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2016-04-13 17:01張利劉娜
山西農經 2016年2期
關鍵詞:內蒙古自治區人才隊伍民俗文化

□張利劉娜

(1.包頭師范學院;2.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包頭014030)

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張利1劉娜2

(1.包頭師范學院;2.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包頭014030)

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是民俗文化的保護、傳承及創造的主要承擔者。內蒙古自治區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省份,擁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這些都需要有高素質高技能的民俗文化人才去進行積極的保護、創新,但是當前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卻不盡如人意,民俗文化人才隊伍的建設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2.74

1 民俗文化的概念內涵

要了解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現狀,首先必須明確民俗文化的概念內涵。對于民俗文化的概念內涵歷來眾說紛紜,不同的學者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事實上,民俗文化從其載體上來看,主要包含了物質文化及精神文化兩類,這也是當前國內外對民俗文化定義中的一致之處,而綜合當前國內外關于民俗文化的概念內涵,可以發現民俗文化實際上就是一定地域內一定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中物質財富一般來說即是指各種歷史文物、古跡的保護,而精神財富層面上的民俗文化即是包括了各民族的語言文字、各種民間文學樣式、各種傳統習俗、節日、服裝、器皿、建筑以及各種工藝等,因而本文所講的民俗文化人才隊伍主要是指承擔各種民俗文化的精神財富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的民間人才。

2 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現狀

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和發展是保護和傳承我國豐富的民俗文化的關鍵,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民俗文化重視程度的日益提高,民俗文化人才的挖掘和保護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從總體上來看,當前國內在民俗文化人才的挖掘和管理等各個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依然任重道遠,而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則一定程度上真實反映了當前我國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現實狀態。

2.1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所取得的成績

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文化豐富多樣,近年來為有效保護和傳承內蒙古民俗文化,政府部門采取了多項措施來加強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當前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初步形成了以內蒙古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核心,輻射其他民俗文化人才培養的民俗文化人才培養隊伍。在民族民俗文化日益受到黨和國家重視的今天,內蒙古也在加快其保護本區域內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步伐,這其中首先就是加快保護內蒙古區域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鼓勵傳承人開展文化傳習活動,保證民族文化的流傳和生命力,為此,2008年10月份,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公布了首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8名,涉及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十大門類,包括第二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0人。其中,年齡最大的是84歲的和林格爾縣剪紙學會民間美術傳承人段蓬女,最年輕的是32歲的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蘇木額肯呼都格嘎查雜技與競技傳承人那音太,截止到目前,內蒙古已經先后公布了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為有效保護和傳習本區域內的優秀的民俗文化奠定了人才基礎,同時,內蒙古也積極對區域內未能入選非物質遺產文化的其他民俗文化的人才進行了積極的挖掘,使得這些民俗文化能夠得以保存和流傳。

(2)切實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人才工作體制。內蒙古自治區對民俗文化人才尤其是各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初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人才工作體制,近年來積極推行人才戰略,不斷創新工作體制機制,加大對民俗文化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力度,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積極制定了《東勝區文化藝術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東勝區關于加快民間文藝表演團體發展的意見》等,通過積極舉辦各種文藝活動保護和發展民俗文化,尤其是積極扶持和支持基層民俗文化人才發展,加大對基礎民俗文化人才發展的投入力度,如2015年東勝區投入基層民俗文化人才發展專項資金72萬元,打造83支民間特色文藝隊伍,吸引了各種民俗文化藝人2 500多人加入其中,大大促進了民俗文化的交流和傳播,也進一步壯大了基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

(3)初步形成了較完備的民俗文化人才管理體制。民間人才隊伍的挖掘和培養離不開完善高效的人才管理體制。目前,內蒙古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民俗文化人才管理體制,由內蒙古人才強區工程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區人才領導工作,這也為加強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和基礎。

