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傳統陶瓷雕塑表現手法

2016-04-14 20:04張遠景
現代裝飾·理論 2016年4期
關鍵詞:瓷枕巫術表現手法

張遠景

陶瓷雕塑是一種兼具功能化與使用性的雕塑藝術,是象征意義結構與雕塑藝術形式的結合。傳統陶瓷雕塑不僅僅體現了雕塑者個性化精神追求,同時也折射出特定歷史時期的雕塑藝術表現手法。因此在新時期陶瓷雕塑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積極探索傳統陶瓷雕塑表現手法,實現象征意義的功能化與藝術形式實用性完美結合,這對于繼承與發展陶瓷雕塑藝術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引言

現代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帶動著雕塑藝術的發展,具有強烈傳統技法和傳統裝飾形式的陶瓷雕塑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傳統陶瓷雕塑具備的中華民族傳統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深深影響了中國雕塑藝術的裝飾手法以及制作技巧,這也為當代雕塑藝術創新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創作資源。

傳統陶瓷雕塑象征意義功能化的表現手法

1.具備巫術含義的陶瓷雕塑表現手法

在中華民族發展早期,由于先民的生產水平能力低下,對于各種自然災害以及生老病死的抵抗能力很弱小,因此他們對于外界充滿了恐懼不安。為了消除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和敬畏,他們往往寄托于神秘的巫術。在華夏大地早期生活的民族部落生活是離不開巫術圖騰,尤其是在發生重大事件,如大型自然災害、疾病蔓延等,往往采取巫術的形式尋求解決方法。原始先民認為萬物之間有種種神秘的聯系,而巫術則是探索這些聯系的方式。在這種充滿神秘氛圍之下,先民就產生了自然崇拜、生殖器崇拜等諸多巫術活動,這些巫術活動常常反映在陶瓷雕塑上。如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人首口瓶”,“人首口瓶”瓶口做成圓雕的人頭像,人頭的雕像每個部分都做得非常精細,甚至于連頭發的紋理都能夠看的非常清楚。而巫山嘴出頭的兩具女神祭祀陶瓷雕塑落像,這兩件不足6公分高的孕婦雕像舍棄了與生殖無關的頭部和腳,重點突出女性的生殖器官。這可以看出在當時生活條件嚴重低下的環境下,先民對于種族繁衍的渴望,這種渴望通過這種生殖巫術體現出來。

2.用作明器的陶瓷雕塑表現手法

中國古代社會特別重視生死輪回,認為人死了會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因此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很多達官貴人、王侯將相希望自己生前能夠享受到的各方面待遇能夠帶到另外一個世界,在另外一個世界繼續享受自己在生前享受的待遇,為了享受這種待遇,他們就會想法設法將生前的東西帶到另外一個世界。自從秦始皇死后帶了大量的兵馬俑陪葬,這種陶俑的陪葬形式逐漸成為歷代君王貴胄的首選。陶俑能夠寄托著人們對于死者的悼念以及保護死者死后能夠繼續享受未盡的榮華富貴,并且陶俑因為耐腐蝕的材質特性以及易塑造的特性,逐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西漢時期楚王劉戊的葬墓出土的漢兵馬俑,就是仿造秦始皇陵的兵馬俑,無論是從制造工藝、人物形態還是身高體型基本上都是沿用秦兵馬俑的套路。這些兵馬俑中人物形態各異,有張著嘴彎腰擦拭兵器的,有側著神與同伴交流的,有低眉沉思的,這些都是當時軍旅生活的真實體現。

3.用于神佛造像的陶瓷雕塑表現手法

神佛造像是中國古代陶瓷雕塑使用最多的,也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多的陶瓷雕像種類。神佛造像起源于人們現實生活,而又升華于現實生活,是中國古代宗教文化與手工藝形式共同發展的結合物。尤其是隋唐結束了中國歷史上幾百年的分裂后,陶瓷雕塑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一大批具有中國本土文化特點的神佛雕塑出現了。在這一時期出現的有觀世音雕塑、彌勒佛雕塑、福祿壽星雕塑、關公雕塑以及活佛濟公雕塑等具有鮮明特點的神佛雕塑。這些具有特殊歷史意義以及功能的雕塑,不僅僅出現于各種佛道廟宇中,上至皇室貴胄,下至黎民百姓也紛紛收藏這些雕塑,因此用于神佛造像的陶瓷雕塑的主要用途是傳遞諸多宗教、道德倫理、濟世普世等思想的作用。如在我國河北省易縣出土的遼金時期八佛洼遼三彩羅漢組像,雕塑者采用極為精妙的雕塑手法以及雕塑工藝,通過對佛法精髓以及佛教人物的深刻分析提煉,最終采用陶瓷雕塑技藝將佛教人物生動地描繪出來。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曾經盛贊易縣八佛洼遼三彩羅漢組像“其貌皆似陣容,其衣褶亦甚寫實……或容態雍容,……或蹙眉作懇切狀,要之皆各有個性,不徒為空泛虛緲之神像。其妙肖可與羅馬造像比?!晃ㄈ菝惨?,即其身體之結構,衣服之披垂,莫不以寫實為主?!币虼?,以易縣八佛洼遼三彩羅漢組像為代表的佛像雕塑,不僅真實反映出中國古代宗教雕塑的寫實藝術,同時也展現出高僧們氣韻生動的精神寫照。

