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2016-04-14 04:50謝方時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分組實驗評價

◎謝方時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謝方時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新課標背景下每位物理教師都應該探索的教學模式。因為合作學習能夠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知識的建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所以筆者也毫不例外地積極投入到探究之列。在此,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

一、合理分組,有效分工

要形成學生之間的合作,并使這種合作積極有效,就要使同學之間建立起積極互動的關系,每個人都要明確并積極地承擔在共同合作完成任務中的責任。實施小組成員的優化組合策略是合作學習能否有效的前提,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小組中完成的互助性學習。作為物理教師,我們應該充分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成績、個人愛好、個性特征和家庭情況,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分組分工。一般說來,合作學習的分組以互補性為原則?;パa能增進對不同人的了解,從而增強合作的興趣和共享性,使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增多?;パa的分組就是要男女生搭配,學習基礎好、中、差學生搭配,能力不同的學生搭配,不同特長的學生搭配,不同家庭環境的學習搭配……(我們學校每小組一般是6-8人分成一組。我們學校班額很大,每組成員人比較多。)每組中一定要考慮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并且各個小組的總體水平相當,這樣才能在各個小組展開公平的競爭。小組建立后,首先選出小組長,然后共同討論確定本組的口號和目標,并以手抄報的形式張貼到后邊的黑板上,最后每個小組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有效的分工。

小組內沒有組織者,學生的討論過于隨意,愛說的學生就多說,不愛說的學生就少說,甚至有的學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一言不發。在小組內,每個學生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同時還要承擔一定的個人責任。這樣,不僅保證了小組互助合作學習分工明確,秩序井然,又能使個人的努力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協調。

【案例】:筆者在上一節“電阻”這一課時,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把書本上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小組合作,共同探究導體的電阻R與它的長度L、它的橫截面積S及導體的材料的關系。教師將實驗器材發到每個小組,每個小組按照課本電路圖連好電路后開始做實驗。但存在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教師沒有做好前期的組內分工指導,每個小組進行合作時都比較混亂。另一個是組間又沒有分工,而實驗需要測量的量較多,學生又不熟練。由于組內沒有進行明確的分工合作,每個小組又要獨自完成整個實驗,結果一節課的大半時間過去了,仍然沒有一個小組完成所有實驗,眼看要下課,上課的教師只得讓所有學生停止實驗,匆忙將結論告知學生,探究式合作學習的目標根本沒有達到,教學任務也沒有完成。如果改變一下方式,教師首先將學生分成9個小組,其中1~3小組研究導線的電阻R與它的長度L的關系,4~6小組研究導線的電阻與它的橫截面積S的關系,7~9小組研究導體的電阻R與不同材料的關系。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都明確分工、明確具體的小組目標,就不會出現前面匆匆收場的尷尬局面。

二、精心設計,組織好合作學習中的討論與交流

“討論”是合作學習中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教師要精心設計討論的內容,以“觀察員”的身份出現,要允許學生各抒己見,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在積極參與的互動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從中獲得新知,拓展思維,發展能力?!坝懻摗笔切〗M合作學習的中心環節,它直接關系到合作學習的成效。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討論內容,把握好討論時機,組織好討論過程,讓學習有效地參與合作學習。教師要充分利用問題的情景,把問題引向深入,讓學生在討論中自己糾正、解答做錯的問題或練習,這樣才學得牢固。在討論過程中,教師留給學習足夠的獨立思考和交流探索的時間,如果時間太短,學生來不及思考問題,更談不上設計實驗探究方案,容易造成組內優生一言堂,差生人云亦云,不知所措。使討論流于形式,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要注重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教會學生學會傾聽,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踴躍發言的習慣。

