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一支研訓機制下的全能教師隊伍

2016-04-13 21:31文/于
教育家 2016年19期
關鍵詞:研訓機制學校

文/于 泉

?

打造一支研訓機制下的全能教師隊伍

文/于泉

近年來,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的素質、能力和發展動力是決定教育品質和質量的核心競爭力?!渡綎|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也提出要以“遵循教育規律,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戰略主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優化教育結構,促進教育公平,辦人民滿意教育”為指導思想,進行教育改革。在倡導素質教育發展的當前,對教師綜合素養的要求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東省濟南市南上山街小學圍繞學校辦學理念,結合學校教師發展實際,以提升教師綜合素養為目的,以尊重教師的個性差異為基礎,通過面向青年教師、骨干教師、研究型教師和全體教師四個層面的教師培訓,建立起以教師為主體的研訓機制。

以調查分析為依據,尋找教師可持續發展點,明確各層面研訓機制

全面了解本校教師發展情況,為進一步提高和改進教師研訓提供參考,學校對全體教師的發展需求及現狀進行了調查問卷,為了使調查結果更具說服力、更真實,學校采取了無記名調查的方式,調查內容涉及了以下幾方面:教師對學校教師發展的認識,對自我發展的認識,對教師發展環境的需求,對學校評價機制的要求。通過調查問卷的收集和分析,發現了不同階段的教師發展上的不同需求。如,工作5年以下的青年教師對教育教學的基本工作方法有很大的需求和困惑;工作5年—10年的教師更加關注自身專業的提升和特色的形成;工作10年—20年的教師的關注點則側重于教科研的能力和課程開發等方面,關注自身內涵的提升;工作20年以上的教師對個人的職業價值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與時俱進的思想,希望得到持續發展??傊?,教師由于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積累,內在學習的需求往往大于外在的影響,對科研的需求也十分迫切,真正關注到了教師發展的內驅力。

關照教師精神世界為讓師生有共同的理想追求,有共同的文化精神。在辦學理念指導下,結合“養浩然之氣,正民族之心”校訓解讀,形成了獨具學校精神文化特質的“養正”文化。即“以養靜氣正思、以養和氣正言、以養銳氣正行、以養貴氣正身、以養真氣正道、以養大氣正業”。并引領全校師生“煉精化氣”,踐行校訓,使之成為引領師生成長的精神之魂,并最終內化為師生的心質。在此基礎上,引導教師自下而上確立了“厚德博學,求索篤行”教師精神,并在論證、解讀、培育中形成了以“厚德”承載教師文化,以“博學”滋養教師文化,以“求索”創新教師文化,以“篤行”踐行教師文化的行動方略。

關懷教師工作環境學校將管理方式下移,建立年級委員會,凝人力:進行“年級管理”的研討,通過學習團隊建設:打造年級管理特色。系列文化管理措施的實施,在年級組中凝聚了教師發展的合力,培育了年級組同伴互助共生的文化氛圍。

關心教師團隊成長學校學研共同體是教師團隊文化的載體。為滿足不同層次教師的發展需求,學校分別成立了以讀書引領為核心的“芙蓉葉”書友會;跨學科骨干教師組成的研究團隊——“蘊思”學研社;以課程開發的研究為核心的“傳薪”學研社;以班主任管理為研究主題的“紫墨”學研社。學研共同體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壤,教師們互幫互促,實現著自我超越,創造著團隊價值。

關注教師專業發展“關注整體、分層發展”是學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全體教師在《創新研訓機制,提升教師綜合素養的實踐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與潤澤下豐厚了文化底蘊,教師素養得到整體提升。老教師的“我的教育思想”研討會,青年教師的“我的教育追求”論證會,骨干教師的“教育風格”發展走向分析會,新老教師的“拜師會”“品牌教師”的打造等等,從不同層面激發了教師們成長的內在需要和發展的動力。在學校文化的感召下,教師迅速成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骨干教師。他們已經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生力軍和頂梁柱,為學校高水平的教育教學質量提供著有力的保障。

以課題研究為引領,尋找有效切入點,創新研訓機制

學?!笆濉闭n題《創新研訓機制,提升教師綜合素養的實踐研究》確立以來,學校領導班子親自掛帥,帶領學??蒲泄歉山處?,積極投入到構建課題研究體系的過程中去,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收獲。