傳統陶瓷雕塑藝術價值實用化的表現手法

傳統陶瓷雕塑藝術價值實用化價值主要體現在實用器物的制造方面,包括生活用具,孩子用的玩具等。這些實用器物在具備相應的實用功能之外還具備極為豐富的藝術價值,為當前研究陶瓷雕塑藝術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1.瓷枕雕塑藝術價值實用化的表現手法

瓷枕這項民間器物最早出現在隋朝末年,其后隨著人們對于瓷枕的喜愛程度不斷增加,經歷了唐朝的發展,最后在宋朝、金元時期發展到巔峰時期。有其是在宋朝,陶瓷技藝發展到歷史頂峰,鈞窯、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這五大名窯的出現,更是將陶瓷這些雕塑技藝推廣到社會的各個角落。陶瓷產品的大量出現,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在眾多的陶瓷產品中,又以瓷枕的數量最多。宋代著名的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在傳世名篇《醉花陰》中就對瓷枕進行了描寫:“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由此可見瓷枕作為宋人常用的消暑器具,已經逐漸走向了千家萬戶。宋代瓷枕造型多種多樣,有規則幾何形狀的瓷枕,有獸頭形狀的瓷枕,有人物形狀的瓷枕,其中規則幾何形狀的瓷枕又包括長方形瓷枕、正方形瓷枕、圓弧形瓷枕、扇形瓷枕等。這些大小形狀不一的瓷枕紋理也不盡相同,包括動物形狀紋理、人物形態紋理、山水花鳥紋理、文字紋理等。從這些諸多紋理與紋飾造型的瓷枕中間接地反映出宋代人們的生活、文化、娛樂等方面的喜好,也為當前研究研究宋代文化提供了樣板。

2.玩具雕塑藝術價值實用化的表現手法

陶瓷玩具在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中具有悠久的歷史以及深厚的傳播底蘊。從最早期的陜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墓葬群中就出土過大量的陶制小狗、鹿,經過諸多歷史學家、民俗學家、文化學家的論證后認定,這些陶制小狗、鹿是當時兒童用的玩具。秦漢時期墓葬出土的陶制樓亭、井、房屋等也多數當時貴族兒童常用的玩具。宋代以后,陶瓷制玩具發展到了歷史高潮超,各種風格迥異的人物、動物、神像等陶制玩具走進千家萬戶。如靈獸造型的兔兒爺、虎頭鞋、四不像、人面猴等造型雕塑。人物雕像包括中國道教中的三清、玉皇大帝、城隍爺、二郎神,《三國演義》中的武圣關羽、老黃忠、白臉曹操等,《西游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唐僧,以及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八仙人物、劉海、鐘馗等。陶瓷玩具很多是匠人徒手進行捏造的,有的是通過模具制品進行翻模鑄造的。為了使得陶瓷玩具更加光澤,一些陶瓷玩具上面有黑釉、白釉或者彩釉,甚至于一些陶瓷玩具進行了彩繪裝飾,這樣的陶瓷玩具不僅僅是玩具,更是一件藝術品。高不過盈寸、長不過數指,卻能夠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某些事物,不覺讓人興趣盎然,玩之有味。

結語

在中國陶瓷雕塑漫長的發展歷史中,象征意義的功能化與藝術形式實用性始終是其發展主旋律。從表現形式上來說,沒有擺脫器皿等固有物象的限制,局限于實用性美術的范疇之中。因此在研究中國傳統陶瓷雕塑表現方法,要特別重視功能化與實用性。

(作者單位:德化縣金石陶瓷有限責任公司)

猜你喜歡
瓷枕巫術表現手法
瓷枕
瓷枕,透心涼
瓷枕,透心涼
試探通用數字語言符號的同構圖形創意表現手法
瓷枕·涼殿·蒲扇·夏衣
《講故事:中國歷史上的巫術與替罪》
厚重感
送餐的巫術經濟學 精讀
淺析低碳園林營造原則及表現手法
室內園林綠化裝飾布置原則及主要表現手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