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多媒體課件輔助英語教學的再思考

2016-04-13 06:59俞趁欣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英語

俞趁欣

摘要:從目標教學觀和任務教學的角度審視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的情況可知,通過比較進行案例分析,最終可尋求解決方法。其方法原則是在適當的時間,用適當的方法展示適當的內容。

關鍵詞:英語;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6)03-0052-03

幾年前,我們多數教師還是站在自己所教的學科與成人的角度去備課、上課,對多媒體課件感到陌生,甚至是惶恐?,F在,隨著課改實踐的深入,我們逐漸地學著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備課、上課,同時,順應改革潮流,制作課件,在課堂上使用課件。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究竟有多大價值?有沒有過于依賴課件而忽視了人本身?有沒有過度使用多媒體課件?作為教師,應該怎樣使多媒體課件服務于教學,當好教學的助手,實現“教為學服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習質量?

下面,以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1閱讀課為例,具體談談我校三位講課比賽教師怎樣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英語教學,分析其優缺點,總結其方法原則。

一、案例展示

課例內容:

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l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世界各地的節日。課程《內容標準》對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是:

1.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和朗讀技巧,并掌握重點單詞及短語的用法;

2.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

3.學生了解各國有代表性的節日及其由來和慶祝方式;

4.提高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5.提高英語聽力;

6.掌握情態動詞的用法;

7.以情景對話和寫作的方式提高閱讀技能和加強對單詞及語法的理解,使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全面得到提高。

針對上述教學要求,三位教師根據對課標、教材的把握及自身的教學風格制定了本單元閱讀課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不同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程序。

案例一:

目標——通過觀看圖片,引入本節內容;閱讀課文,了解有關的節日及其慶祝方式及節日的由來。

程序——圖片展示,給出學生幾幅節日圖片和文字解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習興趣;讀標題,根據標題和圖片猜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為引入新課做準備。

圖片展示如下:

案例二:

目標——通過圖片提問、閱讀、回答、圖表、總結等師生互動方式來了解世界各地節日的相關知識。

程序——1.節日圖片及視頻展示,學生猜節日名稱;2.在黑板上繪制warming up部分表格,學生選擇三個Chinese festivals分組討論,完成表格的“what it celebrates”和“what people do”兩欄;3.學生用簡單的詞匯或句子說出盡可能多的喜愛理由。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方式,加深對慶祝節日意義的理性理解;教師借助圖片、視頻,創設情境,吸引學生進入到教學活動中,主動參與;從視聽說多方面刺激學生感官,集中對課文內容的注意力;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鼓勵表現自我,激發興趣,為進入主題做好鋪墊。

案例三:

目標——通過檢測預習,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通過組內討論、合作探究交流,取長補短,對各自的答案進行完善;通過看幻燈片里老師給出的問題進行搶答。

程序——1.教師編印課前預習作業,學生通過自學、群學完成作業;2.在每項教學活動中,教師給予激勵性語言:如導入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昨天同學們一定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預習為今天的課做準備,現在讓我們來展示一下!”再如小組討論時,“團結就是力量,讓我們小組討論再努力一下,為集體的榮譽而戰!”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教師用語言在精神上鼓勵、號召學生,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二、案例分析

以上三位教師在面對同一課題時,采用了風格迥異的處理方式,可謂“同課異構”。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方面,值得逐一分析。

案例一采用的是“開門見山”式的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形象,節約課上時間,但未能與學生產生互動,忽略了“生學”這一根本原則,也就談不上激發學生好奇,提高學習興趣的目的。

案例二把多媒體與傳統的黑板結合使用,通過提問、回答、圖表、總結等師生互動方式逐步將教學引向深入,調動了學生看、聽、說多種感官,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能力。節日圖片及視頻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猜節日名稱,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多媒體課件運用得恰到好處,達到了預期目的:通過多種方式,加深對慶祝節日意義的理性理解;教師借助圖片、視頻,創設情境,吸引學生進入到教學活動中,主動參與;從視聽說多方面刺激學生感官,集中對課文內容的注意力;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鼓勵學生表現自我,激發興趣,為進入主題做好鋪墊。多媒體的引入由原來以教師為中心、基于知識歸納型或演繹型的講授式教學方法轉變為基于“情景創設”、“主動探索”、“會話協商”、“問題提出”等多種新型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綜合運用。

案例三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相當于“黑板搬家”,把原來寫在黑板上的問題搬到了屏幕上,只是節約了時間,長此以往學生會產生視覺疲勞。這位教師的特色在于注重激勵性語言的運用和小組討論的使用,在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上卻毫無特色。

三個案例體現了多媒體課件的輔助程度。教學目標科學,多媒體運用得當,教學意圖容易達到,反之,多媒體的輔助反而沒帶給教學什么實質性的幫助。這種沒有必要、沒有效率的多媒體課件運用,久而久之,學生的厭煩情緒會越來越重,它既不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更不能激起他們的興趣。那么,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哪些課件有必要,哪些不必要呢?關鍵在于使用前教師必須弄明白幾個問題:何時用?展示什么?用什么方式展示?為什么這么用?這些問題教師在備課中應反復推敲,“when、what、how、why”。好的課件是“在適當的時間,用適當的方法展示適當的內容”。輔助的效果在于既能節約時間,又不限制學生的思維。

三、解決方案

(一)教師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

教師應積極參加各種層面的培訓,徹底改變落后的教學觀,真正把“教為學服務”、“以生為本”等理念落實到實際教學中。教師無論采用何種手段,目的都是為教學服務。課件中圖片、聲音等的運用也應遵循“形式為內容服務”的原則。我們應從觀念上正確認識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價值,合理有效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還應該考慮如何從研究語言教學規律入手,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開發與使用多種教學工具,使計算機等教學工具回到真正意義上的輔助地位,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從備課到上課,再到課后反思,要時刻用高標準要求自己,不懈怠,堅持下來。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學生的笑容多了,你也會變得舒心多了。具體到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使用上,要把握好這幾點:課件要少而精當,嚴格控制課件數量,一般一個課時使用十幾張即可,不能過多,太多的使用會限制學生思維,影響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要注重課件風格的統一,力爭體現自身的教學風格,忌過分修飾,喧賓奪主。

(二)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技能的培訓,逐步改善辦學條件,更新設備,更新技術

一個學校的硬件水平好,可以促進教師使用信息技術整體技能的提高,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教師備課室的建立和多媒體教室的配套,甚至是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引進,對于教師提高使用技能,提高教學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當前,世界上正在進行著一場以信息科學技術發展為主流的新技術革命,我國正進行著一場教育界的課程改革。在這兩種浪潮中,把計算機和信息技術融入到教育領域,已成為目前國內外教育技術研究的核心領域。經過廣大教師的集體努力課堂教學已大為改觀,如何深化教學改革,更加順應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仍是教師面臨的一項課題。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應立足于課堂教學,將課堂教學規律、學生學習規律和多種教學工具結合起來,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責任編輯 閆會學】

猜你喜歡
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英語
多媒體課件優化英語課堂的反思性研究
計算機輔助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如何運用多媒體平臺輔助小學數學教學
淺析體育教學中的柔韌性練習
多媒體課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讀英語
酷酷英語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