以“養正文化”為載體,探索教師發展體系,形成團隊發展機制

一個學校的發展,憑借的就是團隊的力量。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梆B正”文化是學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學校文化構建的策略是:繼承創新——聚整合之力。即通過解讀中華民族之浩然正氣,來涵養現代校園之精神品質——“靜氣、和氣、銳氣、貴氣、真氣、大氣”。在養正文化建設中學校既注重發揮“氣場”的整體效應,又堅持團隊文化建設各有側重。實踐證明:學校對各層面、多角度教師團隊的打造,凝聚了教師的合力,從多維度提升了教師的團隊意識、專業精神和綜合素養。

以辦學理念為依托,提升教師課程開發能力,形成開發研訓機制

“課程是文化的載體,也是育人取向的直接表現,只有選準學校特色文化的生成點,擁有屬于自己學校特色的課程文化,才能打好根基,使其持續發展?!被谶@樣的辦學理念,學校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融入新課程之中。在反復實踐與探索中,學校領導帶領老師們找準學校文化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于2003年確立了“走進民俗文化”校本課程,并確立了“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核心,以民俗文化為載體,以民間藝術教育為突破口,以研究性學習為基本途徑”的課程實施思路。在此基礎上,結合學校課程特色,把構建“六藝”活動課程作為學校德育課程化的新探索。在整合思想指導下,學?;顒诱n程借古開今。即在解讀我國古代禮、樂、射、御、書、數的“六藝”教育內涵的基礎上,確立了具有時代意義的新的德育目標,即培養學生具有“禮孝之心、藝術之美、健體之魄、實踐之能、讀書之樂、創新之志”,形成獨具學校特色的新“六藝”,并與學校開展的體育月、科技月、實踐月、禮儀月、讀書月、藝術月主題教育月活動一一對應,活動整體優化,主題鮮明,貫穿全年的德育活動。

以對話生成為內核,構建課堂文化,形成教師專業發展機制良好的課堂文化具有較強的內在素質聚合力,成為師生生命彼此成就、相互激活、共同生長的場所。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是民主、尊重、對話、生成的課堂,教學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溝通”的活動,所以學校提出把“對話生成的課堂”作為課改實踐新的目標追求?!皩υ捝烧n堂”的五大特征是:親和度、整合度、延展度、深刻度、幸福度。即以平等對話(親和度)落實新課改的人本思想觀;以多維對話(整合度)落實新課改的潛能開發觀;以實踐對話(延展度)落實新課改的行為實踐觀;以情感對話(深刻度)落實新課改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精神對話(幸福度)落實新課改的生命發展觀。以構建體現新課程理念的“對話文化”,來打通學生的“知識世界”“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精神世界”,讓課堂潤澤學生生命。在構建“對話生成”的課堂文化過程中,學校的做法是:

構建教學模式,讓課堂演繹文化?!皞鹘y”與“現代”是學校辦學理念的兩個支柱,這就要求學校從“整合”的思想入手,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整合拓展”教學模式。為此,在學?!笆濉笨蒲姓n題《小學生拓展性學習的研究》(獲省優秀成果二等獎)的基礎上,提出了“整合提升,三步拓展”的目標,來打造“對話生成”的課堂,并確立了基本思路:注重傳統教學思想與現代教學思想的整合,創建“對話”平臺;注重學科與學科之間相關知識的有效整合,搭建“對話”橋梁,提升師生綜合運用的能力;注重課本知識與生活知識的整合,拓建“對話”渠道,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并在實施中突出三步拓展:拓展知識背景;拓展學生思維;拓展學習渠道。同時關注教學方法創新。學校的年級診斷課重在“會診”;探索杯課堂教學觀摩課注重智慧“生成”;全員聽課關注教師“發展”;市優秀教研組全員展示課聚焦學科“研究”。

強化常規管理,讓規范成為文化。學校教學工作始終以教學常規管理為抓手,做到學生習慣用恒心來培養,落實“三個堅持”;教研用智慧來引領,找準四個關鍵點;質量用發展來衡量,關注五個發展點。具體地說,通過習慣培養的“三個堅持”,引導師生追求“寫字求規范,書寫好人生;讀書以修身,相伴好人生;思考出智慧,創造好人生”人生目標。校本教研找準四個關鍵點,即:找準切入點,用問題驅動教研;把握提升點,將教研導向深入;注重聯系點,讓經驗凸顯特色;形成沸騰點,讓智慧點燃熱情。教學質量關注五個發展點,即:改革備課方式,關注備課質量,讓備課向關注思維發展;更新教學理念,關注學生思維,讓思維向突出價值發展;落實教學目標,關注課堂實效,讓課堂向高效靈動發展;講究批改策略,關注作業評價,讓作業向引導探究發展;做好質量檢測,關注學習過程,讓學習向提升能力發展。

