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016-04-12 17:12袁方案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16年36期
關鍵詞:形式數學知識教學模式

袁方案●

江蘇省新沂市第三中學(221400)

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袁方案●

江蘇省新沂市第三中學(221400)

高中數學屬于理論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不斷深入思考才能夠系統地掌握數學知識.在此種情況下,教師應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由此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今后的課堂上掌握更多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高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高中生的思維處于活躍時期,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此種形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但近年來,因為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被動狀態,思維模式太過單一,對于數學知識也是強制性記憶,學習氛圍沉悶,學習效率也得不到提升.而教師也將講解知識當做最為重要的任務,采用了高密度的練習,忽略了對數學史等內容的講解.而自主學習策略則較為符合“學講方式”教學模式的宗旨,強調了自主探究等內容,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創設自主學習氛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都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需要多與學生溝通,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友好,對教師產生信賴感.如此便可縮短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愿意“親其師,信其道”轉變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積極鼓勵學生,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因此創設符合實際教學內容的情境,調動學生的數學興趣非常關鍵.“學講方式”的教學模式指出,創設合理的情境能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為后續教學做好鋪墊,由此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中.在數學課堂上教學情境的設計應當從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入手,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維與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在講解“橢圓定義”時,教師就可聯系實際生活,為學生展示行星運行的軌道,使學生直觀地認識“橢圓”,隨后借助幾何畫板按照橢圓的定義來設計動點軌跡,同時提出問題“怎樣的動點軌跡是橢圓?其方程是什么形式?”等,由此便可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在講解等比數列前n項和時,教師就可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關于學生的保險種類,如教育險以及分紅險等.A同學購買的保險為,每年繳納1萬元,持續20年,等到60歲退休后,就可每年領取5萬,同時在交納保險的時間內,每年可獲得一千元的返利.隨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按照銀行4%的利率與此項保險來進行對比,假設A同學生能活到80歲,哪種形式能獲得最大的利潤?當學生思考結束后,教師可提示學生,兩種方法間的差距可能會達到數百萬.如此便會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更想掌握對比的方法,如此便可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二、優化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教學方法包含了一定的技巧,在數學課堂上,恰當地運用合理的教學法,就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一切不合理的教學法只會影響教學效率,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在數學課堂上,教學方法的選擇應當是靈活的,在一節課上可使用多種教學方法,關鍵在于教師如何恰當地選擇,并靈活地運用.例如在學習“概率”時,教師就可先掏出一枚一元硬幣,往空中拋,隨后伸手接住,讓學生猜一猜是正面還是反面.因為平時的數學課堂都非常嚴肅,學生見到此種輕松形式時,積極性都很高,注意力也非常集中,都認真地猜測教師提出的問題.此種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的形式,能夠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什么是概率,如何理解生活中的概率事件.隨后,教師可引進排列組合,同時示范“拋擲10次硬幣,1次正面向上的概率”,同時結合樹形圖的形式求出概率.隨后教師可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每三個學生為一組,一名同學拋擲硬幣,一名同學記錄,另一位學生計算,分別計算一些拋擲10次硬幣,2次正面朝上,3次正面朝向,5次正面朝上的概率.學生在實踐時,教師可走下講臺,與學生進行互動,對學生出現的細節問題進行指導.通過此種形式,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很高,自主學習能力也可得到顯著的提升.

三、改變評價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主性

在以往的數學課堂上,教師都是將升學率與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數學與評價教學質量的關鍵,影響了學生的自主性.“學講方式”教學模式普及后,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建立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的評價體系,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當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樹立多樣化的評價觀,將關注智力評價轉變為多元能力的評價,如可結合口頭表達、日常作業、課堂提問等形式,還可結合學生間的互評.通過此種更加完善的評價形式,就能夠使學生及時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同時還可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性.

綜上所述,高中生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在"學講方式"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開展數學教學必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首先要將學生當做教學活動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此外教師還需要恰當地引導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習慣與行為進行指導,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如此便可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性.

[1] 馬文輝,張曉月,程立云.新課程理念下改革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數學[J]. 中國科技信息. 2005(09)

[2] 吳緒升,周國良,劉玉梅.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路徑探析[J]. 新課程學習(上). 2013(06)

[3] 韓艷艷,.基于導學案的學生分層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以《演繹推理》為例[J]. 中國校外教育,2013(S1)

G

B

猜你喜歡
形式數學知識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小議過去進行時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搞定語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
發現“形式” 踐行“形式”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