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文化時代的美術教育探索

2016-04-12 08:52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毛一山
師道(教研) 2016年5期
關鍵詞:美術民族時代

文/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 毛一山

多元文化時代的美術教育探索

文/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毛一山

隨著信息、經濟、文化的全球化的到來,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變得越來越小,在這個多元文化時代背景下,給我國的美術教育帶來了一定的沖擊。本文針對多元文化時代背景下美術教育的思考及要求,淺談一下有效提升美術教育質量的具體實施。

多元文化時代美術教育

一、多元文化時代的特征

社會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信息、經濟、文化的全球化讓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小,相應的文化差異也越來越小。大眾文化、媒體文化與消費主義文化等種種西方文化不斷地沖擊著我國的傳統文化,怎樣在這個多元文化時代下促進中國文化的健康發展是需要思考的。以文化相對主義來說,強調的是文化沒有高低優劣的,不能用本民族的文化立場及本民族的文化價值理念去評判其他民族文化,應當是用民族本身文化理念去評價。

中國的多元文化主要體現為幾個方面:首先,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多個民族共同成長,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這也導致我國各民族之間存在著文化差異。第二,隨著中國社會與經濟快速發展,各個方面的發展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更由于地域遼闊,導致我國東西部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各不相同,并產生不同的文化特征。第三,由于外來文化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不斷發生碰撞與交流,中國的傳統文化也面臨一定的沖擊,固步自封的傳統文化被歷史洪流所淹沒,與時俱進的傳統文化卻抓住契機,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由此看來,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如果還閉目塞聽,自認為自己的民族文化是最厲害的,那勢必就會被孤立,不能與時俱進。反之,如果一味的接受外來文化,對傳統民族文化棄而不顧,就不能將我們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精髓世代傳承下去。因此,在多元文化時代背景下,既要繼承傳統民族文化又要借鑒外來文化的精華,吐故納新,最終塑造出符合我國國情的文化精髓。

二、多元文化時代的教育

在多元文化時代,教育方面也要有一個多元文化的教育觀念,讓學生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在進行教育的時候要謹記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針,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主體,提升整體教育質量。同時,我們應該對教育理念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對教育的研究分析,將教育內容與實際生活關聯起來,比如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融入社會時事熱點、潮流資訊,讓教育在多元文化時代下有全新的理念,讓學生能夠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進行相關的課程教育與師資力量分配,合理設置課程內容,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教學質量。同時,教育者也要不斷加強自身多元化素養的提升,汲取不同民族、不同領域的優秀文化知識,培養正確的世界觀,探討多元文化融合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能夠在多元文化時代下更快的適應發展,提升綜合素質能力。

三、美術教育的反思

美術教育是要體現出自由創造與靈活變化的特點,但是實際上很多美術教育者在這方面的教育觀念比較偏激,教育方式比較片面。主要是這幾個原因:第一,過分傾向西方中心主義,認為一切西方藝術都是好的,都應該學習,忽略我國本土民族藝術文化的價值。第二,過分的表現民族主義傾向,思想比較封閉落后,對我國本土民族文化藝術具有過高的優越感,拒絕一切外來的藝術文化。第三,只注重經典的藝術文化方面的教育,忽略現代文化藝術的教育。而以上種種的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學生提升美術素養的全面發展。很多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育的時候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比較陳舊沒有創新,現代藝術課程方面的設置相對比較少,比如在進行靜物寫生教學實踐中,靜物永遠選用的是水果、石膏像等作為參照物來進行寫生。又如在進行美術教育的時候,教學場所永遠都設置在室內,缺乏室外教學互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學生來說很難接觸到新的事物,對學生的創造力和觀察力的提升非常不利。

四、多元文化時代下對美術教育的要求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與新興文化在不斷的碰撞,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在美術教育的時候要通過實踐教學來加強民族文化與現在美術教育之間的關聯,既不對民族文化過分追求,也不對其他民族優秀文化過分的排斥,要讓多種文化融入到美術教學中,讓學生有多元文化價值觀念?,F代美術教育應具有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一方面,教學題材的多樣化,很多日常生活以及流行文化中經常能見到的事物可作為教學題材。另一方面,現代美術教育應注重與實際生活相關聯,比如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融合一些政治、經濟、戰爭等題材,讓教學內容更豐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判斷力,讓學生有正確的美術價值觀,不斷提升學生的美術藝術素養。最后,現代美術教育應該與其他學科相互聯系,讓美術教育在多元文化時代下多角度的體現美術特點,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也能夠讓美術教育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美術創造性。

