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龍武術思想研究

2016-04-13 05:16孔令超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 2016年12期
關鍵詞:詠春拳武學招式

孔令超

(蚌埠醫學院體育藝術部安徽蚌埠233000)

李小龍武術思想研究

孔令超

(蚌埠醫學院體育藝術部安徽蚌埠233000)

李小龍身為中國武術界的里程碑式人物,對中國武術乃至世界武術都產生了前無古人的影響。李小龍在武術上的成就,與他本身具有的與眾不同的武術思想密切相關,包括勇于創新的武術思想;實戰主義武術思想;武術與哲學融合的思想;追求完美的武術思想等。李小龍的這些武術思想對于今天發展和推廣傳統武術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武術思想;李小龍;創新;功夫

李小龍1940年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在年幼時便學習太極拳,13歲跟隨葉問學習詠春拳。他根據自己對武術的感悟創立了截拳道,至今流行于全世界。李小龍熱愛中國武術,在他圣查米耶爾書院讀高中時期,參加拳擊隊,時常進行校際比賽和表演[1]。除此之外,李小龍更將中國武術融入電影中,在李小龍主演的電影中,中國功夫的魅力體現得淋漓盡致。李小龍一生獲得無數榮譽,最佳技藝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英國傳媒協會傳奇大獎等等這樣的國際獎項數不勝數。他還被冠以美國《黑帶》十大世紀武術家之一,世界武術大師和電影大使。在去世多年之后,李小龍的名聲并未消退,一直影響我們至今。

1.李小龍在世界上的影響

1.1 李小龍在武術界的影響

李小龍作為一名著名的武術大師和電影演員,將一生奉獻在其中,給全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李小龍七歲學習太極拳,懵懂的幼時學習時光,為他以后燦爛的武術生涯做了完美的鋪墊。13歲那年,李小龍跟隨詠春拳大師葉問學習詠春拳,在長期的刻苦練拳后,李小龍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格斗比賽,這段經歷更加讓李小龍懂得苦練拳法的重要性。他刻苦練習全世界各地多種拳法,1967年,李小龍正式創立截拳道[2],至今截拳道和雙截棍仍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深受人們的喜愛。

李小龍留給武術界的遠不止這些,他在武學理論和功夫聯系的方法方面也深有心得。在他去世前,著有七本武學筆記和六本著作手稿,直到今日,世界各地都有專業人士研究他的著作,介紹他的成就。[3]

1.2 李在電影界的影響

除了武術界,李小龍在電影方面也是一顆璀璨的明星。早在李小龍三個月大就在電影《金門女》中客串。隨后的幾十年生涯中,李小龍主演的影片流傳中外,給電影界留下了寶貴財富。李小龍卓越的功夫在他的電影里體現的淋漓盡致,也就是這樣,中國功夫開始出現在美國乃至世界人民的視野中。李小龍主演的電影《唐山大兄》開創了香港的票房紀錄,《精武門》更是打破了亞洲票房記錄。李小龍在電影中展現的中國功夫出神入化,讓觀眾贊不絕口。李小龍更自編自導自演了《猛龍過江》,全世界放映,影響力極大[4]。李小龍電影讓全世界看見了中國功夫,也為世界電影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2.李小龍武術思想分析

2.1 沖破傳統和勇于創新的思想

李小龍作為一代武學大師,向來反對盲目認同傳統武術,他要求自己和學生在習武過程中摒棄門戶之見,放寬眼界。他學習過中國各種傳統武術,但是他在武學的造詣上不僅限于傳統武術,他甚至敢于否定他眼中沒有意義的經典招式。

李小龍曾經明確過自己的武術觀:學功夫的目的,是要在實戰中擊敗對手。由此可見,李小龍所認可的武術招式,只看其實際效用,而不是招式是否是傳統經典動作。李小龍曾在1969年與友人的信件中直言對中國傳統武術感到失望,即便是大名鼎鼎的詠春拳,在他眼里也黯然失色,因為有很多動作都是多余的沒有意義的。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功夫才是被李小龍認可的呢?李小龍對此直言,他認為武學招式重在講究實效的格斗,這樣的招式可以在所有打斗場合都派上用場,才是真正的功夫。