2.2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為自治區內民俗文化的保護、交流等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但是與此同時,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內蒙古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步伐,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中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存在偏差。當前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其突出表現在過于重視對區域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支持,而忽視了對其他沒有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傳統文化人才的挖掘和支持力度,例如,當前內蒙古對入選國家級、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制定了專門的生活補助制度,每一名非物質遺產傳承人可每年享受到2 500元/人的傳承補助經費,而對其他民族民俗文化人才則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和支持政策,眾所周知,民俗文化是在民眾的日常生產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廣泛存在于民間的各種優秀文化,民俗文化的范圍要遠遠大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同理,民俗文化人才的范圍也要遠遠大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范圍,要想真正切實保護和傳承好民俗文化,就必須培養和建立一支包含各類民俗文化人才在內的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將注意力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轉向廣大民俗文化藝人身上,挖掘散落在民間的各類優秀的民俗文化人才,不斷充實和壯大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真正保護和傳承好各種優秀的民俗文化。

(2)民俗文化人才管理機制有待完善。民俗文化人才管理機制的完善程度直接關系到民俗文化人才隊伍的建設進度,當前,內蒙古自治區雖然建立了專門的人才管理機制,統一領導自治區內的人才開發和管理工作,但是目前該機構的工作重心還集中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等的開發和管理上,對于民俗文化人才的管理和挖掘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足,使得自治區民俗文化人才的建設相對于其他方面的人才建設較為滯后,對于民俗文化人才的管理機制的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3)民俗文化人才發展出現斷裂,不少優秀的民俗文化瀕臨消失。近年來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建設中存在的一大問題在于民俗文化人才發展出現斷裂,不少優秀的民俗文化藝人老齡化嚴重,后繼無人,使得這些寶貴的民俗文化面臨著消失的危險,據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工作人員介紹,內蒙古自治區42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目前已有5人離世,超過60歲的占總人數三分之一以上,雖然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正在加緊進行實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口的述史搶救性記錄工程,并對那些年滿70周歲以上、不滿70周歲但體弱多病的傳承人進行優先性的搶救性的記錄工作,例如對對蒙古族長調民歌、四胡、馬頭琴音樂、蒙古族服飾、好來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8名傳承人進行了搶救性采錄,力圖永久性地保留這些彌足珍貴的民俗文化,但是從長遠來看,切實加強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強化各種民俗文化的傳承工作,著力優化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結構,才是有效避免這些優秀寶貴的民俗文化走向絕唱的可靠路徑。

3 推進內蒙古自治區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路徑分析

加強和推進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里內蒙古民俗文化發展的重要內容,今后,有關部門應切實采取有力措施,著力推進內蒙古自治區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3.1切實更新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理念及方法,推進自治區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新發展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只有科學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推進民俗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今后,自治區在民俗文化人才的挖掘和培養上,要切實扭轉以往過于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而忽視其他文化人才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針,建立系統科學的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挖掘、培養工作方針,在民俗文化人才的評價、培養、選拔、人才流動等各個方面做到一視同仁和均衡發展,采取積極措施鼓勵優秀的民俗文化走向大眾,要努力在現有條件下開展自治區內各類優秀的民俗文化藝人的普查工作,將各類業余性民間藝人統一納入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范圍中,通過對其采取統一的補助政策等措施,鼓勵其開展民俗文化的傳承、創新工作,完善民俗文化人才管理工作機制,為自治區民俗文化的保護、傳承奠定基礎。

[1]游堃.關于民俗文化人才培養和管理的對策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02∶221.

[2]姚雪梅,疏仁華.銅陵市銅文化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成因與對策分析——以銅陵七家銅工藝品加工企業為例[D].銅陵學院學報,2014,04∶101-104.

[3]覃萍,梁培林.突破人才瓶頸∶西部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10∶100-104.

[4]李偉.建設宏大文化人才隊伍[J].求是,2011,23∶21-24.

[5]龍鴻祥,夏章奎,肖靈,賀小華.欠發達地區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以江西省寧都縣為例[D].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3,02∶77-81.

1004-7026(2016)02-0110-02中國圖書分類號:G241

A

本文為2015年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基于人才供應鏈理論的內蒙古民俗文化人才隊伍發展研究》(2015C027)系列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內蒙古自治區人才隊伍民俗文化
家鄉的民俗文化街
關于培養新時期青年人才隊伍的思考
內蒙古自治區召開全區統戰部長會議
培養集聚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談
激發人才隊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趕超越
內蒙古自治區第六屆室內樂比賽成功舉辦
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征歌評選終評
兩岸民俗文化薈萃福州
人才隊伍:發展機制待完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