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指導策略

2016-04-14 04:50何慧玲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6年31期
關鍵詞:交流探究評價

◎何慧玲

初中數學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指導策略

◎何慧玲

數學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主陣地,承擔著培養學生計算技能和知識運用的責任。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合作學習的有效指導策略研究。有效的合作學習能夠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能夠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本文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以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教材為例,對數學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指導策略進行研究,希望為廣大師生提供參考。

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有效指導;策略研究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觀念正在逐漸發生變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通過實踐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加強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合作學習方式的指導。合作學習方式已經成為學生自主探究、思想交流的主要依托,他們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突破自身條件限制,在交流合作中找到自身發展的優勢,從而提高學習質量。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在此過程中應該注重選擇正確的指導時機,為學生贏得最好的合作機會,創造更好的合作氛圍。

一、選擇科學的教材內容

初中數學教材中的內容,并非所有知識都適合采用合作學習法,要求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科學的教材內容進行合作學習指導。例如,一些有唯一答案的知識就沒有必要花費寶貴的課堂時間進行合作探究,而是要將重點放在具有挑戰性和難度的知識點上,通過合作交流,學生可以獲得更深的理論感悟,數學技能和邏輯能力都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最大程度發揮學生勤于思考、用于探究的精神,幫助學生拓展數學思維空間。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知識學習和利用過程中,筆者采用的教學方式就是合作交流法,首先應該讓學生充分認識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明白這些性質能夠在什么情況下解決其他知識難題,然后引導學生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質證明線與線之間的關系。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一步步實現等腰三角形的學習和利用,幫助學生正確運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二、把握正確的合作時機

教師在數學合作學習中指導時機的把握直接決定了合作學習質量和效率,只有在恰當的時間、地點和教學任務前提下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和要求,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環境,創設合理有趣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數學學習氛圍中,讓學生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

例如,在頻率與概率課堂教學活動中,根據教學內容要求,需要培養學生對概率事件認知能力以及計算概率能力,筆者采用擲硬幣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將學生分為若干組,每組分別安排擲硬幣、記錄數據、統計數據、發言匯報的人員,學生通過合作完成擲硬幣任務,教師應該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對隨機事件發生概率進行思考,學生通過交流合作學習得到隨機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及其頻率的穩定性等特點。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能夠體會到分工、合作、學習、交流過程中的快樂和趣味,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思想交流。

因此,把握正確的合作時機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非常重要,當某一個問題的答案不確定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對問題的答案進行探究;當遇到無法獨自完成的教學任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地提高完成效率;當學生在知識探究中獲得了獨立見解和想法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為學生創造平等、融洽、和諧的交流學習環境。

三、注重科學指導方式的利用

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是合作者和指導者,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狀態以及知識難易程度適時調整教學計劃,教師需要在合作學習活動開始后觀察每一個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掌握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和能力提高動態。要準確掌握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表現不積極的原因,對于他們在合作中摸索出來的解題方式進行合理評價,當學生出現思想偏差時,要選對時機對其進行指導和糾正。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取得的成果要加以表揚和鼓勵,激發學生無限挑戰的精神,增強他們合作探究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數據分析知識點教學時,由于統計數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因此筆者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數據采集,然后將數據帶到課堂上通過數據分析知識對其進行整理、分類并得到結論,但是由于筆者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過多干預和監督,有不少學生出現懈怠和懶散的情況,對于筆者布置的任務,不少學生沒能完成,給教學活動帶來不少阻礙。但是還是有部分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選取馬路人流量、車流量等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他們統計地數據,筆者要求那些沒有收集數據的學生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通過課上課下教學活動結合,不僅能夠縮短課堂教學時間,還能更好地觀察學生課后學習情況和狀態,但是對于教學活動中出現的一點意外,筆者反思可能是因為沒有明確任務的重要性和要求,因此在下一次教學任務安排時,要說明任務要求和重要性,并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

四、為學生創造充足的合作時間和空間

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是保證合作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關鍵。一方面,教師要利用課堂時間將理論知識要點講解清楚,布置課外實踐任務。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完成實踐任務,通過實踐活動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合理安排時間和組織活動的能力。課外時間相對比較自由和充裕,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除了要完成基本學習任務,還要注重個人安全,因此在開展實踐活動之前,教師要對學生的活動計劃進行指導,對其不合理的地方進行糾正。

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可以選擇打折銷售題材的生活案例進行合作探究,對于這樣比較實際的生活問題,許多學生對此都不陌生,活動實施起來也比較容易。以小組形式到商場或超市進行實地調查,統計關于服裝等商品打折銷售情況,再將統計數據運用到數學知識上,提煉出抽象概念,促進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解題步驟的理解,提高學生將教材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學習能力。

五、重視科學評價,激發學生創新精神

合作學習關系到每一個學生的身心成長和能力提高,對合作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教師需要注意在評價時需要采取科學評價方式,不能單靠成績評價一個學生的優異程度。通過科學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會互相幫助、相互交流,達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效果。因此,在合作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父母評價以及教師評價等幾方面結合評價的方式,通過自評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對自己的表現進行反思和總結,從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通過小組互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積極性,能夠增強學生的合作和競爭意識;通過父母評價,教師可以客觀掌握學生在家里的學習狀態,促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從而為學生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方案;通過教師評價,能夠對學生起到激勵和肯定的作用,教師應該在評價中多用鼓勵性語言,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六、結語

合作學習是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不斷地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精神和意識,能夠不斷地促進學生對教學知識進行反思和探究,促進學生數學思想的成熟和發展。教師掌握有效的指導策略,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初中階段數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1]牛會鳳.淺議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2(10).

[2]黃景峰.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3).

[3]李曉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

[4]潘良杉.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化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52).

(作者單位:廣東省茂名市第十三中學525000)

G633.6

A

1992-7711(2016)11-0062

猜你喜歡
交流探究評價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