所以在他深入研究武學之后,為了自己心中對于武學的追求,敢于突破傳統武學,學習了西洋拳、擊劍等等,還在美國學習生活過程中用西方的方法訓練自己,廣搜各派武學藏書,將各種派別的武術招式融會貫通,又研究拳王阿里出拳手法,只為了能突破傳統的武術招式,開創更加實用的格斗方法。李小龍身為一派武學大師,最難能可貴的一點就是他不囿于門戶之見,在他認為習武之人應該集各家實用招式于一身,不應該狹隘地局限于某一個拳種或者門派,他對于全世界的學徒都一視同仁,不分國籍,只論武術。

李小龍創立的截拳道適用于街頭打斗,賽場比賽以及各種實戰格斗的需要。這是他在詠春拳基礎之上,吸取了世界各國的武術技能,比如拳擊、跆拳道以及空手道等之后融匯形成的無特定招式的格斗方法。李小龍創建的截拳道充分將其武打特色融入其中,簡練、迅速、力量。截拳道以動作剛勁迅猛為特色,這一點在雙截棍的使用上也表現的出神入化。雙截棍是以傳統武術器械中的三節棍、鐵鏈夾棒[5]為原型而改良的,與三節棍相比,雙截棍更加輕便、易于控制,但是威力卻增加了許多,與鐵鏈夾棒相比,雙截棍更加便攜,而且兩端均可用于攻擊。

2.2 實戰主義武術思想

李小龍的武術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他實戰主義武術思想,在他認為,武術就是一種格斗的方法,就應該講求實際運用,怎么樣能把人打到就怎么樣打。這種武術思想和他的成長經歷有很大關系。

李小龍在美國三藩市出生,童年時期和父母一同前往香港,直至少年。在李小龍年幼之時,他身體非常瘦弱,因此他的父親在他七歲時候就教他太極拳以強身健體。但是李小龍生活的那個時代的香港是一個比較混亂的社會,李小龍和很多孩子一樣,經常在街頭跟別人打架,甚至還組織小幫派,跟別的幫派打群架,當時李小龍覺得太極拳根本就不能用于實戰。于是在別人介紹之下,李小龍13歲時,開始跟隨著名的詠春拳大師葉問學習詠春拳,雖然那時的李小龍還是一個少年,但他對武術的興趣已經十分濃厚,在街頭實戰的檢驗下,李小龍對詠春拳越來越喜愛,練習的很勤奮,這為李小龍打下了扎實的武術功底。

隨著年齡的增長,愛打架的習慣一直沒有改掉,這也是一個主要影響他追求武術實戰功能的重要原因。在父母的要求下,李小龍后來到了美國讀書,在習武過程中意識到要想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不能拘泥于一種拳法,因此他除了勤加練習中國傳統拳術,還對拳擊、空手道等格斗技術進行研究。最后總結出練武不能拘泥于傳統招式,也不能一概否認西方優秀的武術精華,具有戰斗力的招式往往是不固定的,這就是李小龍主張的“實戰主義”,同時這也是李小龍中西結合的實戰主義武術思想之體現。[6]截拳道的創立正是李小龍學習中西文化,吸收中西武術文化的長處,在追求格斗實用性的情況下,把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的結果。

2.3 哲學理論指導武術實踐的思想

李小龍在武術上面能有如此的成就,除了他具有一定的天分和刻苦認真的練習之外,還得益于他在哲學方面的修養??此普軐W和武術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實際上哲學思想對于李小龍在武術方面的研究產生很大幫助。

李小龍在跟葉問學習詠春拳的時候,葉問曾經告訴他想獲得力量需全身松柔的東方哲學思想,而且通過李小龍的練習和實踐,他發現這種練習方式是行得通的。1960年李小龍進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他選擇了主修哲學,當時就有朋友很疑惑地問他為什么做出這個選擇,李小龍的解釋是哲學能解答他多年的疑惑。其原因是李小龍自知自己爭強好勝,好勇斗狠,但是他自己卻不知道這樣為了什么,有什么意義,為了找尋這個答案,他在導師的推薦下與哲學正式結交。

