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信用合作社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困境分析

2016-04-08 18:53李昕
商場現代化 2016年4期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信貸業務

李昕

摘 要:農村信用社在支持農村經濟轉型與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涉農小微貸款困難的問題,但是隨著農村經濟發展的不短深入,在新農村建設與農村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信用合作社的發展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本文就針對這種情況進行簡析。

關鍵詞: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經濟發展;信貸業務

一、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性質

農村信用合作社(簡稱農信社,下同)是由農民入股組成,實行入股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入股社員服務的合作金融組織,是經中國人民銀行依法批準設立的合法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籌集農村閑散資金,為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同時,組織和調節農村基金,支持農業生產和農村綜合發展支持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社員家庭經濟,限制和打擊高利貸。

二、農信社在涉農業務中遇到的困難

從農信社的性質及業務經營范圍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其所有業務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三農”項目開展的,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來說,農信社在其中的作用絕對不容小覷。但是在對各地農信社的實際業務進行梳理之后發現,農信社的業務拓展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之間也出現了一些供需不平衡的情況。

一方面,農信社的涉農貸款出現“放貸難”情況。按照國家對金融機構的相關規定來說,涉農信貸業務應該是由農發行、農信社、和農行共同完成,而且由于農信社的網點分布要遠比其它兩個銀行類金融機構輻射面廣,因此理論上來說農信社的涉農信貸業務應該是最好的。但是在對一些基層農信社的信貸業務進行整理之后發現,極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農民抵觸農信社的信貸業務情況。

另一方面,規?;r村經濟發展出現“貸款難”情況。根據已公布的資料信息顯示,全國農信社農業貸款余額達6966億元,占全部金融機構農業貸款總額的83.8%。單純的看這個數字比例是很高的,但是與之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相互結合之后就發現,各地農信社的實際涉農放貸明顯的趨于萎縮狀態,在內蒙古、寧夏等地的農信社貸款審批流程往往要超過180個工作日以上,這樣就嚴重影響了農信社的信貸業務效率。

三、農信社涉農業務困難的成因

從表象上看,上述的困難完全是一種悖論,但是從根源上來分析的話就清楚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是有具體原因的:

其一,提高了貸款追責力度導致農信社“惜貸”。不良貸款的出現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信社的正常業務經營,而且還對區域性經濟環境秩序的平穩造成了干擾,因此相關部門加強對貸款的追責是完全有必要的。相比起商業金融機構動輒單筆幾千萬上億元的貸款資金進行風險評估或者監督的力度來說,農信社需要面對的往往是眾多農戶單筆幾萬元的小額貸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對貸款的監管難度,導致了個別信貸員根本不開放這類型的業務,加重了農村經濟體中的小微企業發展資金缺口困難。

其二,農信社信貸產品單一不能滿足實際信貸需求。信貸員對于貸款的立項審批是根據農信社的信貸產品來設置的,由于信貸產品的相關要求與農民的實際貸款需求存在著不對等的情況,因此即便是所有的資質完全符合貸款要求,但是由于程序不對,信貸員也根本不能簽發貸款許可。

其三,基層信貸員對客戶信息了解不全面。與城市經濟發展結構明顯不同的是,農村經濟結構的發展階梯式效應極為明顯,一旦相關業務的市場前景樂觀,其后期追加的投資總量很有可能遠超于初期投資。由于基層信貸員在工作中過度關注初期信貸業務而忽視了這種優質資源客戶的可持續性發展,再加上同行業金融機構的及時跟進之后,導致了諸多原本由農信社扶持起來帶來優質資源客戶在后續的合作中并沒有選擇農信社繼續開展信貸業務。

其四,地方政府存在行政干預的情況。這種情況雖然極為鮮見,但是一旦發生之后所造成的后果卻是十分嚴重的,在河北、吉林等地都爆出地方政府處于扶持其它經濟實體發展的目的,套用、挪用農信社的專項涉農貸款,導致了農民出現實際信貸需求的時候,農信社已經沒有資金進行放貸了。

