執行檢測,對那些不安要求檢測的工作人員,進行嚴厲的處罰。對農產品檢測的工作人員,采取最嚴格、最嚴厲、最嚴謹的態度管理好自己。

2.農貿中心信息化問題的對策

(1)加強網絡建設

農貿中心的網絡建設,包括農產品銷售網站建設發、農產品生產信息發布、農產品價格信息發布、供銷渠道建設等。健全農產品的信息收集、發布、處理、分析等,使農貿中心網絡信息發布工作常態化、規范化,積極鼓勵社會各種資源參與農貿中心網絡建設。建立農產品信息收集和發布系統,并堅持與國內經營規模比較大的農產品交易中心合作,實現資源共享,最終形成比較大規模的農產品網絡信息中心,該網絡信息應綜合農產品生產、加工、庫存和營銷、國際市場和進出口,以及各類農產品的需求和價格變化預測等,通過該網絡為廣大農戶、銷售者、消費者提供各種信息級規避各種風險。引導農貿中心逐步向合約交易、訂單交易等方式發展。即由現場交易擴大到遠期交易和遠程交易發展。

(2)推動信息技術運用

人才是推動農貿中心信息技術運用的重點,信息化人才短缺是制約信息技術運用的瓶頸。要充分發揮政策性的技術作用,利用現有的資源,加大農貿中心人才的培訓。農貿中心要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引進力度,并且能夠留得住人才。另外,還要加大先進設備、技術的引進,如:綱絡結算系統、電子商務系統、APP銷售系統、電子監控系統等。綱絡結算系統是業務運行平臺的核心并與電子稱、收取管理費用系統共同支撐農貿中心信息化的新模式,滿足交易管理、資金結算以及收取管理費等業務需要。APP銷售系統是借助移動電話,完成交易,加快報價和交易的過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使用APP銷售系統,可以節約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引進人才

首先是,個別走訪法。農貿中心對于急需的高級技術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特別是在農產品有造詣的政府部門、高校、科研單位的在職或退休人員,農貿中心的領導應調動一切的社會關系,親自上門拜訪,用真情調動人才,并以高新以及優厚待遇吸引他們,給他們發展的機會。

其次是,借助“人力資源公司”。農貿中心急需特殊技能人才,而一時又難以招聘到手,可以借助“人力資源公司”不失為一種比較好的方法。而專業的“人力資源公司”掌握的人才資料、信息比較全面。他們在“挖”人才方面有獨特的見解,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可以滿足農貿中心的人才引進。

再次,注重培育人才。培育人才包括內部提升和進入高校培訓。人人都要實現職業理想,希望通過內部提升而得到滿足,農貿中心可以通過內部提升激勵人才,鼓勵員工實現他們的理想。另外,在一些重要崗位,例如:農產品檢測,可以通過與高校合作,培訓員工,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

最后是,兼職聘請合作。高校、科研機構積聚大量的人才,他們由于種種原因不愿意到農貿中心工作。而農貿中心可以與他們縱向課題聯合搞技術開發、網絡建設、電子商務網站、營銷策略以及員工培訓等工作,也可以聘請他們做兼職顧問。借助專家的方法解決困難

參考文獻:

[1]許軍.區域農產品流通狀況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12):100-103.

[2]王凱偉,涂義美.城區農貿市場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2:(28):93-98.

[3]李德庫.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創新[J].中國流通經濟,2013:(8):39-43.

[4]鄭恒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創新研究[J].物流技術,2012:(11):109-111.

[5]朱林興,王愛國,馬扣成.構筑上海都市農貿市場的研究.財經研究[J].2000(4)53-58.

[6]陳文沛.生活方式、消費者創新性與新產品購買行為的關系[J].經濟管理,2011:(2):94-101.

作者簡介:程偉東(1980.11- ),男,籍貫:廣東肇慶,工作單位:廣州華夏職業學院,職稱:講師,學歷:湖南大學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和戰略管理

猜你喜歡
農產品流通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農業信息化》1—12期總目錄
“互聯網+”時代貧困地區農產品進城模式創新研究
加強農業信息服務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
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農產品流通途徑研究
大都市圈農產品流通發展趨勢
農產品流通中的質量問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