接觸哲學之后,李小龍新世界的大門仿佛打開。李小龍是一個一個善于思考的人,他內心對于很多事情有著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哲學的學習無疑是為他的思維增添了更多可能性,讓他對于武術的研究也有了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李小龍領悟到武學中的陰陽哲學,動靜防攻,同時也領悟了“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的武術格斗理念。他將這些思想結合武術格斗的實踐,創立了截拳道,李小龍發現在這種運動之中,不論是防守還是攻擊,都離不開陰陽變化[7],他利用這一哲學思想將截拳道進行完善發展,成就了一代武學大師。

李小龍在系統學習哲學之后,對于自身有了更加清晰明朗的認識,他知道要通過認真練習武術來完善自己,要在拼搏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并且將他熱愛的武術發揚光大,哲學方面的思想也大大提高了他進行功夫練習的效果。所以說哲學思想對李小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促進了李小龍成為真正的武學大師[8]。

2.4 追求完美的思想

功夫巨星李小龍除了習武,還有一個很大的愛好就是跳恰恰舞。為了練好恰恰舞,李小龍曾經幾天幾夜吃不好睡不好,就為了更好地完成一支舞,這種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就是李小龍一生都崇尚的。他對舞蹈的同樣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在恰恰舞方面也有了非常好的成績,他曾獲得1958年“全港恰恰舞公開大賽”冠軍,而且也曾在美國以教別人恰恰舞謀生。

不管是練舞還是習武,李小龍都付出很大努力,并且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堪稱是個追求完美主義的人。對武術技術的完善是李小龍一生的追求,為此他付出的努力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他常常一個動作做成千上萬遍,他對于速度和力量的追求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無論他的功夫水平達到什么境界,他都不滿足于現狀,而是一直挑戰自己,以達到一個又一個巔峰。李小龍練武生涯中,一直堅持著自己還有進步空間的想法,每天都是勤加練習,從不間斷。在他已經成名以后,他仍然堅持練習,不讓自己退步。

3.結束語

縱觀李小龍傳奇的一生,他拼搏過,他奮斗過。他不曾放棄自己心中的夢想,不放棄對武術永無止境的追求。他就像是一顆耀眼的明星,永遠掛在全世界武學界、電影界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中。他不曾隨風而去,也必將流芳百世,滋潤著我們每一代中華兒女,鼓勵我們為著我們的中華武術的發揚光大而奮斗!

[1]魏峰.李小龍全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12.

[2]魏峰.李小龍全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16.

[3]王濤.流星閃過的光亮,李小龍帶給我們什么[J].中華武術,2008(07):5-16.

[4]類成云.李小龍生平及電影創作年表[J].當代電影,2010(11):42.

[5]周緯.中國兵器史稿[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290.

[6]王遂振.李小龍武學思想之透視[J].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4):22-24.

[7]魏鵬.李小龍的真實功夫與電影功夫[J].搏擊,2006(10):42.

[8]聶鍇.從《李小龍傳奇》看截拳道的哲學思想和價值體現[J].電影文學,2010 (08):117-118.

Bruce lee martial arts thought research

Kong Ling-chao
(Sports departm ent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Anhui Bengbu 233000)

Bruce lee as a milestone of the Chinese martial character,martial art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even the world has produced unprecedented impact.Bruce lee's success in martial arts,and he ha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ideas of martial arts,including innovation of martial arts;Actual combat martial arts;The thought of fusion martial arts and philosophy;Pursuit of the perfect wushu thoughts,etc.Bruce lee's these martial arts ideas for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oday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M artial arts;Bruce lee;Innovation;Kung fu

G852

A

2095-7327(2016)-12-0108-02

孔令超(1985—),男,安徽蚌埠人,本科學歷,助教,研究方向為傳統體育文化。

猜你喜歡
詠春拳武學招式
針對高考物理計算題,教你增分三招式
健康中國背景下南懷瑾武學養生文化傳承與發展
等比數列解題十招式理論與實踐
詠春拳
基礎教育設施空間演變與用地置換
傳統武術“詠春拳”在職校教育教學發展中的策略
基礎教育設施空間演變與用地置換
民生·創業讓詠春拳接地氣
奇葩姐妹換夫記
詠春拳真的是女人拳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