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麗·安·伊萬斯小說在中國的出版與接受

2016-04-20 01:12常曉丹
出版廣角 2016年4期
關鍵詞:接受出版艾略特

"

【摘要】本文以比較文學接受研究為基本方法,通過對伊萬斯小說近20年來在中國的翻譯出版情況,以及與之相關的評論情況的量化分析,總結中國讀者接受和排斥她作品的基本狀況,并從中國的社會時代條件、中國人的文化接受心理等角度出發,闡釋她的長篇小說被中國讀者接受和排斥的原因。

【關鍵詞】喬治·艾略特;小說;出版;接受

【作者單位】常曉丹,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

瑪麗·安·伊萬斯(Mary Ann Evans,又譯瑪麗·安·埃文斯)筆名喬治·艾略特,是與奧斯丁、勃朗特齊名的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女性小說家。其一生創作了7部長篇小說,1部中篇小說以及若干短篇小說。美國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家伊萊恩·肖瓦爾特把她視為婦女文學的先驅。然而在中國,她的名字遠沒有像同時代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一樣為中國讀者所熟識。是什么樣的社會條件和接受心理造成了這樣的反差?本文以比較文學接受研究為基本方法,通過對伊萬斯小說近20年來在中國(主要指大陸)的翻譯出版情況以及與之相關的評論情況的量化分析,總結中國讀者接受和排斥她作品的基本狀況,并從中國的社會時代條件、中國人的文化接受心理等角度出發,闡釋她的長篇小說被中國讀者接受和排斥的原因,從而加深中國讀者對其作品出版和接受過程中存在“錯位”現象的理解。

一、伊萬斯小說近20年來的翻譯出版情況

新中國成立后的30年間,伊萬斯的小說就作為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代表作先后進入了中國大陸讀者的視域。她早期創作的3部長篇小說均在20世紀50年代得到了中國出版社的翻譯出版,其中《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在1956年和1957年得到了兩次再版。隨著趙德鑫注釋版《織工馬南傳》在1964年的再版,《織工馬南傳》逐漸取代了《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成為備受當時中國普通讀者喜愛的現實主義代表作。20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伊萬斯作品的翻譯出版逐漸增多。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伊萬斯小說譯介和評論著作出版進入繁盛時期。比如:

1.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存在兩個版本的成名作《亞當·比德》出現了7種譯本并存的繁榮景象。1998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孟祥明的譯本。2000年,寧玉鑫的譯本由九州出版社出版。2001年,寧玉鑫的譯作分別由九州出版社和遠方出版社再版;孟祥明的譯本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再版;李強的譯作、金瀾的譯作也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時李智的譯作由吉林攝影出版社出版。2002年,周定之的譯作也由南方出版社再版。2011年,傅敬民的譯本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2.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得到兩次再版的女性成長小說《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出現了9種譯本并存的繁榮景象。1996年,伍厚愷的譯本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2007年、2008年由重慶出版社。1999年,祝慶英等共同完成的譯本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2001年,劉靜、王勤的譯本由延邊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2002年由國家戲劇出版社再版。2002年,孫法理的譯本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同年,劉思遠的注釋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并于2003年再版。2004年,它的盒式錄音版英文讀本由北京外語音像出版社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共同出版。2007年,翟莉的譯本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2008年,吳春曉的譯本由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同年,祝慶英、鄭淑貞等共譯的版本也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3.曾在20世紀60年代紅極一時的《織工馬南》到20世紀90年代也再度出現了出版熱潮。除曹庸的譯本于1995年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再版外,由韋斯特改寫、鄒曉明翻譯的牛津英漢對照本在1998年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隨著該英漢對照讀本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流行,《織工馬南》很快成了這一時期在中國銷售量最大、普及面最廣的伊萬斯長篇小說。小說主人公馬南身上強烈的道德意識和他作為養父的慈愛情懷,使該作品贏得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讀者大眾的廣泛認可。進入21世紀以后,《織工馬南》作為各大高校英語專業學生拓展能力的必讀英語讀物,依然在中國有極大的出版份額。它的三種英文讀本分別在2003年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由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再版。

4.給伊萬斯帶來極高聲譽的小說《米德爾馬契》也在20世紀90年代被收錄到“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出版社又從文庫中精選60種深受讀者喜愛的外國文學名著組成新的“名著名譯插圖本”叢書,《米德爾馬契》則作為其中的一種分別在2006年、2008年得以兩次再版?!睹椎聽栺R契》在人物形象和心理分析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僅為伊萬斯贏得了“現代小說先驅之一”的稱號,也確立了它在中國的經典地位。

