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供給側改革破題產能過

2016-04-18 11:20尤展陳風芹焦高星
群眾 2016年4期
關鍵詞:供給

尤展 陳風芹 焦高星

鋼鐵行業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曾經風光無限。但是,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產能過剩、需求低迷、環保壓力加大等諸多因素影響下,鋼鐵行業進入“寒冬期”。在很多鋼鐵企業陷入困境時,坐落于周恩來總理故鄉——淮安的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卻取得了讓業內矚目的成績,躋身全國特鋼企業前三強,世界特鋼企業前六強?;翠摵我阅鎰萆蠐P?

帶著疑問,記者走進淮鋼。通過深入采訪,答案漸漸清晰:正是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以創新驅動企業發展,推動淮鋼在寒冬中破冰前行。

資產重組助力轉型升級

中鋼協數據顯示,2015年1至11月份,重點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67萬億元,同比下降19.3%,虧損531.32億元。從這組數據中不難看出鋼鐵行業的“冰冷”。

仔細分析下來,鋼鐵行業表象是需求不足,但實質是供需錯位。要在困境中尋求突破,唯有從供給側發力?;翠摰陌l展正暗合此道。他們十年前便以開放、前瞻的眼光,從供給側要素之一的資本入手,堅持市場為導向,不斷深化體制改革。

2006年,地處蘇北腹地的淮鋼,與世界500強、全國最大民營鋼鐵企業——江蘇沙鋼集團實施資產重組,由國有控股企業轉制為民營企業。2010年12月,企業成功重組上市。資本經營的成功,為淮鋼的發展提供了更高的平臺、更廣的空間。重組后第一年,淮鋼銷售收入就突破100億元,邁上年產300萬噸鋼、300萬噸材的新臺階,實現歷史性跨越。更重要的是,通過體制改革,淮鋼解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難題,提高了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成功實現了產品結構“普轉優”“優轉特”的轉型升級。

其后,淮鋼趁熱打鐵,與天津鋼管集團合作投資30億元,新建75萬噸大口徑無縫鋼管生產線,并于2012年5月順利投產。如今,淮鋼已發展成為世界最大口徑無縫鋼管生產基地、中國最大模具鋼生產基地、中國大型鍛造生產基地,一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大型特鋼企業崛起在江淮大地。

科技創新鍛造核心競爭力

推進供給側改革,本質是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具體到鋼鐵企業,就是有效供給市場需要的產品,其中關鍵是科技創新。

縱觀淮鋼的發展史,創新已融入其血脈。

為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淮鋼建立了一支實力雄厚的研發隊伍。早在1991年,淮鋼就成立了江蘇冶金行業首家博士后流動站。其后,又陸續建立了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省級技術中心,網羅了王忠英等一批高層次人才,并與鋼鐵研究總院、東大、江蘇大學、淮陰工學院等單位實施產學研合作。

通過不懈地科技創新,淮鋼擁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翠摮袚藝摇?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新一代超級鋼鐵材料”中的“全等軸晶技術開發”和“400PMa超細晶碳素鋼筋”兩個專題,并取得突破性進展,達到美國、德國等同類研究的先進水平?!拌F水熱裝”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榮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被譽為“國內冶金工業的一次革命”。

淮鋼一直跟蹤全球鋼鐵生產前沿技術,積極采用先進的技術、工藝和設備。目前,淮鋼已擁有70噸超高功率電爐-精煉爐-連鑄-熱送/熱裝-連軋的短流程中小型棒材生產線,100噸轉爐-LF鋼包精煉爐-RH真空脫氣爐-連鑄-配套中小型棒材連軋的長流程生產線,直徑380-600mm的大圓坯生產線及與之配套的直徑70-300mm大棒材生產線,技術裝備水平國內領先、世界先進。

淮鋼的科技創新從未止步,隨之而來的是,產品結構逐步優化,供給側改革效應正在顯現。目前,彈簧鋼、軸承鋼、船用錨鏈鋼、合金管坯鋼、汽車用鋼等特種鋼已占淮鋼總產能的90%以上,廣泛應用于市場前景廣闊的汽車制造、鐵路、機車、造船、電站、機器制造等領域。

科學管理鑄就“淮鋼”品牌

作為鋼鐵企業,既無法控制原材料采購成本上漲,也無法及時應對市場需求萎縮??萍紕撔峦度刖薮?,時間漫長,還有專利限制等問題,甚至有失敗的風險。而強化管理卻是企業最有價值的戰略投資。

為此,淮鋼人向管理要效益,以“鋼的意志、鐵的紀律、火的熱情”推動管理創新,加強生產組織,提高經營水平,錘煉產品質量,鑄就了享譽海內外的“淮鋼”品牌。

得益于科學嚴格的管理,淮鋼產品質量過硬,贏得良好的口碑。Ⅲ級螺紋鋼為全國免檢產品,應用于連云港田灣核電站、上海南浦大橋及京滬高速公路等國家重點工程;彈簧鋼獲“省質量信得過”產品;熱軋帶肋鋼筋、汽車大梁用扁鋼、鍋爐用無縫鋼管坯等七個產品獲國家冶金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翠摦a品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美國、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韓國、巴西等國家,錨鏈鋼獲得英國、挪威、日本、美國及中國船級社船用鋼材認可。同時,“淮鋼”品牌也聲名鵲起,“淮鋼”牌系列產品連續多年保持“江蘇省名牌產品”,“淮鋼”牌已成為江蘇省著名商標。

淮鋼人還非常重視“工匠精神”的培養。通過開展勞動競賽、崗位技能大賽,提高職工崗位技能。特別是創造性地以職工名字命名了“成江保溫法”、“立成刀具法”、“家寶潤滑法”等崗位發明,極大地肯定了職工的價值,調動了職工追求精益求精的熱情。

節能減排實現降本增效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是一條重要的措施。推進節能減排,雖然需要一定的投入,但是可以變革“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大量污染”的傳統增長模式,形成“資源高效利用,能源高效轉化,代謝物高效再生”的新發展模式,最終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淮鋼堅持以技改為支撐,以管理為抓手,推動節能減排?!笆晃濉逼陂g節約標準煤14.3萬噸,“十二五”期間超額完成節約29萬噸標準煤的重任。每年減少CO2排放104800噸、減少SO2排放1140噸,高爐渣、轉爐電爐渣、除塵灰等固體廢棄物實現零排放。

同時,淮鋼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廢物利用,變廢為寶。通過技術改造,高爐、焦爐、轉爐煤氣得到高效利用,轉爐工序實現了負能煉鋼。每年因高效節能水泵、電機系統節能改造及余熱余壓發電等措施,減少從電網購電量達6.4億度。采用國際先進的高爐渣無害化處理方法,利用高爐渣生產超微細粉,直接摻入水泥,摻入比例達40%以上,可使混凝土強度提高30%,不僅減少了水泥生產的礦石資源消耗和有害氣體排放,還可從中獲利。

目前,淮鋼噸鋼綜合能耗位列全國重點冶金企業前10名,排名同類企業前5名。水循環利用率97%以上,噸鋼耗用新水量小于3.6噸,保持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

對于產能過剩的鋼鐵行業來說,供給側改革是機遇也是挑戰?;翠摴┙o側改革的實踐充分表明,只有加快培育新動能,提升傳統動能,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企業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才能創造有效供給,突圍經濟下行危局。

責任編輯:焦高星

猜你喜歡
供給
價格由誰來決定——了解供給和需求
發力供給側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一圖帶你讀懂供給側改革
重慶 五方面入手改善供給
長征途中的供給保障
也談供給與需求問題
提高科技成果持續供給能力
關于“供給側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