四、解決農信社支持農村經濟發展困境的措施

雖然農信社在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比較突出,但是歸納起來無外乎是內因和外因兩個層面的因素,加以梳理,針對問題提出改進的措施之后,農信社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仍然是不容小覷的。

首先,將信貸員的責權利進行量化。信貸員提高了對貸款的審核力度進而規避不良貸款的出現,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過于嚴苛的形式影響了正常的信貸業務就得不償失了。嘗試開展第三方評估機構對農民信貸需求的風險評估,讓信貸員根據風險評估報告來審定實際信貸業務,就將信貸員的責權利完全進行了量化處理,這樣一是提升了信貸員的工作效率,二是通過獨立調查機構的工作,客觀真實的反映了一些實際信貸情況,三是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不良信貸業務的發生。

其次,積極拓展農信社信貸產品的渠道與業務范圍。隨著農村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農村經濟的產業結構已經完全發生了變化,農村經濟實體利用互聯網渠道開展電子商務甚至對外貿易業務也已經逐步的趨于常態化。在這個基礎上,對于資金的需求已經不再是存與貸那么簡單了。作為農信社來說,要根據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實際情況,分步驟的將信貸產品的渠道與業務范圍拓展開來。

針對初期投資的涉農項目。信貸員要根據實際信貸需求來引導農民結合農信社的相關業務來確定貸款總量,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信貸員還可以根據項目運作的實際情況來向上級機構提出專項貸款的申請,進而最大化的滿足農村經濟實體基礎性發展的需求。

對于已經步入正軌的農村經濟實體,農信社的客戶服務人員要及時的了解和掌握資金往來情況,對于企業的發展規劃要明確的掌握關鍵時間節點,將相關信息反饋給信貸員之后,有利于信貸員了解和掌握優質客戶資源的深度貸款需求。

對于目前發展存在困難的實體,農信社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扶持力度。有些農村經濟實體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屬于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農信社要在了解和掌握市場信息的情況下,適度對其信貸需求做出一些傾斜性的扶持,這樣就有助于企業擺脫困境,從而也為農信社拓展了一個潛在的優質資源客戶。不過對于因為投資決策而導致經營困難的非實體性涉農項目,農信社還是要加強貸款資金的風險評估,有必要的話可以啟動貸款風險預警機制,從而有效的避免不良貸款的形成。

最對于農戶的小微貸款,農信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簡化審批流程。農村經濟的發展并不完全依仗于規模經濟,農戶的小微信貸需求雖然在單量上并不大,但是由于農戶的基礎較大,其發展形成規模之后對于農村經濟也能形成一定的促進。結合這些實際情況,農信社要著力從簡化審批流程上入手,為農戶節省出更多的時間來投入實際的生產。

最后,省級農信社要加強對規?;刨J資金的審批。無論是出于加強高對信貸資金風險管理的角度,還是出于提升農信社行政垂直管理的角度,省級農信社要對形成規模的信貸資金加強審批,除了相關的資質信息要完成備案申報之外,對于資金使用情況要結合定期巡檢與不定期抽檢一起來完成。從而有效的規避地方政府對農信社業務可能造成的干擾。需要強調的是,對于涉農專項扶持資金,省級農信社要全面落實專人管理、專項審批的原則,對于其間出現的問題必須加強追責。

五、結束語

因地制宜既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其實也是農信社業務拓展與延伸的基本思路,農村經濟產業結構正處于轉型期的關鍵時刻,農信社作為農村經濟中的中流砥柱,要充分發揮出其經濟調節的作用,為農戶改善生活環境服務,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騰飛助力。

參考文獻:

[1]曾微雨.簡析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發展的方向[J].東方企業文化,2014(01).

[2]程京京,楊偉坤,王寧.小額信貸與農民合作社的相互契合[J].銀行家,2014(01).

[3]雷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01).

猜你喜歡
農村經濟發展信貸業務
破解小額信貸發展難題 促進農村經濟健康增長
加強農業信息服務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淺析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風險控制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農村經濟發展適應性研究
分析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
關于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分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