五、多元文化時代美術教育的實施

多元文化時代的美術教育也要做到多元化,科技時代下,美術教育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科技產品來輔助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傳播大量的美術信息,然后將不同的知識融入到美術專業知識中,更生動、全面、立體的進行美術學習,展現美術特有的藝術文化魅力。

第一,培養學生對基礎美術語言的認識。美術語言是美術作品形成的元素,比如明暗關系、色彩、形體、材質等,不同的美術語言能夠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視覺心理。優秀的美術作品就是利用這些基礎元素進行有效組合形成的,因此,不論是技法繪畫課程還是藝術設計課程,先讓學生理解美術語言的原理,掌握其運用手法,可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第二,培養學生對優秀民族藝術文化的認同感。在多元文化時代下,多元文化的融入雖然重要,但是對于本土優秀的民族藝術文化也不能忘記,不能因為一味的追求主流而丟失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美術教育承擔著記錄民族文化使命的責任,所以就算在多元文化時代下,除了認同主流文化以外,還要保持我國民族藝術文化特性,培養學生擁有不同的文化觀念。藝術是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逐漸形成的,在美術中展現出人類無窮的智慧與力量,也是人類文明的載體,展現著人類文明的進程,所以讓學生充分了解人類美術發展的歷程,才能讓美術藝術價值得到繼承。

第三,充分挖掘本地資源開展美術教育。美術作品體現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凝聚了人類無窮的智慧與力量,美術文化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通過美術來傳達情感與希望,美化生活環境。比如蘇州古典園林,也被人們稱之為文人園林,在整個設計結構中,采取的是因地制宜的方法,用借景、對景、分景等不同手段來對空間進行有效組織,讓園林曲折多變,形成小中見大、虛實相間的景觀藝術效果,整個園林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配合園林特有的建筑,讓整個園林充滿詩情畫意。蘇州園林是歷史的藝術,園林中大量的匾額、楹聯、書畫、雕刻、碑石、家具陳設、各式擺件等都是點綴蘇州園林的精美藝術品,也體現出我國古代哲理觀念、文化意識與審美情趣。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時候便可利用地域優勢,在實景中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理解中國的園林文化,使學生為祖國擁有如此優秀的美術作品與美學智慧而感到自豪,并充分感受到民族藝術文化的魅力,可見,美術教育不僅僅體現在美術專業知識教育方面,還應該對人文藝術文化進行傳承。

第四,培養學生對多元文化的認識。多元文化讓人們的審美觀面臨了許多的挑戰,網絡化的便利,使我們輕而易舉地獲得各種資訊,并且信息量非常龐大,卻良莠不齊,這無疑對美術教育有了更多的挑戰,所以在這樣一個多元文化時代下,對多元文化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培養正確的審美素質,作為美術教育者,要正確的引導學生辨析真善美與假惡丑,而不是一味對外來文化進行膜拜。多元時代下的美術教育應該不斷挖掘文化內涵,傳承民族文化,同時培養學生以正確的眼光去看待多元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吸收多元文化的精華,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不斷創新,積極探索,達到美術教育目的。

[1]高妍彥、馬云鵬、楊家安.多元化時代美術教育探索[J].學術探索,2013,(05).

[2]王熙.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的內涵與中國特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2,(06).

[3]張喜林.淺論多元文化時代的美術教育[J].山西科技,2007,(07).

[4]周云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學校園文化藝術教育之美術教育活動[J].美術教育研究,2010,(07).

[5]孫壽華.多元化背景下美術教育探究[J].藝術品鑒,2015,(07).

[6]李寧.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教育實習中的運用[A].錢初熹.美術教師教育的愿望[C].上海,2009.

[7][美]雷德里克.杰姆遜、三好將夫編.全球的文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8]施東敏.美術欣賞教學迎來了“春天”[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

[9]王守紀、楊兆山.后現代主義視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實質及問題[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6).

責任編輯邱麗

猜你喜歡
美術民族時代
我們的民族
創意美術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多元民族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