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旅行成為思想的“接生婆”

2016-04-18 11:24黃正平
群眾 2016年4期
關鍵詞:接生婆法子記日記

黃正平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先生有一句名言:旅行是思想的接生婆。就我自己的體驗而言,對這句話是深以為然的,旅行途中是我思想、意念較為集中的時候,也是我抒發內心感慨比較多的時段。在旅行時,我總會挑留下記憶比較深刻的場景作番記錄,之后稍加整理便成為游記。

過去我不太把這類游記類文章作為思想,而最多、充其量也只是當作隨筆、散文。但現在當我細細琢磨自己在海外的游歷時,感覺還真是思想的旅行。出趟國實屬不易,所以大家都特別珍惜這樣的機會。珍惜的法子很多,有的人帶著相機,下車就拍;有的人把錢包準備得鼓鼓囊囊,見物便購。這些容易做到,我也不例外。拍照,我雖達不到攝影藝術家的水準,但布局、構圖,人與物的情形,還能掌握,特別是我注意不把游客攝入鏡頭中,使畫面多了份純凈、原始的生活態?;貋砗?,請懂行的人評論評論,就又多了份美感和借鑒。購物也是,我不會完全按照領隊的意思,而是循著自己的足跡,因此能淘到諸多當地的特產,甚至是手工藝品,而且花錢又不太多。

我還有一個法子,就是記日記、寫隨感。為了記日記,我會在觀覽途中不停地詢問,專注地聆聽,不斷地思考,看到中文書刊還會用外幣買上幾本。我基本上每天都寫,有時出行前就寫。2005年3月那次去臺灣,回來在香港轉機,夜里我就在香港朋友提供的公寓里,就著行李箱寫訪臺的總結性文字,生怕回來一忙就無暇顧及。在境外,我一般都是一天寫一千字左右,或記日記,或寫獨立成文的隨筆,有時還交叉著寫。在德國那次學習時間長,有半個月,白天我通過行走觀察、聽課提問進行學習,晚上通過記日記、寫訪德觀感進行思考,回到國內一整理,日記篇天天有,有時一天還寫兩次,同時有隨記四篇,形成了兩個系列。去北美那次,我每天晚上都記下所見所聞所感,回國后寫了篇《文化北美》,并以“紫玫”的筆名登在了《人民日報》的《國際副刊》。以后每次出國我都要寫一到兩萬字。有時實在太累太困了,眼皮都睜不開,但我仍然就著臺燈在紙上沙沙沙地書寫著,把流淌的當日印象、即時感悟注入筆端、變成再也忘不掉的文字。

讀萬卷書,了不起;行萬里路,一樣了不起。我想,行萬里路有時甚至比讀萬卷書更為重要。我一直說不上是什么緣由促成我下這個結論,但當讀到這句“旅行是思想的接生婆”時,我對自己多了份自信,也可以說是信服。學而不思則罔,只讀書不思考不運用,就會成為“書呆子”,而旅行一定會促成思考,而且能催生、接生出思想這個“嬰兒”。我的經歷如此,相信不少的人也如此。

凡塵里,只要背起行囊,向著下一個目標進發,新的思想和情感就會再次誕生。即使沒有目標,漫無目的地行走,思想與情感也會自然成為難以忘懷的目標。行走,應是我們的一種姿態,一種生活方式。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猜你喜歡
接生婆法子記日記
聯合國呼吁加強接生婆隊伍
我身邊的新鮮事
堅持記日記好處多
寫作從記日記開始
壞消息
“老娘”詞義源流
“接生婆”的工作也精彩
可怕的健康警告
酒井法子的AB人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