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較中國宋代時期與西方哥特時期的服飾審美

2016-04-14 20:10劉也呂釗
現代裝飾·理論 2016年4期
關鍵詞:哥特式哥特中世紀

劉也 呂釗

人類歷史長河中,中國宋代時期與西方哥特時期屬于同一時期,它們的服飾各具特色,本文通過對比兩個時期,闡述了中西服飾的差異。發現任何服飾現象的產生、發展、滅亡,都不能脫離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任何時期、任何區域的服飾都無法擺脫時代與社會的印痕。

1.中國宋代時期與西方同時期的服飾文化背景

(1)宋代文化背景

在中國歷史上,宋代時期是封建社會承上啟下的歷史轉折階段,其文化和藝術在中國歷史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宋太祖為了鞏固政權,制定了一項基本國策“偃武修文”。這種重文輕武的治國方針,對宋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理學派”倡導淡泊含蓄,反對夸張浮華,倡導個人的內心修養,這種儒雅的理性品質奠定了宋代文學藝術細膩含蓄的特征。理性之美同樣反映在服裝文化上,服飾呈現出樸實自然,更加趨于平民化的藝術特點。

(2)西方哥特時期文化背景

中世紀是歐洲歷史封建時期的初期,因統治階級將宗教作為鞏固自己統治地位的工具,使得宗教大為發出現展。歐洲中世紀的文化主要以基督教文化為基礎,融入了古希臘文化、古羅馬文化、日耳曼文化以及東方文化,從而形成了基督教文化發展中的不同形式和階段,即拜占庭文化、羅馬式文化、哥特式文化。民族大遷移和十字軍東征給還處在中世紀的黑暗籠罩的歐洲大地上的西方服飾發展進程帶來了一線曙光,導致西方服飾形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是西方服飾甚至世界服飾史中都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2.宋代與西方同時期的服飾造型

(1)宋代服裝造型上主張便身利事原則

“程朱理學”在宋朝時期是占統治地位的哲學思想。人們的生活態度、審美趣味直接受到了理學家們的“言理而不言情”理論影響,以致人們服裝觀念的改變。服飾造型、裝飾的標準主張“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雋永氣質,歸于大自然之象。服裝結構以禮教為準則,追求舒適實用,服裝形制上沒有了側面的立體結構,只有前后兩片縫合式,簡單平整的裁剪方法使服裝穿戴起來方便舒適。

宋代服飾另一突出特點是:不僅在保持服飾的儒雅風格的同時并且保證了服飾穿戴便利,不失儀態。以宋代男女裝中背子為例,首先,其造型風格展現出含蓄雅致的美感,符合了當時的禮教規范;再者,是因為其開衩在腋下,前后襟不縫合等細節便于活動和勞作,且適應當時的氣候和地域,具有審美與實用的雙重功能。在上層士大夫當中 “便身利事 ”的穿衣原則也備受推崇,《朱子全書》中記錄著朱熹對服飾的見解:“上衣下裳,大帶方履,比之涼衫,自不為簡。其所便者,但取束帶足以為禮,解帶可以燕居,免有羈絆纏繞之患,脫著疼痛之苦而已”。

(2)西方開始三維化的服裝造型

李當岐教授的《西洋服裝史》書中說到,中世紀晚期的哥特式服裝是“衣服構成上古今、東西的交叉點”,是從古代平面的兩維空間構成(寬衣文化)過渡到近代三維空間構成(窄衣文化)的主要時期,是東、西方服裝在組成形式和組成觀念上的分水嶺。男女服裝在哥特式初期的區分仍不明顯,以寬敞的筒形為主。哥特式時期服裝風格從最初的保守樸實到晚期的豐富多樣的裝飾逐漸開放的領口等,經歷了12世紀到15世紀幾百年的時間,是一個富于變化的時期。但到13世紀,羅馬式服裝出現了服裝收腰身的合體意識,出現了立體裁剪新手段,使包裹人體的衣服由過去的兩維空間向三維空間方向發展。哥特時期開始的新的裁剪方法是從前、后、側三個面取掉了胸腰之差的多余部分,最大特點在袖根到下擺的側面加入幾條三角形布,而這些三角形布之間,在腰身處形成了許多菱形空間,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省”。從此時開始,西方服飾與東方服飾在服裝的構成形式和思想上徹底分道揚鑣。14世紀中葉,就出現了男女衣服造型上的區別,女裝上身造型緊身合體,下半身的裙子寬大,上輕下重,裝飾性很強;男裝上著短上衣和下著緊身褲組合,上重下輕、具有機能性。因此無論從縱向還是橫向看,哥特時期都是服裝式中服裝構成上的分水嶺。

3.宋代與哥特時期的服飾色彩

(1)宋代服裝色彩質樸潔凈

宋代社會經濟繁榮,服飾不但傳承了前代服裝而且款式更加豐富。隨著宋代絲織、棉紡等手工業迅速發展,紡織生產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為服裝的發展提供了各種新的服裝面料。由于宋代政治、經濟等多因素影響,宋代服裝色彩沒有前朝服裝色彩那樣艷麗,對色彩的審美推崇簡單質樸,在用色上主張潔凈,官服崇尚自然典雅,而民服則更強調素雅、質樸。

(2)哥特黑暗美學

歐洲中世紀的服飾很大程度受到了宗教氣息的影響,宗教思想束縛了人們的思想,禁錮著人性。隨著基督教文化的深入和普及,中世紀服飾逐漸失去了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動的、自然懸垂的美,取代的是服裝外形的保守與呆板。中世紀哥特式文化時期的服飾受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響,造型奇特夸張,顏色選擇以黑色為主,給人神秘和高貴的感覺,其次選用紅色,深紫色,墨綠,湖藍以及灰色與黑色搭配使用。

結語

從服飾文化方面看,宋代不僅傳承了唐代的服飾制度,并且又在儒學復興、構建理學的熱潮中,創建了一片自然、閑適、含蓄而又合乎禮儀的典雅服飾天地。哥特時期出現的服飾形態構成上的變化,創立了立體化裁剪方式,收腰的合體衣飾得到了發展,是打破黑暗的中世紀的一個亮點。通過對比這兩個時期的服飾,可以看出,正是二者文化歷史的不同才影響其發展軌跡、服飾特點的不同,進一步證明了服飾作為精神文明和人類物質產物所映射出的審美取向和文化性格。

(作者單位:西安工程大學)

猜你喜歡
哥特式哥特中世紀
中世紀城堡
中世紀歐洲藝術
哥特蘭:不依賴空氣
鋒利少女
征戰在中世紀的騎士
哥特式浪漫
暗指視域下《木匠的哥特式古屋》的失敗主題分析
中世紀晚期英國文學中的農民寫作
張悅然:哥特少女已成熟
走偏鋒 暗黑哥特妝容AB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