三、把握時間,精心選取合作學習的內容

在實際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多次出現,并且往往和教師的演示、講授以及學生的自學融為一體。教師一定要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自主學習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自學完教材后,以學習小組為單元交流自學情況,討論預習中存在的問題,看看同組的其他同學能否解決,如果不能夠解決,將問題匯總向其他學習小組的同學請教,形成組內互動、組組互動、相互討論、爭辯的課堂氣氛。教師在此期間要給予及時的引導和點撥,通過該環節的合作學習,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積極參與、踴躍發言、認真傾聽、遵紀守規的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學生分組實驗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在物理教學中,需要做很多學生分組實驗,目的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實驗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體驗,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識。但是,如果安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不但器材不夠,而且一個學生完成的工作量大,課堂教學時間明顯不足,還有些學生根本不具備獨立完成的條件和能力。這時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是最好的選擇。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小組成員分工合作,讓小組每個成員承擔與其興趣、能力相當的一部分任務,使個人的優勢最大化。小組長及時收集組員們實驗的信息,向教師和全班同學匯報,實現最大程度的交流合作和資源共享。

在分組實驗的操作過程中,學生往往只重現象,忽略數據的處理和規律的得出,教師不能聽之任之,完全放手不管。教師要注意巡視、指導、啟發,及時引導學生做好實驗記錄,根據現象找出本質,嘗試尋找規律的東西,以獲得小組合作學習最佳的總體效果。例如,在“伏安法測量電阻”的實驗中,學生發現幾次計算出來的電阻大小不一樣,就要修改記錄的數據,這時教師就要巡回檢查,引導學生分析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而不能放任自流。從而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學習的精神。

四、開展小組間的相互競爭,提升學生的能力

采取小組競爭手段的最大優點在于它對學生的學習有強烈的激勵作用,經過激勵的學習行為與未經激勵的學習行為其效果大不相同。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下,學生進步的動力來自于小組間的相互競爭與相互學習,學生都積極地要求進步,當同等水平的學生形成競爭時,他們主動共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與其他小組的競爭對比中,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對每一個組員提出努力方向和期待的目標。

小組競爭很能在小組內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大家齊心協力為小組榮譽而努力,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主義意識。而且由于以小組為單位,參與面更廣,競爭更激烈,獲勝人數也更多,學困生也有了獲獎的機會,能體會到成就感。如:張洋同學每次作業總不能按時完成,分組后總是拖小組的后腿,導致他所在的小組得分總是不理想。為了提高自己小組的競爭力,組長和其他組員,硬是陪著他一起做作業,監督他的作業,和他一起預習、復習。想不到,這樣一個不愿做作業的學困生在他們小組中轉化了,逐漸跟上學習小組同學的學習步伐。也許同伴的期待、同伴的鼓勵,更讓學生接受,更讓學生悅納。

五、注意評價,促進發展

及時評價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保障。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因此評價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小組內的自評;二是小組間的互評。無論是哪種評價方式都要堅持發展性評價的觀點。教師引導小組自評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總結取得的成績和經驗;二是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指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小組之間的互評,應總結出個小組的優點和不足,達到取長補短、互相促進的目的。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不能包辦代替,要始終以極大的熱情傾聽學生的發言,起到觀察者、引領者、合作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對學生在活動、實驗、制作、討論等方面的表現進行及時評價和鼓勵,可以激發學生再接再厲、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評價時除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外,更要注重對學習過程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要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鼓勵學生互評、自評、師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充分發揮學習評價的積極作用。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或大張旗鼓的表揚,讓他們充分體驗合作的樂趣,充分享受成功帶來的快感,從而激發再學習的樂趣。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培養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當然,合作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師指導,也不是說教師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認為教師可以卸下教育教學的責任。教師只是積極地參與了學生的討論,充當觀察者、引領者、合作者和促進者的角色,適時適度地把握教學節奏,調整課堂進度,從而不斷地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不斷地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作者單位:江蘇省灌云縣實驗中學222200)

G633.7

A

1992-7711(2016)11-0124

猜你喜歡
分組實驗評價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做個怪怪長實驗
分組搭配
怎么分組
分組
NO與NO2相互轉化實驗的改進
實踐十號上的19項實驗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