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音樂創新性教學分析與思考

2016-04-19 11:32曾美祥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3期
關鍵詞:主體新課改多媒體

【摘要】時代發展的變化,中學的音樂教育應該適時地進行創新。教師要意識到自身的引導作用,在音樂的課堂上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的課堂中,同時巧妙地運用一些創新性方法和先進的設備,幫助學生提高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新課改 創新 主體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207-01

音樂作為當今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性的審美藝術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創新性的音樂教育,學生不再是過于循規蹈矩,被動地接受教師所授予的知識,而是讓學生處于一個快樂、自由、平等的氛圍中感受學習音樂所帶來的樂趣,親身體驗參與性的音樂活動,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發展健全性的人格。

過去的中學音樂課堂,常常忽略創造性的教學本質。新課改的實施之后,對于傳統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需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積極性,為了要改變目前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就必須要創新中學音樂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音樂教育,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地走進音樂的世界,讓學生的心靈能夠得到音樂的洗滌。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更是21世紀人才培養的基礎,創新如今已經滲透到學生教育的各個方面,面對如今經濟、政治、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何能夠在中學音樂教育的課堂進行創新性地教學,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在我國音樂教育就該以教師為主,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擁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他們就是權威,因此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即使老師出現了教學方面的失誤,也得不到改進,因為學生不敢于挑戰權威,而整個學習的氛圍比較壓抑,漸漸地學生也會出現對于音樂的抵觸心理。那么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談何創新可言?其實,音樂作為中學教育的一門輔助學科,本身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而設置的,它是一門藝術學科,不應該像其他課程那樣對于學生嚴格要求,而是應該要更具包容性,在課堂上更加自由、開放、鼓勵學生發現自身的特點,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這種平等、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才是當今創新性的音樂教學所需要的。

在創新性的音樂教學方式下,教師是非常尊重學生的人格的,師生之間是完全平等的互動關系,這對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確立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同時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的興趣得不到激發,就不算是真正地創新性教育。所以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利用各種方式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才是中學音樂教育中創新真正需要的。

二、利用課外實踐活動來豐富課堂教學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需要合理地運用各種教學技巧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利用各種課程實踐活動,就是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技巧,課堂教學是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各種規律,以符合學生的邏輯思維來進行的。中學生的表現欲較強,并且活潑好動,根據這些特質,教師可以在音樂實踐活動之中,啟發、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合理地引導學生表現自己,讓他們把對于音樂的理解、看法通過自己創造性地表現出來,讓本來就該嚴肅認真的課堂又不失自由放松。

這種實踐活動課程實際上是把更多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是為學生創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而學生應該在這個環境下積極主動地完成老師授予的任務,通過創作舞蹈、歌曲、音樂劇等形式挖掘自身的創造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進行音樂的學習和思維的訓練,在某種程度上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培養健全的人格,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三、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強教學效果

21世紀,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多媒體技術逐漸地被運用于教學課堂中。那么進行中學音樂教育的創新必然需要發揮多媒體的作用,讓多媒體技術融入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制作生動活潑的音樂視頻,教學課件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各種奇妙的音樂來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聽的同時猜測這些音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變得更加輕松活躍,重點是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另外,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些音樂視頻,讓學生了解音樂背后的故事和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當然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去搜尋音樂素材,讓學生制作相關的視頻或課件,并分享給其他同學,對表現突出的作品給予獎勵,這對于學生了解和學習音樂是具有很大幫助的。

運用多媒體技術是為了進行音樂教學的創新,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留意整個課堂的氛圍,在學生出現疲累、厭煩的情緒時,適當地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欣賞一些音樂作品,增強學生的學習樂趣和恢復狀態。

綜上所述,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音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改變傳統地以教師為權威的教學模式,這樣的音樂課堂才有生機和活力,從而進行創新性地教學。

參考文獻:

[1]羅家萍.初中音樂課教學法創新之我見[J]. 太原:新課程(中學版),2010.

[2]王志芳.新城區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D ]. 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

[3]陳旭光.中學音樂教學創新能力培養探索[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

[4]王毅.初中音樂教學中互動教學的幾點思考[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

[5]徐艷.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加強中學音樂教學探究[J].音樂大觀,2013.

作者簡介:

曾美祥(1971-),男,大專,中學一級職稱,研究方向為新形勢下中學音樂課堂創新。endprint

猜你喜歡
主體新課改多媒體
論碳審計主體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磨課活動中多元主體需求的深度挖掘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何謂“主體間性”
多媒體情境下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三個維度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