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課堂中軟件自學能力的培養

2016-04-19 11:39姚水花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3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

姚水花

【摘要】一個人所學到的知識,對于一生所學習的知識來說,猶如九牛一毛。尤其是實用技術,實用技術需要走上社會后根據需要通過自學來補充和完善。本文研究怎樣培養學生的軟件自學能力,提出了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培養學生軟件自學能力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 軟件自學 問題探究法

【基金項目】本文是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信息技術課中應用軟件自學能力培養的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156-02

一、問題的提出

(一)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需要

學習能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一個人一生的全部知識中有10%是在學校學到的,其余90%都是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獲得的。

(二)具備軟件自學能力是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目前,軟件行業迅速發展,目前每年上市的國產軟件新品種達1000個左右,其中,部分軟件隨著電腦系統的升級,不斷推出功能更加強大的版本,需要使用者自學。

(三)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需要

學生在日常軟件的使用中,碰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往往不能獨立解決,對于老師沒有提及的知識點,不知道怎樣運用已學知識自學。

二、相關理論

(一)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認為,任何知識在為個體接收之前,對個體來說是沒有什么意義的,也無權威性可言。所以,教學不能把知識作為預先決定了的東西教給學生,不要以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方式來作為讓學生接收的理由。學生對知識的接收,只能由他自己來建構完成,以他們的經驗為背景,來分析知識的合理性。

(二)問題探究法

問題探究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條件,讓學生提出問題,以問題為主線,通過師生共同探討研究,得出結論,使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問題探究法以問題為中心,以探究為教學活動形式。旨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師生互動探究問題的解決,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軟件自學能力培養教學模式

(一)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

與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知識是學生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是用來創設情境,作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知識的工具?;趩栴}的教學方法是根據建構主義理論開發的,是比較成熟的教學方法之一。根據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在本課題研究中,課堂上采取問題探究法開展教學研究。

(二)軟件自學能力培養的教學階段

軟件自學能力培養過程中,使用問題探究法進行教學,問題探究法的核心是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究學習,主要有三個階段:激疑階段——教師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探究階段——教師引導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探究;釋疑階段——讓學生通過所設計選擇的方案,進行逐步探討得出結論。

根據問題探究法的教學階段及軟件自學能力的學習方法特點,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軟件自學能力培養,教學的實施步驟有:情景引出、任務要求、作品制作(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作品點評(展示作品、指出不足、修改提示、學生修改)。軟件自學能力培養的教學實施步驟如圖1所示。

(1)情景引出: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符合生活、學習實際的教學情景,引出探究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但不提供具體的技術和方法,要求學生自學所需要的軟件操作。

(2)任務要求:教師根據教學任務、教學情景,設計探究任務,提供完成任務的素材及學習資源。設計任務要有一定的階梯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開放式的任務要求,即完成的作品可以多樣化,不限定學生制作同一內容的作品,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3)作品制作:學生根據探究任務,完成作品。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最后通過自學或者尋求幫助解決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形成深刻的記憶,培養學生的軟件自學能力。

(4)作品點評:作品點評階段,先展示學生作品,指出具體不足的地方、教師對個別學生的作品進行局部修改,與學生的作品進行修改前后對比,可以讓學生對作品的修改效果一目了然,然后學生根據教師講解進行最終修改,并提交作品。

四、案例分析

高中一年級信息技術課《信息技術基礎》第二章第四節《2.4綜合活動:設計一個旅行計劃》運用問題探究法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以學生自學探究為主。本校是城鄉結合部的高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對ppt演示文稿的制作不熟練,有些甚至沒有接觸過,因此任務要求難度不大。

1.情景引出: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符合生活、學習實際的教學情景,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教師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情景:“世界很大,我們去看看”,根據熱門的話題語,引出“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讓我們融入生活、感受生活,讓我們懂得如何與社會和自然和諧相處,讓我們了解自己、肯定自我的價值。假期到來的之前,讓我們設計一個旅行計劃?!?/p>

2.任務要求:教師根據教學任務、教學情景,設計探究任務,并提供完成任務的素材及學習資源。不同的人旅游的目的不同,任務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根據你旅游的目的,完成旅行計劃。

3.作品制作:學生根據探究任務,完成作品。具體過程如下: (1)教師提出具體要求:學生確定自己要去的旅游目的地,例如可以是桂林、云南、西藏、北京等等,還可以是國外,計劃要進行經費預算,出游時間自己決定,可以是三天,或者五天;內容包含:目的地介紹、交通住宿、當地景點、當地美食;演示文稿要有目錄,內容要穿插圖片。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供參考資源。

(2)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任務要求及模板獨立完成任務,在創作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提出問題:怎樣插入圖片?怎樣修改背景?學生可以通過獨自摸索或者向教師和同學的請教解決問題。

學生完成作品,提交到教師機。

4.作品點評:作品點評階段,教師展示學生作品,指出不足,進行修改,反饋完成后,學生對自己的作品再進行修改。例如:在本節,劉同學提交作品如圖2所示,這個版面存在一些問題:文字字號太大、標題不突出、版面設計不協調等,經過教師修改后如圖3所示:

通過老師的點評,修改示范,學生不但能掌握ppt軟件使用,對于版面的排版和美化,也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隱性知識,懂得排版的技巧:標題、文字、圖片的顏色要接近,字體大小和圖片比例要和諧,標題要突出。

五、總結

在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軟件自學能力尤為重要。在信息技術課中,筆者通過問題探究法培養學生的軟件自學能力,經過實踐研究,證明問題探究法在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學生的軟件自學能力。問題探究的過程,就是學生思考和發揮創造性的過程,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王其芳.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探討[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4(01)

[2]李瑞.建構主義與大學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J].榆林學院學報. 2009(05)

[3]張大均主編.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
浙江天正思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美術理解與表現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深度融合初探
圖們市開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全員培訓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基于素養提升的信息技術與美術欣賞活動的整合運用
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