遺憾的是,伊萬斯的《羅慕拉》在1987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后,再無新的譯本出版;而《丹尼爾·德隆達》和《菲利克斯·霍爾特》至今還沒有中譯本;她的短篇小說,散文、詩歌以及評論性文章和個人傳記都未曾被人翻譯過來。2002年劉文榮編的《19世紀英國小說史》,2003年高繼海編的《英國小說史》,2003年李維屏編的《英國小說藝術史》,2005年侯維瑞、李維屏編的《英國小說史》,2006年蔣承勇等編的《英國小說發展史》等史著的出版,雖然都對伊萬斯的生平和創作特征有全面的介紹,在廣大學生群體中產生普遍的影響,為伊萬斯被中國讀者接受起到了基礎性的推動作用,但是,從譯本出版和再版的頻率來看,體現善良、熱情且對生活充滿期待的普通人生活的伊萬斯早期長篇小說,仍是中國普通讀者的選擇??梢哉f,中華民族長期積淀形成的集體審美意識和接受心理,依然根深蒂固地影響著中國普通讀者的選擇,而普通讀者的消費需求又進一步造成了國內伊萬斯小說翻譯出版的不足。

二、中國讀者對伊萬斯小說的接受狀況

回顧近20年來中國出版業和翻譯界對伊萬斯小說的推介不難發現:伊萬斯7部長篇小說在中國出版情況極不均衡、后期經典作品并不受中國讀者重視。

其次,圖書館和出版企業之間可以建立互惠共贏的發展關系。出版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所積累的讀者信息和市場信息來調整出版計劃,而圖書館可以借助出版企業來簡化數字化建設程序,節約投資成本。比如,在處理數字化資源共享與版權之間的矛盾時,圖書館可以爭取出版企業的配合,通過出版企業多年積攢的經驗來規避版權問題,確保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穩步推進。

再次,圖書館與出版企業之間可以建立數字資源共享結算機制。雙方在共享數字資源時,要事先擬定共享結算機制,詳細記錄資源的使用情況,確保資源共享不會違背公正與安全的原則,進而確保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資源共享結算機制可以借助訪問控制、數據加密、權限設定等技術手段來實現,如方正集團的Apabi軟件方案便可以很好地解決網絡出版問題,妥善協調好出版企業、讀者及數字圖書館之間的關系,實現各方面的利益保護。

3.構建圖書館與出版企業的合作共贏機制

在圖書館與出版企業合作共贏機制的構建上可以參考發達國家的經驗,如法國的Bnf/SNE工作組,聯合了法國國家圖書館及許多大型出版機構。在其領導下,法國啟動了Gallica2項目,用以推動數字化建設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Gallica2集中提供圖書目錄及內容摘要等有關信息,讀者對信息進行檢索后即可直接進入出版發行機構的網站,然后就能夠享受有限的免費閱讀服務,各網站則根據實際情況為用戶開放不同程度的閱讀權限。通過這一方式,既解決了圖書館方面的版權問題,也保證了出版機構的利益,達到了互惠共贏的效果。對于我國而言,在構建圖書館與出版企業之間的合作機制時,首先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協議,為雙方開展合作提供統一、明確的規范。其次,政府要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在人員、技術、服務等方面為其提供幫助,以政策傾斜的方式形成利益補償機制,確保雙方合作的順利進行。再次,圖書館要加強讀者教育,引導讀者尊重版權,自覺維護版權人的利益,而出版企業則要積極地承擔起相應的文化使命,摒棄一味追求盈利的運營模式,樹立長遠的社會效益觀。最后,圖書館和出版企業要為全局考慮,不鉆法律空白,嚴守行業道德和規范,積極構建平等、互信的合作關系。

綜上所述,圖書館與出版企業開展數字資源共享是文化體制創新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1]王余銀. 圖書出版產業結構、企業行為與企業績效數字化出版[J]. 卷宗,2014(4).

[2]夏穎.出版企業在版權資源增值利用中與公益性圖書館之間利益的平衡[J]. 經濟研究導刊,2012(12).

[3]陳靜,張凌. 數字出版機構與數字圖書館的競爭關系及相互合作的探索[J]. 圖書館,2015(4).

[4]葉翠,劉燦姣. 國內外出版界與圖書館界閱讀推廣合作模式比較研究[J]. 中國編輯,2015(3).

[5]吳建中. 知識是流動的:出版界與圖書館界的新課題[J]. 圖書館雜志,2015(3).

[6]吉宇寬. 數字出版者和數字圖書館著作權交易的沖突與融合[J]. 情報資料工作,2014(5).

猜你喜歡
接受出版艾略特
英語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猶主義研究
從《普魯弗洛克的情歌》中特定意象的含混意義談艾略特“創作前意識”
剖析艾略特《米德爾馬契》中的悲劇性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