關注新課程實施,讓落實彰顯文化。在教學中,學校加大落實力度,使“對話生成”理念逐漸在老師們的課堂上扎根,推動新課程教學研究向縱深發展。第一,研究“對話生成”課堂實質,找準“三點”。一是找準“立足點”,深入研究“對話、生成”課堂所要表達的教育思想:民主、平等、共同參與、互相合作、注重對話,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善于捕捉課堂生成,做到教學相長;二是將“著眼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重點研究“對話生成”課堂和“成組教學”“說數學”等學科特色及主題教研的聯系,做到有效結合;三是將“切入點”放在挖掘學生學習主動性上,激發興趣,重點研究符合學生年段特點的“對話生成”教學策略。第二,進行“對話生成”專題研討,落實“三課”,即微觀課例、同課異構、遞進磨課。形成具有本學科特色的有效課堂。在研究和實踐中,促進教師理解和內化“對話生成”課堂的實質和內涵,提高運用能力。

關注特色形成,讓教研提升文化。各學科教研組教研工作強調一個“特”,即學科的獨特性,突出對教師的專業引領,提高教研的學術性和實效性。各教研組以對話生成課堂文化的深入實施為本,積極打造教學研究的特色,讓教研走向特色與多元。第一,突出主題,落實研究實效性。一是進行“成組”教學體系研究。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理論實踐、提煉成果、形成體系等方面全面鋪開,落實到每個層次、每位教師的日常教學之中。二是完善“說數學”評價體系。上學期,各年級根據自己年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自己年級的“說數學”評價方案,并付諸實施。第二,學術研究,開展學科研討周。學校開展“學科研討周”系列活動。研討的主題包括:聽課與評課,重點關注“對話生成”課堂文化的落實;學科特色建設,學科思想、學科思維的挖掘與滲透;新課程標準的理解與應用,改編重組、深度挖掘教材;課程資源有效利用與教學手段創新,課程改革經驗總結與學科前沿動態;學科教學質量監測、調控與考試命題設計等。第三,教學調研,加強過程性監控。一是工具學科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專題教學調研,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督促整改,并制定相關的激勵機制,確保教學方案有效實施,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二是提高綜合學科考查效率。在學生教師中展開調研,提高對綜合學科的考查效率,制定翔實的監測方案并予以論證,讓各學科的質量檢測做到過程出效果,成果出特色、學生出個性。

目前教師各學研團隊已經形成“學習——探索——反思——實踐——總結——提升”的研修氛圍。

以多元評價為指標,明確提升素養研究方向,創新完善研訓機制

多層面研訓機制的創新,促進了教師綜合素養的提升,已經為學校提供了發展的助力。下一步,學校將以多元評價為指標,通過創新和運用多種評價機制,檢測課題研究的成效,進一步完善學校研訓機制,進一步提升和打造更加優秀的教師團隊。

第一,運用診斷性評價,看教師發展的認同度。采用診斷性的評價,對教師在研訓機制中的不同表現和素養提升進行監測,看教師對課題研究和研訓機制的認同度,發現真正適合教師、被大家認可的研訓機制。第二,運用過程性評價,看教師發展的參與度。在每個研訓機制的創新建立和不斷完善中,建立起過程性評價體系,將教師發展的參與度進行監測,努力建立起真正教師樂于參與的有效機制。第三,運用形成性評價,看教師發展的滿意度,發現各個階段中教師發展方面的新問題,將研究走向深入,創建令大家滿意的研訓機制。第四,運用發展性評價,看教師發展的長遠度,隨時監測教師的發展狀態,真正為教師的可持續性發展服務,推動學校的可持續性發展。第五,運用終結性評價,看教師發展的有效度,借此看教師發展的提升度、有效性。

全體南上山人將以更為飽滿的激情投入到教育教學研究之中,進一步更新培訓觀念,探索和創新研訓模式,在整合上做文章,在特色上下功夫,真正打造一支凝心聚力的團隊、一支勤奮學習的團隊、一支求真務實的團隊、一支勇于創新的團隊、一支為學生終身發展提供保障的優質團隊,實現學生、教師、學校、集團的同進步、共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南上山街小學)

猜你喜歡
研訓機制學校
構建校本研訓模式 提升教研活動實效
2020年創新教育實踐線上研訓系列活動持續開展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2018 年婦女/性別研究研訓班在京舉辦
學校推介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淺談校本研訓管理
注重機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礎 抓機制 顯成效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