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研究

2016-04-15 08:18劉德文
2016年9期
關鍵詞:產業結構升級經濟增長產業結構

劉德文

摘要:山東省經濟的快速優質發展依賴于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成為經濟增長的內生變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山東省的產業結構發展現狀,其次指出了山東省產業結構發展中的問題,最后,本文給出了改善山東省產業結構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產業結構;產業結構升級;經濟增長

產業結構,亦稱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是指資金、生產資料及勞動力等各種生產要素在各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影響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國或地區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和質量。優化產業結構升級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改善產業結構的供給與需求結構,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穩定增長。

一、山東省產業結構發展現狀

2015年,山東省經濟依然繼續快速穩定發展,全省生產總值為63002.3億元,比去年增長8.0%。其中,第一、二、三產業產值分別為4979.1、29485.9、2853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7.4%、9.6%。山東省的產業結構更加優化。1996年,山東省的生產總值為5883.8億元,2015年則增加到63002.3億元,在第一產業產值方面,1996年產值為1200.2億元,2015年則為4979.1億元,第二產業產值由2784.1億元變為29485.9億元,第三產業產值由18995億元擴大到28537.4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由1996年的20.4:47.3:32.3變為2015年的7.9:46.8:45.3。

圖1山東省三大產業結構占比(1996-2015年)

由圖1可以看出,1996年至2015年間,山東省三次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發生了顯著變化。山東省三大產業結構比重中,第二產業所占的比重最高,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次之,第一產業所占比重最低。第一產業所占比例在1996年是20.4%,而在2015年則變為7.9%,所占比例在逐年降低且幅度較大;1996至2006年,第二產業的比重逐年增加,而從2007年開始,比重開始有所下降;第三產業占比發展比較平穩,但是最近幾年上升速度較快,服務業發展迅速,1996年所占比重為32.3%,2015年上升為45.3%。從產業結構整體來看,山東省第一產業比重較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差距逐步縮小。

二、山東省產業結構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產業結構層次較低,高新技術發展較慢

首先,山東省的農產品以初級產品為主,深加工產品少,產品附加值低,而且出口的農產品大部分是普通產品多,專用產品占少數。同時沒有形成具有優勢的名牌產品也使得山東省的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較低。農產品出口市場集中在日歐韓等地區,不利于分散和化解風險。從第一產業內部結構來看,種植業所占的比重較大,林牧漁等其他產業所占的比重較低。其次,第二產業中高能耗產業比重較高。山東省優勢產業集中于石油加工工業及化學制品等資源集中行業,具有規模優勢和競爭力強的現代制造業并不突出。近幾年,雖然山東省的高新技術產業持續較快發展,但與同樣是東部沿海省份的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等相比差距仍然較大。目前,發達省份的高新技術產業所占比重均超過1/3,而山東省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還不到30%。因此,山東省作為東部沿海大省,在發展高新技術方面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二)區域產業結構不平衡,制約全省產業結構優化

由于山東省各區域經濟發展優勢與資源稟賦差距較大,經濟發展水平也有較大差距,因此全省各地區所面臨的產業結構問題和調整力度也不相同。根據2015年山東省統計年鑒,2014年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三大產業比例為6.3:50.8:42.9,西部經濟隆起帶為10.5:50.1:39.4。山東省東、西部產業結構不平衡阻礙全省的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因此必須要縮小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過大差距,加快東西部地區資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山東省三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三)第三產業投資較低,政策扶持力度不夠

2015年,山東省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7萬億元,同比增長13.9%。其中,服務業投資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2%,高新技術產業投資7457.5億元,同比增長10.9%,基礎設施投資6234.0億元,同比增長21.5%,工業技術改造投資14074.0億元,比上年增長15.2%,與浙江、江蘇、上海等沿海發達省份相比,第一、二產業的投資比例較多,而第三產業投資比例較低。由于與其他省市差距較大,山東省產業投資結構的優化調整需要較長的時間。

三、山東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措施

為了推動山東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優化山東省的產業結構,山東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提高產品附加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在第一產業方面,推動農產品由主要依靠初級產品到以加工產品為主對。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同時,大力發展海洋產品、糧油農產品的精加工,鼓勵農產品品牌化、專用化,提高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擴大國際市場。在第二產業方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低能高效的新型發展道路。優先發展具有規模優勢和競爭力強的現代制造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高新技術的在工業總值中的比重。

(二)各區域以比較優勢為基礎,協調全省產業結構發展

在產業整合優化中,各城市應以地理和資源優勢為基礎,從全省的優速發展來確定適合本地區的產業,深化產業分工和產業合作。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區域集聚效應,如省會城市經濟圈,輻射到周邊地區,以此改善周邊地區的產業結構。山東半島沿海城市可以重點發展海洋等新型經濟,西部內陸地區要提高資源利用率,以資源為主的城市大力發展低消耗產業,以技術手段降低能源消耗。

(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

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是山東省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環節,而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加快第三產業的必要途徑。各級政府應當把重點放在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上,積極引導,深化改革,打破行業壟斷和區域分割,促進管理和機制創新,推進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要注意統籌規劃,分清主次,有所側重。(作者單位:遼寧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于雪原.山東省產業結構演進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國土與資源研究.2010

[2]孫亞云.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J].改革與戰略.2010年第2期:29一133.

[3]朝克,劉穎.山東省產業結構分析[J].當代經濟.2012(7).

猜你喜歡
產業結構升級經濟增長產業結構
基于產業結構對接的人力資源培養實踐與思考——以湖南省為例
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變動、技術進步與碳排放
中國解決產業結構問題從淘汰落后產能入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